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6958发布日期:2022-09-17 01:2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电表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电池。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电表大多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进行工作,电池的结构一般包括电池筒、电池盖、电池、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电池筒上形成有供电池放入或取出的开口,电池盖盖装在电池筒的开口上并与电池筒形成可拆卸连接配合,电池放置在电池筒内,且电池的负极端朝向电池筒底端,电池的正极端朝向电池筒开口,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穿出电池筒外,负极导电片的内端与电池负极端相接触,电池正极端上的柱形接头则与正极导电片的内端保持一个抵接,由于正极导电片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形变,因此上述仅这样一个抵接接触,连接不够可靠,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连接更为稳定可靠的电表电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表电池,包括电池筒、电池盖、电池、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电池筒上形成有供电池放入或取出的开口,电池盖盖装在电池筒的开口上并与电池筒形成可拆卸连接配合,电池放置在电池筒内,且电池的负极端朝向电池筒底端,电池的正极端朝向电池筒开口,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穿出电池筒外,负极导电片的内端与电池负极端相接触,正极导电片的内端位于电池正极端的上方,正极导电片的内端上开设有一通孔,且所述通孔对应位于电池正极端的柱形接头上方,所述通孔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块向下延伸并对所述柱形接头形成弹性夹持的夹持片,电池负极端与电池筒底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在弹簧的作用下,正极导电片的内端与电池盖形成抵靠。
5.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正极导电片内端的通孔上还设置有向下弯折延伸并弹性抵压在所述柱形接头上的抵压片。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正极导电片的内端通过夹持片和抵压片来与电池正极端上的柱形接头进行接触连接,不仅在接触连接上弹性效果更好,而且这样双重全方位的接触连接,使得电池的供电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7.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块所述抵压片,所述抵压片与所述夹持片间隔分布设置。这样设置,结构上更为合理匀称。
8.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片呈上窄下宽设置,且夹持片的下端抵压在电池正极端上,这样夹持片的接触面更大,与电池正极端相抵接后,稳定性也更好。所述抵压片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连接在所述通孔上,并向内弯折延伸,第二连接段向上弯折翘起并抵压在所述柱形接头上,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连接,且第三连接段呈弧形弯折设置。这样设置,抵压片能以更好的弹性抵压在电池正极端的柱形接头上。
9.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电池筒靠近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环,且所述凸环
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个l形插接口,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沿轴向向上贯穿所述凸环,电池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环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连接套,连接套上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与l形插接口构成插接配合的凸块,且当凸块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移动至横向端时,电池盖与电池筒构成卡接限位配合,电池筒的开口上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一定位块,电池盖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插口,第二定位块上形成有用于与定位插口构成钩配限位的倒钩块,且当凸块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移动至横向端时,所述倒钩块插入到所述定位插口内,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从电池筒的开口穿出电池筒外,且第一定位块上形成有供负极导电片的外端沿轴向穿过并对负极导电片形成定位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块上形成有与正极导电片的外端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10.采用上述结构,电池盖装配时,电池盖上的连接套先与电池筒开口处的凸环形成轴向插接配合,此时电池盖上的凸块沿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插入,然后通过电池盖的转动,使得所述凸块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移动至横向端,电池盖与电池筒便可构成卡接限位配合,同时,第二定位块上倒钩块将插入到第一定位块上的定位插口内并形成钩配连接,从而有效防止电池盖反向转动后打开,即形成止退效果。另外,第一、二定位块的设置还对正、负极导电片形成有效定位,从而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可靠。
11.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池盖上设置有对正极导电片形成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电池盖上并供正极导电片内端相适配嵌入的嵌装槽,所述的限位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正极导电片内端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至少有两个并分设在所述通孔的两侧,电池盖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限位插柱。通过上述限位结构的设置,使得电池盖能对正极导电片形成可靠的限位,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12.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电池筒的开口上装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被夹持安装在所述凸环与电池盖之间。通过设置密封圈,可有效提升电池盖与电池筒相连接的密封性,同时,由于上述凸环结构的设置,使得密封圈的安装无需在另外开槽。
13.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电池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装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上端装设有两个导电套,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设置成插柱状,并分别与两导电套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导电套的中部形成有向内弓起并对正、负极导电片形成弹性夹紧的多个弹片,每个导电套上均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接电插片。这样设置,使得正、负极导电片向外延伸后,能通过导电套及接电插片更好地与外部电连接件形成插接。
