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7015发布日期:2023-04-19 17:2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以层叠陶瓷电容器为代表的陶瓷电子部件正变得在比以往更严酷的环境下使用。例如,对于在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移动设备中使用的电子部件,要求可耐受下落时的冲击。具体地,需要使得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电子部件也不会从安装基板脱落,或者不会在电子部件产生裂纹。

2、此外,对于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车载设备中使用的电子部件,要求可耐受热循环的冲击。具体地,需要使得即使安装基板受到因安装基板受到热循环进行热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弯曲应力,也不会在电子部件产生裂纹。

3、鉴于此,提出了对陶瓷电子部件的外部电极使用热固化性树脂膏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了如下的对策,即,在以往的电极层与ni镀敷层之间形成环氧系热固化性树脂层,从而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不会在电容器主体产生裂纹(耐弯曲性的提高)。

4、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产生了由下落时的冲击造成的应力、因安装基板受到热循环进行热膨胀而产生的弯曲应力时,对于传递到安装基板的应力(安装基板的形变),以环氧系热固化性树脂的前端为起点使电极层与环氧系热固化性树脂层之间剥离,从而使应力释放,抑制了在陶瓷电子部件主体(层叠体)产生裂纹。

5、在先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62771号公报

8、然而,即使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的构造中,也被认为存在如下情况:根据层叠陶瓷电容器的设计,热固化性树脂对应力的吸收或者剥离功能所带来的应力缓解不够充分,在陶瓷电子部件主体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故此,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形成的裂纹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3、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4、本发明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是如下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即,具有:层叠体,包含层叠的多个陶瓷层,并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在与高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和与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第1内部电极层,配置在多个陶瓷层上,并位于层叠体的内部;第2内部电极层,配置在多个陶瓷层上,并位于层叠体的内部;第1外部电极,配置在第1端面上、第1主面的一部分、第2主面的一部分、第1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第2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第2外部电极,配置在第2端面上、第1主面的一部分、第2主面的一部分、第1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第2侧面的一部分,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具有:基底电极层,包含金属成分;以及镀敷层,配置在基底电极层上,至少在基底电极层的表面上存在脂肪酸。

5、在本发明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中,至少在基底电极层的表面上存在脂肪酸,因此脂肪酸具有的羧基离子化从而通过离子键合力吸附于基底电极层,在吸附部,可阻碍设置在基底电极层上的镀敷层的镀敷的析出,能够使基底电极层与镀敷层之间的接合面积减少。因此,基底电极层和镀敷层的密接力下降,因此发挥促进基底电极层和形成在其上的镀敷层的剥离的效果。

6、因此,在对本发明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施加了下落时的冲击、热循环的冲击时,能够使基底电极层与镀敷层之间稳定地剥离,能够使应力释放。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层叠陶瓷电子部件产生裂纹。

7、此外,在层叠陶瓷电子部件中,在未在外部电极设置导电性树脂层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带来成本的削减,而且与导电性树脂层的厚度相应地,层叠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增加,因此能够实现高电容化。

8、发明效果

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形成的裂纹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10、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用于实施以下的发明的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目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形成的裂纹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层叠陶瓷电容器(10)具备:层叠体(12),层叠了多个陶瓷层(14)以及多个内部电极层(16);以及一对外部电极(30),与内部电极层(16)电连接,并形成在层叠体(12)的两端面。一对外部电极(30)具有:基底电极层(32),具有金属成分和陶瓷成分;以及镀敷层(34),配置在基底电极层(32)上。而且,至少在基底电极层(32)的表面上存在脂肪酸。

技术研发人员:板持健,野村善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