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07110发布日期:2022-10-01 12:0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2.超小型推入式(smp)连接器能够实现高度屏蔽以及非常小的互连,通常被用于小型化高频同轴模块和高数据速率应用,例如天线、宽带安装、测试和测量以及量子计算等。
3.如附图16和图17所示,现有的smp连接器的母座的结构通常包括由外壳和主体构成的外导体3’、内导体1’、绝缘体2’,其中,内导体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线缆5’线芯连接,不仅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组装效率低,而且为方便焊接,还需要增加盖子8’,但盖子8’通常过盈量较少,应用于振动环境时易松动脱落而导致内导体暴露于空气,造成信号泄露,甚至短路的问题。而为了出现短路问题,还会在内导体1’和盖子8’之间增加盘片绝缘体7’,又会带来漏装的风险,且漏装后页难以被检测到。
4.此外,为了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外导体3’还会增加接地弹片,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对组装的腔体要求更高,以便接地弹片接地可靠,无疑增加了客户的设计难度,减小了设备的内部可利用空间,导致此接头高度较高,客户在使用时须考虑较大的组装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
6.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包括:
7.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包括:
8.外导体,呈l型,所述外导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外本体和第二外本体;所述第一外本体经冲压包圆工艺成型与公头电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经卷曲夹持线缆屏蔽层;
9.绝缘体,呈l型,设置在所述外导体内,所述绝缘体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主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端,且包括呈半开放的第一收容槽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用于盖合所述第一收容槽的第一绝缘后盖,所述第一收容槽包覆线缆的绝缘层;
10.内导体,呈直线状,所述内导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内本体和第二内本体;所述第一内本体经冲压包圆工艺成型与公头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内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内本体经卷曲夹持折弯的线缆线芯;
11.套筒,呈l型,其套接在所述外导体以及线缆的保护层。
12.优选的,所述外导体由外导体中间结构经切除料带而制成,所述外导体中间结构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外导体料带、设于所述外导体料带一侧的外成型本体,所述外成型本体靠近所述外导体料带的一端两侧向外延伸有若干第二外弹片,得到所述第二外本体;
所述外成型本体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外本体,所述第一外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外弹片。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上部外圆周上沿周向开设有绝缘体凹槽;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沿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绝缘体凹槽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后盖包括后盖折弯部和后盖本体部,所述后盖折弯部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端,所述后盖本体部盖合在所述第一收容槽上;且所述后盖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盖本体部的厚度。
16.优选的,所述内导体由内导体中间结构经切除料带而制成,所述内导体中间结构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内导体料带、设置于所述内导体料带一侧的内成型本体;所述内成型本体靠近所述内导体料带的一端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内弹片,所述第一内弹片经卷曲后形成第二内本体;所述内成型本体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内本体;所述内成型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内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后盖本体部抵靠。
17.优选的,所述套筒由套筒中间结构经切除料带而制成,所述套筒中间结构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套筒料带、呈c型的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套接段、第二套接段、连接段和第三套接段,所述第一套接段经卷曲折弯后压紧在线缆保护层的外部;所述第二套接段经卷曲折弯后包覆在所述第二外本体外;所述连接段包覆部分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三套接段相对于所述连接段经90
°
折弯包覆在所述第一外本体外部。
18.优选的,所述第三套接段通过加强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加强段呈板状,由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弯折90
°
形成;所述连接段靠近所述加强段的端面向着所述加强段延伸出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翻边设置在所述加强段的外表面。
19.优选的,所述加强片包括加强片本体和延伸在所述加强片本体一端的固定段。
