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5524发布日期:2023-04-06 00: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缆测井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型测井仪器的问世,与之配套使用的承荷探测电缆生产技术日益完善,这类电缆作为挂重仪器测量用连接线,需要完成井下成像及井下测井、成像同时完成,常规的电缆无法满足这种特殊场合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采用多层结构设计,解决光纤单元与缠绕钢丝的受力延伸比率,使光纤单元充分得到保护,解决信号衰减的问题,采用分层紧压,集合锥螺纹与卡套的方式相集合,既操作简便,又能保证足够的密封压力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2、本发明主要包括铜导体绝缘线、密封胶、绝缘线组、内护套、光纤单元、内护层和铠甲钢丝。

3、其中,电缆的最内层为铜导体绝缘线组成,铜导体绝缘线之间采用密封胶填充满间隙,保证铜导体之间不会形成气流通道。在铜导体绝缘线的外部设有绝缘线组,在绝缘线组外紧实挤包内护套,内护套外部设有光纤单元。在光纤单元的外部挤包内护层,层绞合方向相反的铠甲钢丝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层上。

4、进一步地,铜导体绝缘线的芯数有1芯、2芯、3芯、4芯或7芯。

5、进一步地,绝缘线组根据芯数的不同,绝缘线应绞合成缆,其线组的延展系数为不大于5%。

6、进一步地,内护套为塑料护套层,可根据井温选用改性聚丙烯或氟塑料。塑料应填充满绝缘线之间的空隙。

7、进一步地,光纤单元包括单芯光纤、吸氢油膏和套管。在单芯光纤外部包裹套管,套管可为松套管、316l或904l的不锈钢层,不锈钢层密闭时压溃等级大于69mpa。通过激光焊成圆形,余长设计5%,填充吸氢油膏。保护光纤在密封的高压环境下持续不间断的带压作业。光纤单元分别缠绕在绝缘线组的塑料护套层外,可根据所需的光纤数量均匀分布。光纤单元层的延展系数也不大于5%。

8、进一步地,内护层为塑料护套层,可根据井温选用改性聚丙烯或氟塑料,塑料应填充满光纤单元之间的空隙。

9、进一步地,层绞合方向相反的铠甲钢丝由内层钢丝铠甲和外层钢丝铠甲。根据使用环境选择72a高碳钢、316l或904l的不锈钢,缠绕伸长率不大于1%。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电缆采用多层结构设计,解决光纤单元与缠绕钢丝的受力延伸比率,使光纤单元充分得到保护,解决信号衰减的问题。由于井下压力高,传统的密封方式多为硅脂填料式密封,达不到压力值要求,频繁出现渗漏。本专利采用分层紧压,集合锥螺纹与卡套的方式相集合,既操作简便,又能保证足够的密封压力。



技术特征:

1.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主要包括铜导体绝缘线、密封胶、绝缘线组、内护套、光纤单元、内护层和铠甲钢丝,其特征在于:电缆的最内层为铜导体绝缘线组成,铜导体绝缘线之间采用密封胶填充满间隙,在铜导体绝缘线的外部设有绝缘线组,在绝缘线组外紧实挤包内护套,内护套外部设有光纤单元,在光纤单元的外部挤包内护层,层绞合方向相反的铠甲钢丝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铜导体绝缘线的芯数有1芯、2芯、3芯、4芯或7芯。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线组根据芯数的不同,绝缘线应绞合成缆,其线组的延展系数为不大于5%。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内护套为塑料护套层,可根据井温选用改性聚丙烯或氟塑料,塑料应填充满绝缘线之间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光纤单元包括单芯光纤、吸氢油膏和套管,在单芯光纤外部包裹套管,套管为松套管、316l或904l的不锈钢层,不锈钢层密闭时压溃等级大于69mpa,通过激光焊成圆形,余长5%,填充吸氢油膏,光纤单元分别缠绕在绝缘线组的塑料护套层外,根据所需的光纤数量均匀分布,光纤单元层的延展系数也不大于5%。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内护层为塑料护套层,根据井温选用改性聚丙烯或氟塑料,塑料应填充满光纤单元之间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层绞合方向相反的铠甲钢丝由内层钢丝铠甲和外层钢丝铠甲,根据使用环境选择72a高碳钢、316l或904l的不锈钢,缠绕伸长率不大于1%。


技术总结
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电缆的最内层为铜导体绝缘线组成,铜导体绝缘线之间采用密封胶填充满间隙,在铜导体绝缘线的外部设有绝缘线组,在绝缘线组外紧实挤包内护套,内护套外部设有光纤单元,在光纤单元的外部挤包内护层,层绞合方向相反的铠甲钢丝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层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采用多层结构设计,解决光纤单元与缠绕钢丝的受力延伸比率,使光纤单元充分得到保护,解决信号衰减的问题,采用分层紧压,集合锥螺纹与卡套的方式相集合,既操作简便,又能保证足够的密封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哲,贾仁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东盛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