车载动力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7494发布日期:2023-10-29 05: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车载动力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即pack,pack内软包电池布置方案一般需要先将单体软包电池先并联后串联,再配合侧板和端板等组件组成模组,再将模组放入pack箱体内,模组与模组之间通过铜排或铝排螺栓拧紧以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高压连接。

2、但是,前述模组构成车载动力电池的方案,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模组电池包方案结构较为复杂,工艺繁琐,新产品造成的尺寸变化往往需要新的组件,导致产品成本高。另外,因为电芯与液冷板之间有模组外壳的存在,影响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热管理效果,导致车载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下降,且模组电池包方案会导致车载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及车辆,使得车载动力电池具有结构布局简单、工艺简便、尺寸适应性高以及成本低的优势,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热管理效果,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能量密度。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括:

3、多个电池组和多个汇流排,所述多个电池组矩阵排布,每个所述电池组包括并联的两个单体电池,所述两个单体电池的第一端通过一个所述汇流排电连接,所述两个单体电池的第二端通过一个所述汇流排电连接;

4、一列电池组中相邻的两个电池组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汇流排,所述两个电池组串联,所述两个电池组中一个电池组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电池组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汇流排电连接;

5、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排布矩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汇流排外露表面,所述两个汇流排外露表面交替间隔设置有多个软铜排,所述软铜排电连接所述汇流排外露表面上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以使所述多个电池组形成首尾串联关系。

6、可选地,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一体成型;

7、所述软铜排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中的两个第一端极耳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中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一一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中的两个第二端极耳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中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一一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9、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包覆所述汇流排的除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导电结构部分表面之外的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压合对应的极耳至所述第一表面并包覆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第二导电结构背离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表面。

10、可选地,所述软铜排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两个汇流排中的一个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与所述两个汇流排中的另一个汇流排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软铜排包括多层叠加设置的条形铜箔,多层所述条形铜箔的一端焊接形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多层所述条形铜箔的另一端焊接形成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之间的所述条形铜箔包覆有第一热缩绝缘壳体。

12、可选地,还包括:

13、两个输出端子,形成首尾串联关系的所述多个电池组中第一个电池组对应的位于所述汇流排外露表面上的所述汇流排与一个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形成首尾串联关系的所述多个电池组中最后一个电池组对应的位于所述汇流排外露表面上的所述汇流排与另一个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输出端子包括软铜排,所述软铜排包括第三电连接端和高压螺接电连接端,所述第三电连接端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电连接,所述高压螺接电连接端与外部负载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和所述高压螺接电连接端之间的部分包覆有第二热缩绝缘壳体。

15、可选地,所述软铜排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的电接触面涂覆有绝缘密封胶,所述输出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的电接触面涂覆有绝缘密封胶。

16、可选地,还包括:

17、箱体,所述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多个电池组,所述箱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箱体表面和第二箱体表面,所述第一箱体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箱体表面设置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对应的箱体表面通过导热结构胶接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排列平面。

18、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

19、本公开设置车载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组和多个汇流排,多个电池组矩阵排布,每个电池组包括并联的两个单体电池,两个单体电池的第一端通过一个汇流排电连接,两个单体电池的第二端通过一个汇流排电连接;一列电池组中相邻的两个电池组之间设置有一个汇流排,两个电池组串联,两个电池组中一个电池组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电池组的第二端通过汇流排电连接;多个电池组的排布矩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汇流排外露表面,两个汇流排外露表面交替间隔设置有多个软铜排,软铜排电连接汇流排外露表面上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以使多个电池组形成首尾串联关系。由此,本公开实施例新的软包电池串并连方案,去除了模组概念,具有结构布局简单、工艺简便、尺寸适应性高以及成本低的优势,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热管理效果,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排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两个汇流排中的一个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与所述两个汇流排中的另一个汇流排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排包括多层叠加设置的条形铜箔,多层所述条形铜箔的一端焊接形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多层所述条形铜箔的另一端焊接形成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之间的所述条形铜箔包覆有第一热缩绝缘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包括软铜排,所述软铜排包括第三电连接端和高压螺接电连接端,所述第三电连接端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电连接,所述高压螺接电连接端与外部负载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和所述高压螺接电连接端之间的部分包覆有第二热缩绝缘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排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的电接触面涂覆有绝缘密封胶,所述输出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汇流排的电接触面涂覆有绝缘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及车辆,车载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组和多个汇流排,每个电池组包括并联的两个单体电池,两个单体电池的第一端通过一个汇流排电连接,第二端通过一个汇流排电连接;一列电池组中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设置有一个汇流排,两个电池组串联,两个电池组中一个电池组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电池组的第二端通过汇流排电连接;两个汇流排外露表面交替间隔设置有多个软铜排,软铜排电连接汇流排外露表面上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以使多个电池组形成首尾串联关系。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布局简单、工艺简便、尺寸适应性高以及成本低的优势,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热管理效果,提高了车载动力电池整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