20.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上述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s1.准备所述外导体和所述绝缘体,使得所述外导体的第二外本体未经卷曲;所述绝缘体的第一绝缘后盖未盖合所述第一收容槽;将所述绝缘体装配至所述第一外本体内;
22.s2.将所述内导体与线缆线芯连接后装入所述绝缘体的第一通孔内;
23.s3.弯折所述线缆使其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并折弯所述第一绝缘后盖,使其盖合线缆绝缘层;
24.s4、将所述套筒包覆在所述外导体上,并与线缆保护层压接固定。
25.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对配的公头和母座,所述母座为上述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所述公头包括连续模内成型的公头内导体和公头外导体以及一体注塑成型的公头绝缘体;所述公头绝缘体成型在所述公头外导体外壁;当公头与母座对配时,所述公头内导体插入所述第一内本体内,与所述第一内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插入所述公头外导体内,且与所述公头外导体电连接。
26.优选的,所述公头绝缘体的外周壁沿周向开设有锁紧槽;所述母座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筒外的呈l型的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本体以及滑动卡扣在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部处的外壳卡扣板;
27.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部两侧沿轴向开设有锁紧滑槽,所述锁紧滑槽的一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预锁紧孔和二次锁紧孔;所述外壳卡扣板的第一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锁紧卡边,所述锁紧卡边一端向外延伸有锁紧凸起;所述外壳卡扣板的第二部下端具有锁紧扣;在预锁紧状态下,所述锁紧凸起适配在所述预锁紧孔内,所述公头能够与所述母座活动连接;在二次锁紧状态,所述锁紧凸起适配在所述二次锁紧孔内,且所述锁紧扣与所述锁紧槽卡扣连接,所述公头与所述母座锁定连接。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29.(1)本连接器母座包括内导体、外导体和套筒,以及一体注塑成型的绝缘体,不仅简化了零件的数量,避免了零件丢失的风险,节约了制造成本;且内导体、外导体和套筒采用载带成卷上料的生产方式,更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30.(2)通过对各零件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更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信号传输,且组装方法简单,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31.(3)内导体与线芯无需焊接,降低了对连接器内部空间的要求,使得整体高度更低,从而为汽车布线系统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空间;
32.(4)通过二次锁紧结构能够实现与公头的可靠连接和便捷分离。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35.图3为本发明的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绝缘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盖合状态下的绝缘体的剖视图;
39.图7为本发明未盖合状态下的绝缘体的剖视图;
40.图8为本发明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发明外导体中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本发明内导体中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本发明套筒中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3为外壳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6.图14为外壳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5为公头与母座对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6为现有技术中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7为现有技术中母座的剖视图;
50.附图标记:
51.1-内导体;10-内导体中间结构;100-内导体料带;101-内成型本体;102-第一内弹片;
52.11-第一内本体;12-第二内本体;
53.2-绝缘体;20-绝缘凹槽;21-第一绝缘本体;210-第一通孔;210-1-第一孔段;210-2-第二孔段;22-第二绝缘本体;220-第一收容槽;23-第一绝缘后盖;230-后盖本体部;
54.231-后盖折弯部;
55.3-外导体;30-外导体中间结构;300-外导体料带;301-外成型本体;302-第一外弹片;
56.303-第二外弹片;31-第一外导体;32-第二外导体;
57.4-套筒;40-套筒中间结构;400-套筒料带;401-套筒本体;410-第一套接段;420-第二套接段;430-第三套接段;440-连接段;450-加强段;460-加强片;4600-加强片本体;4601-固定段;
58.5-线缆;
59.6-外壳组件;60-外壳本体;600-锁紧滑槽;601-预锁紧孔;602-二次锁紧孔;61-外壳卡扣板;610-锁紧卡边;611-锁紧凸起;612-锁紧扣;613-防滑凸起;
60.7-公头;70-公头绝缘体;700-锁紧槽;71-公头外导体;72-公头内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6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6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零部件数量少,且各零部件能够采用更加简单的成型工艺,能够实现全自动生产,同时,各部件的组装也变得更加简单且可靠。此外,本发明的母座在高度上能够变得更低,能够更加满足客户的需求。
