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

文档序号:32065824发布日期:2022-11-05 00:4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

1.本发明涉及隧道掘进机用辅助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


背景技术:

2.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高智能化,集机、电、液、光、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隧道施工重大技术装备;在发达国家,使用隧道掘进机施工已占隧道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城市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市政管道等隧道工程将需要大量的隧道掘进机,在隧道掘进机的使用过程中,光电复合缆是比不可少的。
3.现有隧道掘进机用的光电复合缆,由于其多数通过填充阻燃颗粒对电缆进行阻火防护,且通过电缆被灼烧破坏后使阻燃颗粒裸露,以对电缆进行阻火防护,但是由于阻燃颗粒在火势作用下从电缆的包覆层中漏出时,大部分的阻燃颗粒会聚集在电缆的下方位置,而不能全方位的对电缆的周侧进行有效的阻火,这将对电缆的使用安全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有内护套,且内护套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缆芯束,所述缆芯束包括导线和包覆于导线外围周圈上的绝缘层,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设有对电缆内部进行阻火防护的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包覆于内护套外围周圈上的内圈体,设于外护套内壁上的外圈体,等间距设于内圈体、外圈体之间且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环形板,等间距设于每相邻两个环形板之间且与电缆长度方向平行的分隔板,所述内圈体与外圈体、环形板、分隔板均由金属丝编织并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一体化结构,每两个分隔板与环形板在内圈体、外圈体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填充有阻燃颗粒。
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绝缘层的外围周圈上均设有金属屏蔽层,所述内护套上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将相应缆芯束上热量传导至阻燃结构上的传导机构。
7.进一步地,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沿电缆长度且等间距开设于内护套上并与相应容腔连通的穿孔、插接于每个穿孔内且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并具有弹性的传导柱、一体化设于传导柱一端上的弧形板、开设于内护套外壁上且与弧形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弧形板与内圈体的内壁接触,每个所述弧形板均与一个分隔板对齐,每个所述传导柱远离弧形板的一端均插接于金属屏蔽层上,且金属屏蔽层的外壁上开设有与传导柱相适配的凹口。
8.进一步地,所述阻燃结构与内护套之间设有位于每相邻两个缆芯束之间且防止弧形板与对应分隔板错位的限位机构。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等间距开设于内护套外围周圈上且向其内部凹陷的条形缺口、与内圈体一体化设置且设于内圈体上并与条形缺口相适配的条形限位块,所述条形缺口、条形限位块的横截面呈锥形结构设置,所述条形限位块与条形缺口贴合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与条形限位块一体化设置的插接杆,所述条形缺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杆一一对应并供相应插接杆插接的插接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由聚烯烃材料制成,所述内护套由软胶材料制成。
11.3.有益效果1、在本发明中,当外护套被火势燃烧以后,通过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支架可对位于其内侧的缆芯束进行阻火防护,与此同时再通过阻燃支架内部填充的阻燃颗粒可对火势进行再一次的分隔,另外由于支架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使支架的整体具有一定的柔性与弹性,从而使支架即可对电缆的内部进行防火防护,还可对电缆的内部进行弹性支撑与抗压缓冲的作用。
12.2、在本发明中,阻燃颗粒通过填充的形式使其位于支架内部的设置,使电缆在被灼烧时,可由金属丝制成的支架不会被破坏的原因,使阻燃颗粒不会在火灾中外漏,以确保阻燃颗粒对电缆内部的阻燃效果。
13.3、在本发明中,通过条形限位块与内护套上条形缺口的插接连接,可对内护套与金属支架之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小电缆在发生形变以及形变恢复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的大面积的错位,且通过插接杆与插接槽的插接连接,不仅可对条形限位块与条形缺口之间插接的稳定性能进行保证,还能进一步的降低电缆在发生形变以及形变恢复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的错位程度。
