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1571发布日期:2022-11-23 11:4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


背景技术:

2.当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由绝缘件本体和盖板组成,如图11所示,绝缘件本体和盖板为圆盘形结构,绝缘件本体和盖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供传输针穿过并卡住的穿孔,插接针为圆筒状结构。绝缘件本体与盖板通过涂覆在表面的粘合胶粘贴连接,但是由于涂胶的表面凹凸不平,且考虑到涂胶厚度不能过大,致使绝缘本体和盖板间容易发生粘贴不牢固的情况。一方面,由于绝缘本体和盖板间粘贴不牢固,车体在行驶中会产生震动,绝缘件本体与盖板会发生松动而分离,导致通讯线断开,进而造成信号失联。另一方面,绝缘件本体与盖板之间松动产生缝隙,容易引发电容击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能够使内插接件牢固卡装在外插接件内,避免通讯线断开及引发电容击穿。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包括外插接件、可拆卸套装在外插接件内的内插接件以及插装在内插接件上的插接针,所述外插接件包括矩形的装配部和设置在装配部侧面上的插柱;装配部上相背于插柱的一侧为敞口,以供内插接件插装配合;插柱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与装配部的内腔相通,第一穿孔靠近装配部的一端内朝向内侧的方向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环形台阶;装配部上位于内插接件的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卡槽;
5.所述内插接件上设置有多个与卡槽卡装配合的卡块,内插接件朝向插柱的一侧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每个第二穿孔上均对应设置有锥台形的卡头,卡头包括两个弧形卡片,两个弧形卡片间隔分布且弧口相对;卡头的大端与第二穿孔的孔壁固定连接,卡头的小端供插接针安装;
6.所述插接针的内腔为供通讯传输线穿过的中空结构,插接针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卡头的小端抵接配合,限位环的另一端面用于与环形台阶抵接配合,以使内插接件装配于外插接件过程中卡头小端产生形变而夹持插接针。
7.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插接件包括凵字形的卡装板,卡块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分布的卡装板的外侧面上;第二穿孔设置在位于卡装板中部的平板上,卡头与第二穿孔对应分布。
8.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分别排列为三排并一一对应设置,中间一排的孔的数量较其他两排的数量多一个,中间一排的孔分别与另外两排的孔交错分布,多出的第二穿孔分别凸出卡装板上平板的两侧。
9.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配部上位于侧板内部连接处均对称设置有l形的台阶,l形的台阶供凸出卡装板上平板两侧的第二穿孔滑动卡
装配合,以使内插接件套装在外插接件内。
10.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配部上位于未设置卡槽的另外两个相对分布的侧面外周设置有凸块,凸块用于外插接件卡装在高频传输模块上。
11.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配部的外部位于相邻两个侧板间均沿装配部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卡装槽。
12.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配部上位于对应卡装槽朝向外侧分布的侧板连接处的棱角形成卡扣,卡扣端部均设置有凸头,以供外插接件连接高频传输模块。
13.作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插接针与第一穿孔插装配合的一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竖槽。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通过内插接件套装在外插接件内组装而成,内插接件上的卡块随内插接件插入外插接件内并与外插接件上的卡槽卡接配合,增加了外插接件和内插接件间的紧固,避免了内插接件在外插接件内松动而使通讯线断开、信号失联的情况发生。
16.本发明中卡头为间隔且弧口相对分布的锥台形,插接针安装在卡头内。插接针随内插接件与外插接件的卡装配合而插装在第一穿孔内,限位环的一端面随内插接件插入外插接件内而抵靠在第一穿孔的环形台阶上。限位环的另一端面抵靠在卡头的小端上沿,卡头随内插接件与外插接件的卡装配合发生形变而夹紧插接针,避免了插接针在第一穿孔内发生松动,保证内插接件和外插接件间贴合紧密,从而避免发生电容击穿。
附图说明
17.图1为外插接件和内插接件未组装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外插接件和内插接件组装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外插接件和内插接件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外插接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外插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插接针安装在内插接件上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内插接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内插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插接针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实物示意图;
