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3530发布日期:2022-08-06 04:5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和储能系统等行业。锂电池盖板上一般设置有注液孔,锂电池盖板与锂电池壳体组装好后通过注液孔往电池内注入电解液。注液结束后需要用密封塞将注液孔塞住,后续化成完成后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密封塞与电池盖板焊成一体。锂电池盖板一般设计有防爆阀,防爆阀也采用激光焊接连接于锂电池盖板,密封塞和防爆阀固定后,需要进行破坏试验才能测试电池内部压力,并且注液孔密封后就无法进行补液或测试内部气体成分等。
3.因此,亟需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板组件,解决了现有电池密封后无法进行补液、测压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盖板组件,包括:
7.盖板本体,与电池本体相连接,所述盖板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池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以及
8.密封塞,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盖板本体,并能够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塞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而成。
9.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密封塞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塞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过盈配合。
10.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密封塞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以使所述密封塞塞入所述通孔时能够向所述第一凹槽内形变。
11.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面上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有凸台,所述密封塞上环设有卡槽,所述密封塞塞入所述通孔时,所述凸台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
12.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槽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连接于所述凸台和/或所述卡槽的槽壁上。
13.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垫圈与所述凸台或所述卡槽的所述槽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14.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
15.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面,所述绝缘板正对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能够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池本体的内部。
16.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绝缘板正对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的网眼形成所述穿设孔。
17.作为上述盖板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绝缘板正对所述通孔的位置向远离所述通孔的位置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过滤网作为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
1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解决了现有电池密封后无法进行补液、测压的问题。
19.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0.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
21.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出的盖板组件,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充、过放或其他原因导致电池本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密封塞受到高压冲击将被顶起达到泄压效果,起到防爆阀的作用;另外,由于密封塞采用软质材料,针头可较容易地穿透密封塞,对电池本体进行注液或排气操作,而且,取出针头后,针眼能够自动密封,无需另外设置密封件对针眼进行密封;再者,需要测试电池本体内部压力时,只需要在通过针头插入密封塞,连通电池本体内部和压力测试设备即可,无需对盖板组件进行破坏。本发明提供的软质的密封塞和通孔配合,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注液孔和防爆阀,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极大地减少了组装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盖板组件的制造成本。
23.本发明提出的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的盖板组件,方便进行加液、排气和压力测试操作,有利于提高组装维护的便捷性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未组装密封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未组装密封塞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9.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的仰视图。
30.图中:
31.1、盖板本体;11、通孔;12、凸台;13、垫圈;
32.2、密封塞;21、第一凹槽;22、卡槽;
33.3、绝缘板;31、穿设孔;32、过滤网;3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用于连接电池本体,盖板组件设置于电池本体的顶面,能够与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39.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和绝缘板3,绝缘板3连接于盖板本体1的底面,盖板本体1上设置有通孔11,参照图5,绝缘板3正对通孔11的位置设置有穿设孔31,穿设孔31能够连通通孔11和电池本体的内部。通过上述通孔11向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电池本体内的气体也能够通过上述通孔11排出。绝缘板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而盖板本体1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铝板,绝缘板3设置于盖板本体1和电池本体之间,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
40.电解液注入完成后,需要对上述通孔11进行密封,为此,如图5所示,盖板组件还包括密封塞2,密封塞2可拆装地连接于盖板本体1,并能够对通孔11进行密封,密封塞2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而成,例如橡胶、硅胶等材质,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容易发生形变的材质。
41.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充、过放或其他滥用原因导致电池本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密封塞2受到高压冲击将被顶起达到泄压效果,起到防爆阀的作用;另外,由于密封塞2采用软质材料,针头可较容易地穿透密封塞2,对电池本体进行注液或排气操作,而且,取出针头后,针眼能够自动密封,无需另外设置密封件对针眼进行密封;再者,需要测试电池本体内部压力时,只需要通过针头插入密封塞2,连通电池本体内部和压力测试设备即可,无需对盖板组件进行破坏。本实施例提供的软质的密封塞2和通孔11配合,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注液孔和防爆阀,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极大地减少了组装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盖板组件的制造成本。
42.优选地,如图4所示,密封塞2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入通孔11内,并与通孔11的孔壁之间过盈配合,以使密封塞2牢固地安装于通孔11内。
43.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密封塞2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以使密封塞2塞入通孔11时能够向第一凹槽21内形变,有利于较为省力地将密封塞2塞入通孔11内。优选地,密封塞2的底端伸出盖板本体1的底面,而第一凹槽21设置于密封塞2伸出盖板本体1底面的部分,保证密封塞2位于通孔11内的部分为实体,以防止由于密封塞2空心而无法与通孔11侧壁紧密抵接,进而影响对通孔11的密封效果。
44.请继续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盖板本体1的顶面上环绕通孔11设置
有凸台12,密封塞2上环设有卡槽22,密封塞2塞入通孔11时,凸台12能够卡入卡槽22内,卡槽22与凸台12配合使密封塞2与盖板主本体1连接地更加牢固;同时,卡槽22的设置使密封塞2顶端向四周凸出形成盖帽,盖设住通孔11,对通孔11形成更好地防护作用,有利于防止电池本体组装时外部杂质进入。
45.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凸台12与卡槽22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垫圈13,垫圈13连接于凸台12和/或卡槽22的槽壁上,使凸台12与卡槽22配合地更加紧密。本实施例中,垫圈13设置于凸台12上,与凸台12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垫圈13设置于卡槽22朝向凸台12外侧的槽壁上,将垫圈13设置为与槽壁一体成型,同样能够起到密封效果。
46.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6所示,绝缘板3正对通孔11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32,过滤网32的网眼形成穿设孔31,在保证通孔11和电池本体内部连通的同时,过滤网32还能够对热失控时的喷出物起到过滤作用。
47.优选地,请参照图图3和图4,绝缘板3正对通孔11的位置向远离通孔11的位置凹陷形成第二凹槽33,过滤网32作为第二凹槽33的槽底。如前所述,密封塞2的底端可伸出盖板本体1的底端面,而第二凹槽33的设置能够为密封塞2提供避让空间。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
49.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