14.4、在本发明中,由于条形限位块通过金属丝编制与内圈体一体设置,该种设置确保了条形限位块与内圈体连接的稳定性能,另外通过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条形限位块还可对电缆的内部进行限位式的支撑,以增强该电缆的抗压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正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阻燃结构在图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护套在图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导机构、限位机构在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阻燃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护套俯视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外护套;2、阻燃结构;3、内护套;4、容腔;5、导线;6、绝缘层;7、金属屏蔽层;8、穿孔;9、传导柱;10、弧形板;11、凹槽;12、条形缺口;13、条形限位块;14、插接杆;15、插接槽;16、凹口;21、内圈体;22、外圈体;23、环形板;24、分隔板;25、空腔;26、阻燃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18.如图1所示的一种隧道掘进机用低烟无卤光电复合软电缆,包括外护套1,所述外护套1由聚烯烃材料制成,通过聚烯烃材料具有低烟、无卤的效果,使该外护套6在燃烧后不会产生有毒烟雾,以降低该电缆在燃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述外护套1的内部设有内护套3,且内护套3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缆芯束,所述内护套3由软胶材料制成,该软胶材料可为橡胶,通过内护套3的弹性不仅可对缆芯束进行缓冲防护,还能对电缆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支撑,以确保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如图1、2、3、5所示,所述缆芯束包括导线5和包覆于导线5外围周圈上的绝缘层6,所述内护套3与外护套1之间设有对电缆内部进行阻火防护的阻燃结构2,所述阻燃结构2包括包覆于内护套3外围周圈上的内圈体21,设于外护套1内壁上的外圈体22,等间距设于内圈体21、外圈体22之间且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环形板23,等间距设于每相邻两个环形板23之间且与电缆长度方向平行的分隔板24,所述内圈体21与外圈体22、环形板23、分隔板24均由金属丝编织并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一体化结构,每两个分隔板24与环形板23在内圈体21、外圈体22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空腔25,每个所述空腔25的内部均填充有阻燃颗粒26,当外护套1被火势燃烧以后,通过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支架可对位于其内侧的缆芯束进行阻火防护,与此同时再通过阻燃支架内部填充的阻燃颗粒26可对火势进行再一次的分隔,该阻燃颗粒26可为氢氧化镁,当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时会释放结合水,该过程会吸收热量,有利于火势的降低,与此同时通过结合水还可对电缆的周侧进行降温,以降低火势对电缆内部缆芯束造成的损坏,另外由于支架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使支架的整体具有一定的柔性与弹性,从而使支架即可对电缆的内部进行防火防护,还可对电缆的内部进行弹性支撑与抗压缓冲的作用,阻燃颗粒26通过填充的形式使其位于支架内部的设置,使电缆在被灼烧时,可由金属丝制成的支架不会被破坏的原因,使阻燃颗粒26不会在火灾中外漏,以确保阻燃颗粒26对电缆内部的阻燃效果;如图1、4所示,每个所述绝缘层6的外围周圈上均设有金属屏蔽层7,金属屏蔽层7套设于每根缆芯束上的设置,使其独立且全方位的对单个缆芯束进行抗干扰防护,以增强该电缆的抗干扰效果;如图1、4、6所示,所述内护套3上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将相应缆芯束上热量传导至阻燃结构2上的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沿电缆长度且等间距开设于内护套3上并与相应容腔4连通的穿孔8、插接于每个穿孔8内且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并具有弹性的传导柱9、一体化设于传导柱9一端上的弧形板10、开设于内护套3外壁上且与弧形板10相适配的凹槽11,所述弧形板10与内圈体21的内壁接触,每个所述弧形板10均与一个分隔板24对齐,每个所述传导柱9远离弧形板10的一端均插接于金属屏蔽层7上,且金属屏蔽层7的外壁上开设有与传导柱9相适配的凹口16,当缆芯束长时间的工作时,其上会有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传导柱9与每根缆芯束上金属屏蔽层7的插接接触,使缆芯束上的热量可沿着金属屏蔽层7、传导柱9向电缆的外侧进行传递,且由于传导柱9端部上弧形板10与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内圈体21的接触,使热量可沿着传导柱9继续向弧形板10、内圈体21以
及与内圈体21一体设置的金属支架上,通过对热量层层的传递,可有效的对电缆的内部进行散热,另外由于弧形板10与某个分隔板24是对齐的,该种设置使经过弧形板10的热量可快速的经过内圈体21并传导至分隔板24以及外圈体22上,以缩短热量在层层传递过程中的途径,提高电缆的散热效果;如图2、3、4所示,所述阻燃结构2与内护套3之间设有位于每相邻两个缆芯束之间且防止弧形板10与对应分隔板24错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等间距开设于内护套3外围周圈上且向其内部凹陷的条形缺口12、与内圈体21一体化设置且设于内圈体21上并与条形缺口12相适配的条形限位块13,所述条形缺口12、条形限位块13的横截面呈锥形结构设置,所述条形限位块13与条形缺口12贴合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与条形限位块13一体化设置的插接杆14,所述条形缺口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杆14一一对应并供相应插接杆14插接的插接槽15,当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内护套3、阻燃结构2上金属支架具有的弹性,可对电缆进行缓冲防护,且通过内护套3、金属支架具有的弹性可帮助电缆复位,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条形限位块13与内护套3上条形缺口12的插接连接,可对内护套3与金属支架之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小电缆在发生形变以及形变恢复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的大面积的错位,且通过插接杆14与插接槽15的插接连接,不仅可对条形限位块13与条形缺口12之间插接的稳定性能进行保证,还能进一步的降低电缆在发生形变以及形变恢复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的错位程度。
19.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