14.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块的上端呈台阶状设置,导电套抵压在上台阶面上,接电插片向下弯折延伸,且接电插片的上端被夹持在下台阶面和外壳体之间,接电插片的下端被夹持在固定块径向外端面和外壳体之间,并向下穿出外壳体外。这样设置,可对导电套及接电插片形成更为稳固可靠的安装定位。
15.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外壳体上设置有向下延伸并呈倒钩状设置的插脚。这样设置,在电池与外部电连接件插接后能形成止退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池盖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中导电套的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发明中电池筒的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8为正极导电片的第一种结构图;图9为正极导电片的第二种结构图;图10为正极导电片的第三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10所示给出了一种电表电池,包括电池筒1、电池盖2、电池3、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电池筒1上形成有供电池3放入或取出的开口101,电池盖2盖装在电池筒1的开口101上并与电池筒1形成可拆卸连接配合,电池3放置在电池筒1内,且电池3的负极端31朝向电池筒底端102,电池3的正极端32朝向电池筒开口101,正极导电片外端41和负极导电片外端51均穿出电池筒1外,负极导电片5的内端52与电池负极端31相接触,正极导电片4的内端42位于电池正极端32的上方,正极导电片4的内端42上开设有一通孔43,且所述通孔43对应位于电池正极端32的柱形接头33上方,所述通孔43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块向下延伸并对所述柱形接头33形成弹性夹持的夹持片44,电池负极端31与电池筒底端102之间设置有弹簧103,且在弹簧103的作用下,正极导电片4的内端42与电池盖2形成抵靠。
18.正极导电片内端42的通孔43上还设置有向下弯折延伸并弹性抵压在所述柱形接头33上的抵压片45。
19.采用上述方案,正极导电片4的内端42通过夹持片44和抵压片45来与电池正极端32上的柱形接头33进行接触连接,不仅在接触连接上弹性效果更好,而且这样双重全方位的接触连接,使得电池的供电连接更为稳定可靠。当然,正极导电片4上也可以只设置夹持片44,而不设置抵压片45,其结构如图9所示。
20.所述通孔43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块所述抵压片45,所述抵压片45与所述夹持片44间隔分布设置。这样设置,结构上更为合理匀称。
21.所述夹持片44呈上窄下宽设置,且夹持片44的下端抵压在电池正极端32上,这样夹持片44的接触面更大,与电池正极端32相抵接后,稳定性也更好。所述抵压片45包括第一连接段451、第二连接段452和第三连接段453,第一连接段451连接在所述通孔43上,并向内弯折延伸,第二连接段452向上弯折翘起并抵压在所述柱形接头33上,第一连接段451和第二连接段45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453连接,且第三连接段453呈弧形弯折设置。这样设置,抵压片45能以更好的弹性抵压在电池正极端32的柱形接头33上。
22.电池筒1靠近开口10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环104,且所述凸环104上圆周分布设置有多个l形插接口,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105沿轴向向上贯穿所述凸环104,电池盖2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环104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连接套21,连接套21上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与l形插接口构成插接配合的凸块22,且当凸块22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105移动至横向端106时,电池盖2与电池筒1构成卡接限位配合,电池筒1的开口101上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一定位块107,电池盖2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块23,第一定位块107上开设有定位插口108,第二定位块23上形
成有用于与定位插口108构成钩配限位的倒钩块24,且当凸块22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105移动至横向端106时,所述倒钩块24插入到所述定位插口108内,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从电池筒1的开口101穿出电池筒1外,且第一定位块107上形成有供负极导电片5的外端51沿轴向穿过并对负极导电片5形成定位的第一定位槽109,第二定位块23上形成有与正极导电片4的外端41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槽25。
23.采用上述结构,电池盖2装配时,电池盖2上的连接套21先与电池筒开口101处的凸环104形成轴向插接配合,此时电池盖2上的凸块22沿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105插入,然后通过电池盖2的转动,使得所述凸块22由l形插接口的竖直端105移动至横向端106,电池盖2与电池筒1便可构成卡接限位配合,同时,第二定位块23上倒钩块24将插入到第一定位块107上的定位插口108内并形成钩配连接,从而有效防止电池盖2反向转动后打开,即形成止退效果。另外,第一、二定位块的设置还对正、负极导电片形成有效定位,从而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可靠。为方便电池盖2的转动,还可以在电池盖2上设置手柄26。
24.,所述的电池盖2上设置有对正极导电片4形成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电池盖2上并供正极导电片内端42相适配嵌入的嵌装槽27,所述的限位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正极导电片内端42上的限位孔46,所述限位孔46至少有两个并分设在所述通孔43的两侧,电池盖2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46构成轴向插接配合的限位插柱28。通过上述限位结构的设置,使得电池盖2能对正极导电片4形成可靠的限位,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25.电池筒1的开口101上装设有密封圈110,且所述密封圈110被夹持安装在所述凸环104与电池盖2之间。通过设置密封圈110,可有效提升电池盖2与电池筒1相连接的密封性,同时,由于上述凸环104结构的设置,使得密封圈110的安装无需在另外开槽。
26.电池筒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上装有外壳体7,外壳体7的上端装设有两个导电套8,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均设置成插柱状,并分别与两导电套8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导电套8的中部形成有向内弓起并对正、负极导电片形成弹性夹紧的多个弹片81,每个导电套8上均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接电插片82。这样设置,使得正、负极导电片向外延伸后,能通过导电套8及接电插片82更好地与外部电连接件形成插接。当然,正、负极导电片的外端也可以设置成长条状结构,如图10所示。
27.固定块6的上端呈台阶状设置,导电套8抵压在上台阶面61上,接电插片82向下弯折延伸,且接电插片82的上端821被夹持在下台阶面62和外壳体7之间,接电插片82的下端822被夹持在固定块径向外端面63和外壳体7之间,并向下穿出外壳体7外。这样设置,可对导电套8及接电插片82形成更为稳固可靠的安装定位。
28.外壳体7上设置有向下延伸并呈倒钩状设置的插脚71。这样设置,在电池与外部电连接件插接后能形成止退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