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3464发布日期:2023-11-04 10: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保护电池箱体免受电池热失控时产生气流冲击和高温熔化,从而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上设置有泄压机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泄压机构相对设置,其中,所述防护板为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板。

3、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上设置有用于保护电池单体的泄压机构;电池还包括防护板,防护板与泄压机构相对设置,即防护板正对着泄压机构。防护板为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板,可以耐高温和耐冲击。通过将泄压机构与防护板相对设置,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的防护板可以阻挡泄压机构所释放出的高温与高速气固混合物,保护电池箱体免受气流冲击和高温熔化,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板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板。

5、本技术实施例中,以高分子材料中的树脂为基体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板作为防护板,相较于其他的高分子材料基体,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板的耐高温和耐冲击性能都较好。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所述第一壁为所述电池单体的靠近所述箱体的顶盖且与所述顶盖相对设置的壁。

7、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一壁为电池单体靠近箱体的顶盖且与顶盖相对设置的壁时,泄压机构朝向顶盖。防护板与泄压机构相对设置,即防护板设置在靠近顶盖附近。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的防护板可以阻挡泄压机构所释放出的高温与高速气固混合物,保护电池顶盖免受气流冲击和高温熔化。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顶盖集成设置。

9、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与顶盖集成设置。防护板与顶盖可以一起作为电池的顶盖,防护板也可以单独作为电池的顶盖。当防护板与顶盖一起作为电池的顶盖时,防护板保护顶盖,进而更好的保护电池。当防护板单独作为电池的顶盖时,在保护电池顶盖免受高温和气流冲击的同时,使电池顶盖的结构更加简单。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11、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顶盖和第一壁之间,即防护板设置在顶盖和泄压机构之间。这样防护板可以直接保护顶盖,使得顶盖免受高温和气流冲击,以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顶盖尺寸相同。

13、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顶盖和第一壁之间。当防护板与顶盖尺寸相同时,防护板不仅可以保护顶盖,使得顶盖免受泄压机构所释放出的高温与高速气固混合物,还可以提高对电池内部的密封作用。另外,防护板与顶盖尺寸相同也有利于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的尺寸小于所述顶盖。

15、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顶盖和第一壁之间。当防护板的尺寸小于顶盖时,防护板一方面可以保护顶盖,另一方面还降低了成本。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为条状,所述防护板在所述第一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泄压机构。

17、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顶盖和第一壁之间。当防护板为条状并且在第一壁上的投影覆盖泄压机构时,防护板一方面可以维持对顶盖良好的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避免非保护区域材料的浪费。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顶盖通过螺栓或胶粘连接。

19、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螺栓或胶粘以实现防护板与顶盖的连接,该连接方式实现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在生产中广泛运用。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所述第一壁为所述电池单体的靠近所述箱体的底壁且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壁。

21、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一壁为电池单体靠近箱体的底壁且与底壁相对设置的壁时,泄压机构朝向底壁。防护板与泄压机构相对设置,即防护板设置在靠近底壁附近。当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高分子基体复合纤维的防护板可以阻挡泄压机构所释放出的高温与高速气固混合物,保护电池底壁免受气流冲击和高温熔化。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集成设置。

23、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与底壁集成设置。防护板与底壁可以一起作为电池的底壁,防护板也可以单独作为电池的底壁。当防护板与底壁一起作为电池的底壁时,防护板保护底壁,进而更好的保护电池安全。当防护板单独作为电池的底壁时,在维护电池底壁免受高温和气流冲击的同时,电池底壁的结构更加简单。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25、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底壁和第一壁之间,即防护板设置在底壁和泄压机构之间。这样防护板可以直接保护底壁,使得底壁免受高温和气流冲击,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一壁之间设置有热管理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

27、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第一壁与电池箱体之间或防护板直接作为电池的箱体,以保护电池箱体免受高温和气流冲击,进而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在第一壁和防护板之间设置给电池单体调节温度的热管理部件,可以根据电池单体的实际需求对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进而保证电池单体的正常工作。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相对设置的薄弱区,所述薄弱区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所述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薄弱区。

29、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板设置在第一壁与电池箱体之间或防护板直接作为电池箱体,可以保护电池箱体的安全。在第一壁和防护板之间设置热管理部件可以根据电池单体的实际需求对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进而保证电池单体的正常工作。在热管理部件上设置薄弱区,可以使得当气流冲击或高温破坏薄弱区时,排放物可以穿过薄弱区迅速被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降低了排放物对电池的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隔热部件。

3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设置有泄压机构的第一壁和箱体之间增加防护板可以保护电池箱体免受高温与高速的气流冲击。在防护板和箱体之间再设置隔热部件,可以进一步降低箱体温度,进一步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部件为空气夹层。

33、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空气夹层作为隔热部件设置在防护板和箱体之间,可以进一步降低箱体温度,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包括多层纤维增强树脂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由纤维材料和树脂材料复合形成。

35、本技术实施例中,纤维增强树脂是一种可以耐高温、耐冲击的材料。通过采用该材料制备而成的防护板,并将防护板设置在泄压机构与箱体之间,当电池单体内部的高温和排泄物告诉冲出电池单体时,防护板可以保护箱体,使箱体免受高温熔化和高速排放物的冲击,进而保护电池的安全。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材料为硅基气凝胶改性树脂或耐高温阻燃性树脂。

37、本技术实施例中,用纤维和树脂复合而成的材料具备耐高温和耐冲击的性能。采用硅基气凝胶改性树脂或耐高温阻燃性树脂这两类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板的耐高温与耐冲击性能。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材料为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莫来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硼纤维、玄武岩纤维、水镁石纤维、凹凸棒石纤维、硼纤维、碳纳米管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材料为陶瓷纤维材料。

40、本技术实施例中,用纤维和树脂复合而成的材料具备耐高温和耐冲击的性能。陶瓷纤维材料较其他的纤维材料有着更优越的耐高温性能。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瓷纤维材料为氧化硅或氧化铝。

42、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氧化硅或氧化铝所制备出的防护板,其耐高温性能最佳。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材料的厚度为6-100um。

44、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厚度为6-100um的纤维材料,既可以使防护板具备耐高温和耐冲击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的厚度为0.2-5mm。

46、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厚度为0.2-5mm的防护板,既可以使防护板具备耐高温和耐冲击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4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