6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母座包括外导体3、设置在所述外导体3内的绝缘体2、设置在绝缘体2内的内导体1以及包覆在外导体3外的套筒4,其中,,所述外导体3、内导体1和套筒4均为连续模内成型,所述绝缘体2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64.进一步地,所述内导体1一端与线缆线芯通过压接实现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公头的端子,如图3所示,所述内导体呈直线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内本体11和第二内本体12;其中,所述第一内本体11经冲压包圆工艺成型具有用于公头端子插入的插入孔,且为了实现可靠的连接,所述第一内本体11采用收口的设计,且卡口处包括若干弹臂;而所述第二内本体12是由内成型本体101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内弹片102经卷曲成型;具体地,所述内导体1由内导体中间结构10经切除料带而制成,如图10所示,所述内导体中间结构10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内导体料带100、设置于所述内导体料带100一侧的内成型本体101;所述内成型本体101靠近所述内导体料带100的一端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内弹片102,所述第一内弹片102经卷曲后形成第二内本体;所述内成型本体10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内本体11。
65.此外,所述内成型本体101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二内本体12的下端可以抵靠在所述绝缘体2内,从能够实现牢固的轴向定位,极大地避免了内导体1因轴向移动而导致的开路风险。待描述绝缘体2的具体结构时,再详细描述如何实现内导体的轴向稳定。
66.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7,所述绝缘体2呈l型,具体地,所述绝缘体2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绝缘本体21和第二绝缘主体2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和第二绝缘本体22沿垂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210,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2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上端,且包括呈半开放的第一收容槽220以及一体成型在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上的用于盖合所述第一收容槽220的第一绝缘后盖23,所述内导体1被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210内,线缆被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220内,由于所述内导体1呈直线状,线缆线芯与所述内导体的第二内本体12连接后,通过弯折线缆,使得线缆被包覆在所述第一收容槽220内,具体地,所述第二绝缘主体22能够包覆所述线缆的绝缘层。
6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210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孔段210-1和第二孔段210-2,且所述第一孔段210-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210-2的内径,也即所述第一通孔210为阶梯孔,当所述内导体1被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10内时,所述第二内本体12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孔段210-2与第一孔段210-1之间的台阶上,同时,所述内成型本体201的上端被抵靠在所述第一绝缘后盖23上,从而实现内导体1轴向的稳定性。
6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的上部外圆周上沿周向开设有绝缘体凹槽20,且所述第一孔段210-1与所述绝缘体凹槽20对应设置,即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的外周面上也形成有台阶设计,使得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高性能的阻抗匹配。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2沿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形成l型结构,能够实现防转的功能,且通过半开放式的第一收容槽220和盖合其的第一绝缘后盖23,使得内导体1的组装变得更加简单且可靠。
69.具体地,所述第一绝缘后盖23包括后盖折弯部231和后盖本体部230,所述后盖折弯部231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端,所述后盖本体部230盖合在所述第一收容槽220上;且所述后盖折弯部231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盖本体部230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一孔段210-1的壁厚。
70.请参照图4和图9,所述外导体3呈l型,且也是由连续模内成型,所述绝缘体配置在其内,具体地,所述外导体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外本体31和第二外本体32;其中,所述第一外本体31经冲压包圆工艺成型与公头电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32经卷曲夹持线缆屏蔽层;更具体地,所述外导体3由外导体中间结构30经切除料带而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中间结构30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外导体料带300、设于所述外导体料带一侧的外成型本体301,所述外成型本体301靠近所述外导体料带300的一端两侧向外延伸有若干第二外弹片303,得到所述第二外本体32;所述外成型本体30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外本体31,所述第一外本体31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3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外弹片302;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外本体31包圆成型,而所述第二外弹片303尚未经卷曲弯折,将绝缘体2的第一绝缘本体21由上方放入所述第一外本体31内,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2也可以很容易的被放置到位,当连接有线缆的内导体1被放置到所述绝缘体2内后,再卷曲所述第二外弹片303使其包覆并压接线缆的屏蔽层。
