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锂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2452发布日期:2024-02-20 20:2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补锂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补锂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锂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在终端产品(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锂二次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负极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膜(sei)会消耗大量的活性锂,导致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电池容量降低,故需要对锂二次电池进行补锂。然而现有的补锂材料脱锂电位较高,仅适用于高压锂离子电池体系,对于普通锂离子电池,较高的充电电压会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进而降低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较低脱锂电位的补锂材料,以减小高电压对电极材料的破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补锂材料,该补锂材料具有较低的脱锂电位,能够在低电位下脱出活性锂,从而补充首次充电时消耗的活性锂,避免高电压充电对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补锂材料,包括化学式为li2(c2o4)a(so4)b(no3)c的化合物,其中,a+b+0.5c=1,0<a<1,b≥0,c≥0。

3、本申请在草酸锂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杂离子(硫酸根和/或硝酸根)可以扩大草酸锂的晶体层间距,使草酸锂的晶体结构变得松散,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得补锂材料分解所需的极化电压变小,进而降低补锂材料的脱锂电位,实现低充电电压下的补锂。

4、可选地,a与(b+0.5c)的比值大于或等于9。

5、可选地,b>0且c>0。

6、可选地,0<b<c。

7、可选地,1<c/b<10。

8、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的粒径为1nm~20μm。

9、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的粒径为0.1μm~5μm。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活性材料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补锂材料。

11、可选地,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所述活性材料和所述补锂材料。

12、可选地,所述正极极片包括依次设置的集流体、正极材料层和补锂层,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所述活性材料,所述补锂层包括所述补锂材料。

13、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5~1000)。

14、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0~100)。

15、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20~50)。

16、可选地,所述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钒酸锂和富锂锰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7、可选地,所述活性材料在所述活性材料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99.9%。

18、可选地,所述补锂材料在所述活性材料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5%。

19、可选地,所述活性材料层还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

20、可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烯呲咯烷酮、聚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丙烯腈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可选地,所述导电剂包括乙炔黑、碳黑、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活性炭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2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包括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正极极片。

23、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本申请第三方面所述的正极极片。



技术特征:

1.一种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式为li2(c2o4)a(so4)b(no3)c的化合物,其中,a+b+0.5c=1,0<a<1,b≥0,c≥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a与(b+0.5c)的比值大于或等于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b>0且c>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1<c/b<1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nm~20μm。

6.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活性材料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补锂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所述活性材料和所述补锂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5~1000)。

9.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补锂材料、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设备,该补锂材料包括化学式为Li<subgt;2</subgt;(C<subgt;2</subgt;O<subgt;4</subgt;)<subgt;a</subgt;(SO<subgt;4</subgt;)<subgt;b</subgt;(NO<subgt;3</subgt;)<subgt;c</subgt;的化合物,其中,a+b+0.5c=1,0<a<1,b≥0,c≥0。该补锂材料具有较低的脱锂电位,能够在低电位下脱出活性锂,从而补充首次充电时消耗的活性锂,避免高电压充电对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潘驭一,焦晓朋,李娜,江正福,扶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