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压机构以及电池模组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1765发布日期:2023-04-18 11:5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下压机构以及电池模组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压机构以及电池模组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对于不同容量的电池,电池模组的型号和数量不同,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型号和数量也不同,因此,在电池模组的生产中,提高生产设备对不同的电池模组的兼容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压机构以及电池模组整形装置。该下压机构能够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压机构,用于将电池模组的顶面压平,包括:固定座;多个下压单元,设置于固定座且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调节机构,设置于固定座,用于调节相邻两个下压单元之间的距离。

3、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不同的型号的电池模组中,电池单体的尺寸不同,对应的,下压单元之间的间距也应当改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相邻两个下压单元的距离,使得下压机构能够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加工需要,提高了本装置的兼容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槽,螺旋槽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每个下压单元的一端嵌入对应的螺旋槽,另一端用于与电池单体接触。

5、在上述方案中,下压单元与转轴之上的螺旋槽配合,当转轴旋转时,螺旋槽提供了使下压单元移动的动力,实现驱动下压单元移动的目的。

6、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旋槽,第二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的旋向与第二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7、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旋向相反避免了某种螺旋槽沿转轴延伸过长的情况,使得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数量可以相同,同时,增加了转轴可控制的下压单元的数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槽的数量为多个,沿转轴的轴向且朝着远离第二段的方向,多个第一螺旋槽的导程逐渐增大。

9、在上述方案中,沿转轴的轴向且朝着远离第二段的方向,多个第一螺旋槽的导程逐渐增大使得所有与第一螺旋槽配合的下压单元之间的间距均能调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旋槽的数量为多个,沿转轴的轴向且朝着远离第一段的方向,多个第二螺旋槽的导程逐渐增大。

11、在上述方案中,沿转轴的轴向且朝着远离第一段的方向,多个第二螺旋槽的导程逐渐增大使得所有与第二螺旋槽配合的下压单元之间的间距均能调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关于基准面对称设置,基准面垂直于转轴的中心轴线且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

13、在上述方案中,当转轴旋转时,由于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导程相同,对应的下压单元的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相同,方便调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螺旋槽的导程为第一等差数列,多个第二螺旋槽的导程为第二等差数列,第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1,第二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2,多个第一螺旋槽中最靠近基准面的一者的导程为l,满足:d1=d2=2l。

1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螺旋槽的导程和第二螺旋槽的导程分别呈等差数列,使得转轴旋转时,与转轴第一段配合的下压单元移动时,下压单元之间保持等间距,与转轴第二段配合的下压单元移动时,下压单元之间保持等间距。同时,第一螺旋槽的导程和第二螺旋槽的导程又同时等于2l,使得和第一螺旋槽配合的下压单元之间的间距能够和第二螺旋槽配合的下压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压单元包括本体和凸轮随动器,凸轮随动器安装于本体的一端,凸轮随动器与螺旋槽滚动配合。

17、在上述方案中,凸轮随动器将下压单元和螺旋槽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降低了驱动下压单元移动时的阻力,并且使得下压单元和螺旋槽的配合更顺滑,避免下压单元和螺旋槽之间发生卡死。

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安装于固定座,用于驱动转轴旋转。

19、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件实现驱动转轴旋转的目的。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整形装置,包括:底座;侧压机构,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用于将电池模组的侧面压平;上述实施例中的下压机构,下压机构沿第三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侧压机构,用于将电池模组的顶面压平,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2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侧压机构对电池模组的侧面进行整形,通过下压机构对电池模组的顶面进行整形,能够同时完成电池模组的侧面和顶面整形,提高了整形效率;下压机构集成于侧压机构,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安装于底座,用于驱动侧压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三驱动件,安装于侧压机构,用于驱动下压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

23、在上述方案中,第二驱动件提供使侧压机构移动的动力,并使得侧压机构能够对电池模组产生压力,第三驱动件提供使下压机构移动的动力并使得各个下压单元能够对电池模组产生,实现对电池模组顶面和侧面整形的目的。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和侧压机构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底座设置有通孔,电池模组整形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过通孔以连接第二驱动件和侧压机构。

25、在上述方案中,第二驱动件和侧压机构分侧设置的好处在于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了底座的工作侧的零部件数量,使得底座上能够放置更大的电池模组,增加了电池模组整形装置的兼容性。

26、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压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压机构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两个侧压机构之间形成电池模组放置区;下压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与侧压机构一一对应,每个下压机构沿第三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侧压机构。

27、在上述方案中,下压机构集成于侧压机构,并且侧压机构又设置为两个,一是单个下压机构同时接触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减少,进而降低了下压机构的工作压力,使得下压机构的体积更小;二是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固定座移动即可驱动一个下压机构中的所有下压单元同时移动,不需要设置多个驱动件,降低了下压机构结构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和加工成本。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固定于底座且沿第二方向延伸,侧压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固定于侧压机构且沿第三方向延伸,下压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

29、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导轨的作用下实现将侧压机构和底座滑动连接的目的,在第二导轨的作用下实现将下压机构和侧压机构滑动连接的目的。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31、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使得侧压机构正压于电池单体时,下压单元也能够正压于电池单体,无需调整,提高了整形效率。

3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