71.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2,所述套筒4也呈l型,其套接在所述外导体3以及线缆的保护层外,所述套筒4同样采用连续模内成型,具体地,所述套筒4由套筒中间结构40经切除料带而制成,所述套筒中间结构40包括沿连续模内成型的套筒料带400、呈c型的套筒本体401;所述套筒本体40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套接段410、第二套接段420、连接段440和第三套接段430,其中,所述第一套接段410经卷曲折弯后压紧在线缆保护层的外部;所述第二套接段420经卷曲折弯后包覆在所述第二外本体32外;所述连接段440包覆部分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2;所述第三套接段430相对于所述连接段440经90
°
折弯包覆在所述第一外本体31外部,为了实现更好的性能,所述套筒本体401包覆所述外导体3上的所有连接处,即在本实施
例中,以图8为参考,所述套筒4的各段包圆或者卷曲的连接处位于图示的下方,而相应的,所述外导体3各连接处则位于上方。
72.如图8和图12示出了两种套筒结构,所述第三套接段430通过加强段450与所述连接段440连接,所述加强段450呈板状,由所述连接段440的一端弯折90
°
形成;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段440靠近所述加强段450的端面向着所述加强段450延伸出加强片460,所述加强片460翻边设置在所述加强段450的外表面;图12示出的结构能够使得本母座被固定在外壳组件上,从而实现更可靠的装配,此处的外壳采用现有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13、图14和图5所示的结构,后续会详细介绍该结构。而图8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加强片460,即所述加强片460包括加强片本体4600和延伸在所述加强片本体4600一端的固定段4601,所述固定段4601沿所述连接段440的轴向方向延伸,而所述加强片本体4600沿与之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无需外壳组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图8所示结构的加强片将母座进行固定安装。
73.请参照图13至图15,对于需要使用外壳组件的母座,本发明采用了如图13至图15所示的结构,具体地,所述外壳组件6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壳本体60和外壳卡扣板61,其中,所述外壳本体60和外壳卡扣板61呈l型,为便于描述,将图14中外壳卡扣板61沿水平延伸设置的部分称为第一部,而将垂直延伸的部分称为第二部,则相应的,所述外壳本体60也采用同样的描述。如图13所示,所述外壳本体60套设在已组装完成的母座外,也即套设在所述套筒4外部,所述外壳本体60的第一部上方开设有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沿轴向贯穿第一部的上表面,并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部的外侧面;而所述外壳卡扣板61的两侧沿轴向延伸有锁紧卡边610,相应的,在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锁紧滑槽600,所述锁紧滑槽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或者为实现更稳定滑动的t型槽,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所述外壳卡扣板61由靠近所述外壳本体60的第二部的一侧沿所述锁紧滑槽600滑动,能够实现预锁紧以及二次锁紧两种锁紧状态的转换。
74.具体地,所述外壳本体60的锁紧滑槽600远离其第二部的一端依次开设有预锁紧孔601和二次锁紧孔602,相应的,所述锁紧卡边610的一端向外延伸有锁紧凸起611,当所述锁紧凸起611配置在所述预锁紧孔601内时,外壳组件6处于预锁紧状态,此时可以实现公头7与母座的自由组配,而当所述锁紧凸起611配置在所述二次锁紧孔602内时,所述外壳卡扣板61能够与所述公头3卡扣连接,而使得公头与母座处于锁紧状态。
75.此外,在所述外壳本体60的第二部下部还开设有一窗口,以使得所述外壳卡扣板61能够穿过该窗口而与公头卡扣连接。图15给出了公头与母座在锁紧状态下的示意图。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通过外壳组件锁紧连接的公头和母座。所述母座即采用上述的母座结构,而所述公头包括在连续模内成型的公头内导体72和公头外导体71以及一体注塑成型的公头绝缘体70,所述公头绝缘体70将公头内导体72和公头外导体71包覆其内部,形成整体;在与母座对配时,所述公头内导体72通过绝缘体2的第一通孔210并插入至所述内导体1的第一内本体内,实现与其电连接;所述公头外导体71则与所述外导体3的第一外弹片302实现可靠的电连接;而为了实现与母座的可靠连接,所述公头绝缘体70的外周壁沿周向开设有锁紧槽700,当处于二次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扣612与所述锁紧槽700实现卡扣连接。
76.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上述一种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7.使用连续模内成型所述外导体3、内导体1以及套筒4,并一体注塑形成所述绝缘体2,在未组装前,相应的成型的结构为:所述外导体3的第二外本体32未经卷曲;所述绝缘体2的第一绝缘后盖23未盖合所述第一收容槽220;所述套筒4的各段的弹片均未包圆或者卷曲;
78.首先,将所述绝缘体2装配至所述第一外本体31内;然后将所述内导体1与线缆线芯连接后装入所述绝缘体2的第一通孔210内;弯折所述线缆使其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槽220内,并折弯所述第一绝缘后盖23,使其盖合线缆绝缘层;并使所述第二外本体卷曲压接线缆的屏蔽层;
79.随后,将所述套筒4经卷曲包覆在所述外导体3上,并与线缆保护层压接固定;
80.最后根据需要将上述组合体装配入相应的外壳组件内,再与对应的公头对配即可;与公头对配完成后,将外壳组件由预锁紧状态借助外壳卡扣板61上的防滑凸起613轻松切换至二次锁紧状态,从而实现公头和母座的可靠装配。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