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4376发布日期:2023-10-25 22:3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发光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指一种发光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1、市面上有些发光按键结构于其底板下方设置专属光源,以朝上发射光线。底板对应光源处会形成开孔,以使光线能穿过底板。通常为避免底板与光源间产生静电放电,也为了保护光源,而在光源上和光源电路板上贴附绝缘片。光源原则上是凸出设置于电路板上,使得绝缘片整体亦呈凸出结构。此凸出结构将使得发光按键结构于光源附近的结构呈现不平整的现象,不利于产品构件的组装,亦不利于发光按键结构的整体薄型化设计。此外,凸出的绝缘片会进入底板的开孔内,甚至光源也会部分地进入开孔内,此结构配置会增加与底板上方的结构件(例如支撑键帽的支架)产生结构干涉的机会,造成键帽无法顺利上下升降,或间接损坏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利用平整的间隔结构以隔开底板与发光件,此有助于结构尺寸控制,确保混光距离,亦有助于保护发光件,避免发光件与底板上方的构件产生结构干涉,造成损伤。

2、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包括底板、驱动电路板、间隔件、发光件和透光覆盖结构。底板具有多个开孔和分隔多个所述开孔的多个肋部;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间隔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且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间隔件具有通孔;发光件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发光件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其中一个开孔;透光覆盖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和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覆盖所述发光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所述其中一个开孔的垂直投影重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底板的所述其中一个开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遮断所述发光件往所述其中一个开孔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以降低从所述其中一个开孔提供的发光强度。

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覆盖在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内的所述驱动电路板上。

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垂直地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连通,和/或,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肋部连通。

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的垂直投影重叠,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肋部的垂直投影重叠。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顶胶和设置在下方的底胶,所述间隔件、所述顶胶和所述底胶的整体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发光件的高度与位于所述发光件上方的一部分所述透光覆盖结构的厚度的总和。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顶胶,所述间隔件还包括位于上方无所述顶胶的环状净空边缘,且所述环状净空边缘环绕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或,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下方的底胶,所述间隔件还包括位于下方无述底胶的环状净空边缘,且所述环状净空边缘环绕所述通孔的侧壁。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还包括上吸光层和底反射层。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吸光层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底反射层的直径。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通过建构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间隔件之间且不进入所述通孔的平坦第一覆盖层达成。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顶部的吸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底部的底反射层。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包括设置于上方的中隔胶,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还包括位于其上无所述中隔胶的环状净空边缘,所述环状净空边缘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环绕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的垂直投影的侧壁。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以反射光线回到位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且所述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位于所述底板的其中一个肋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之间,以自所述其中一个肋部反射光线回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

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反射件,所述多个反射件垂直地位于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对应的位置。

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面反射件和多个点反射件,所述面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多个点反射件位于所述面反射件上且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

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按键结构还包括键帽,其具有透光部,其中光线穿过所述底板的所述多个开孔后照亮所述透光部。

18、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包括底板、驱动电路板、间隔件、发光件和透光覆盖结构。底板具有多个开孔和分隔多个所述开孔的多个肋部;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间隔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且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间隔件具有通孔;发光件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发光件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其中一个开孔;透光覆盖结构包括平坦第一覆盖层、块状第一覆盖层和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其中,所述块状第一覆盖层覆盖所述发光件和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内的所述驱动电路板,且所述块状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一个开孔的垂直投影重叠;其中,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建构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且不进入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且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底板的所述其中一个开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遮断所述发光件往所述其中一个开孔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以降低从所述其中一个开孔提供的发光强度。

1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反射件,所述多个反射件垂直地位于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对应的位置。

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面反射件和多个点反射件,所述面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多个点反射件位于所述面反射件上且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

2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以反射光线回到位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块状第一覆盖层。

22、藉此,本发明的发光按键结构,通过间隔件,可使发光按键结构于发光件附近处的结构保持平整,有助于结构尺寸控制。该间隔件还可防止发光件于结构上进入底板的开孔中,以避免发光件与发光按键结构中位于底板上方的其他构件产生结构干涉,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良好地提高整个键帽的照明均匀度。

23、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覆盖在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内的所述驱动电路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垂直地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连通,和/或,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肋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的垂直投影重叠,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肋部的垂直投影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顶胶和设置在下方的底胶,所述间隔件、所述顶胶和所述底胶的整体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发光件的高度与位于所述发光件上方的一部分所述透光覆盖结构的厚度的总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顶胶,所述间隔件还包括位于上方无所述顶胶的环状净空边缘,且所述环状净空边缘环绕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或,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下方的底胶,所述间隔件还包括位于下方无述底胶的环状净空边缘,且所述环状净空边缘环绕所述通孔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还包括上吸光层和底反射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光层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底反射层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通过建构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间隔件之间且不进入所述通孔的平坦第一覆盖层达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顶部的吸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底部的底反射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包括设置于上方的中隔胶,所述平坦第一覆盖层还包括位于其上无所述中隔胶的环状净空边缘,所述环状净空边缘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垂直投影环绕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的垂直投影的侧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以反射光线回到位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且所述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位于所述底板的其中一个肋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之间,以自所述其中一个肋部反射光线回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覆盖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反射件,所述多个反射件垂直地位于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对应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面反射件和多个点反射件,所述面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多个点反射件位于所述面反射件上且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按键结构还包括键帽,其具有透光部,其中光线穿过所述底板的所述多个开孔后照亮所述透光部。

17.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反射件,所述多个反射件垂直地位于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对应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面反射件和多个点反射件,所述面反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多个点反射件位于所述面反射件上且垂直地对应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开孔。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层具有反射性的第二覆盖层以反射光线回到位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块状第一覆盖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底板包括多个开孔和分隔开孔的多个肋部。驱动电路板设置在底板下方。具有通孔的间隔件设置在底板下方和驱动电路板上方。低照度的发光件设置于驱动电路板上及通孔内,发光件垂直对应底板的其中一个开孔。透光覆盖结构包括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垂直地对应于发光件和所对应的底板开孔。第二覆盖层阻挡发光件往所述对应开口的至少部分光以降低通过该处所提供的照明强度。本发明可使发光按键结构于发光件附近处的结构保持平整,且可以良好地提高整个键帽的照明均匀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恒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