27.图11为现有技术中的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实物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外插接件,11、装配部,12、插柱,13、第一穿孔,131、环形台阶,14、凸块,15、卡扣,16、凸头,17、卡槽,18、卡装槽,19、滑板,2、内插接件,21、卡块,22、卡装板,23、卡头,24、第二穿孔,3、插接针,31、限位环,32、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及图10所示,本发明一种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包括外插接件1、可拆卸套装在外插接件1上的内插接件2以及插装在内插接件2上的插接针3。如图1所示,位于右侧的插装有插接针3的内插接件2由右至左移动插入位于左侧的外插接件1内,内插接件2套装在外插接件1内如图2所示的则完成了高频传输模块绝缘组件的组装。
30.如图4及图5所示,外插接件1包括矩形的装配部11和插柱12,插柱12设置在装配部11的一侧面上,装配部11上相背于插柱12的一侧面为供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内的敞口。插柱12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连通装配部11内腔的第一穿孔13,第一穿孔13靠近装配部11的一端内朝向内侧的方向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环形台阶131,环形台阶131用于限位随内插接件2与外插接件1的卡装配合而插装在第一穿孔13内的插接针3。第一穿孔13的数量为二十五个,二十五个第一穿孔13分为三排,第二排的第一穿孔13的数量分别较第一排、第三排的第一穿孔13的数量多一个。则第一排和第三排的第一穿孔13的数量为八个,第二排的第一穿孔13的数量为九个,且第二排的第一穿孔13的分别与第一排、第三排的第一穿孔13交错分布,使得位于第二排两侧的第一穿孔13凸出第一排、第三排两侧的第一穿孔13,以使插柱12形成类似椭圆形的形状,且插柱12的外壁开设有沿竖向分布的平槽。
31.如图4所示,矩形的装配部11由几块侧板一体成型连接而成,相邻侧边相互连接并在装配部11的外部形成四个棱角。装配部11上位于插柱12外周和棱角间的相邻侧板的连接处开设有沿竖向分布的卡装槽18,卡装槽18供外插接件1与高频传输模块卡装配合。装配部11上位于对应卡装槽18外部的棱角形成卡扣15,卡扣15的上端部均设置有凸头16。装配部11上沿装配部11的宽度方向分布的两个卡扣15上的凸头16均朝向外侧分布,装配部11上沿装配部1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卡扣15上的凸头16朝向相反方向分布。
32.如图5所示,装配部11上位于相对分布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卡槽17,相邻的两个卡槽17并排设置。装配部11上未设置卡槽17的另外两个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块14,凸块14供外插接件1与高频传输模块卡装配合。
33.如图7及图8所示,内插接件2包括凵字形的卡装板22,卡装板22上位于两个相对平行分布的两个侧板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卡块21,两个卡块21间隔并排设置以供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时与卡槽17卡装配合,以使内插接件2紧固的套装在外插接件1内。本技术方案相较于如图11所示的现有技术,能够避免内插接件2在外插接件1内松动而使通讯线断开、信号失联的情况发生。
34.卡装板22上位于朝向插柱12一侧的中部平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穿孔24,第二穿孔24均匀间隔的设置在平板上并分别与第一穿孔13一一对应。第二穿孔24的数量为与第一穿孔13相对应的二十五个,二十五个第二穿孔24的排列方式与第一穿孔13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二穿孔24分为三排,位于中间一排的第二穿孔24的数量较第一排与第三排的数量多一个,且第二排上的第二穿孔24与第一排、第三排的第二穿孔24交错设置,则位于第一排、第二排以及第三排两侧的第二穿孔24均凸出对应侧的卡装板22设置,以使第二穿孔24的整体排列形状形成与第一穿孔13的整体排列形状类似的椭圆形。
35.如图1及图5所示,为了便于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内与外插接件1卡装配合,装配部11内分别位于相邻侧板的连接处均对称设置有l形的滑板19,滑板19供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内时与凸出卡装板22的第二穿孔24滑动配合,而且,l形滑板19的设置能够在内
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时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内时发生晃动而导致插装有插接针3的第一穿孔13与第二穿孔24对不齐的情况。
36.如图6及图8所示,每个第二穿孔24上均固定设置有锥台形的卡头23,卡头23包括两个上窄下宽的弧形卡片,两个弧形卡片间隔分布且弧口相对设置。卡头23的大端与第二穿孔24的孔壁固定连接,卡头23的小端朝向外侧分布,以供插接针3插装在卡头23内。
37.如图3、图6及图9所示,插接针3的中部为供通讯传输线穿过的中空结构,插接针3上设置有限位环31。插接针3上位于限位环31下方的一端与卡头23插接配合,卡头23的小端上沿随插接针3插装在卡头23内而抵靠在限位环31的下端面上。插接针3上位于限位环31上方的一端与第一穿孔13插装配合,插接针3与第一穿孔13插装配合的一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竖槽32。限位环31的上端面形成功插接针3与环形台阶131限位的限位面,插接针3上的限位环31上端面随内插接件2插入外插接件1内而抵靠在第一穿孔13内的环形台阶131上,并使卡头23随内插接件2卡装在外插接件1内而发生形变夹紧插接针3,避免了插接针3在第一穿孔13内发生松动,保证内插接件2和外插接件1间贴合紧密,从而避免发生电容击穿。
38.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首先,将插接针3安装在卡头23上,再将内插接件2上凸出的第二穿孔24与装配部11内的滑板19对齐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其次,将与外插接件1对齐的内插接件2与滑板19滑动配合而滑入装配部11的内腔,插接针3随内插接针3滑入外插接针3内而逐渐进入对应的第一穿孔13内。此时,插接针3上限位环31的上端面抵靠在环形台阶131上,卡头23的小端上沿抵靠在限位环31的下端面上。然后,卡头23随内插接件2上卡块21与卡槽17的卡装配合而夹紧插接针3至如图3所示的状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