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8096发布日期:2023-03-08 14:4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接口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接口。


背景技术:

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现有市场上的电缆接口的连接处一般直接暴露在外部,导致电缆接口受到碰撞或溅出的水花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接口直接暴露在外部,导致电缆接口受到碰撞或溅出的水花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接口,能够防止水溅射到连接孔的内侧,有效地提高了接口的安全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接口,包括接线器本体、接线头和挡板,所述接线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接线沉孔,所述接线头设置在接线沉孔内,所述挡板设置在接线沉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所述接线沉孔,且挡板的一端与接线器本体铰接,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线束的通槽。
5.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电缆的接线头内嵌式设置在接线沉孔内,并利用挡板进行防护,可以避免外部碰撞影响接口的牢固性,同时挡板也能够防止水溅射到连接孔的内侧,有效地提高了接口的安全性。所述通槽用于穿过线束。
6.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接线器本体铰接,所述挡板在重力作用下挡住接线沉孔的开口。所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挡板在重力作用下挡住接线沉孔的开口。
7.作为优选,所述接线沉孔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接线沉孔的下侧壁为斜面,且斜面靠近接线沉孔开口一侧的高度低于斜面远离接线沉孔开口一侧的高度。所述斜面可以将不小心进入接线沉孔的水排出,且所述斜面对挡板具有自适应的限位作用,即使挡板有尺寸上的误差或发生轻微形变,也不影响斜面对挡板的限位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接线头之间设有间隙。
9.作为优选,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弹性膜片,弹性膜片的一端与通槽侧壁固定,弹性膜片的另一端悬空,所述若干个弹性膜片挡住通槽以避免水通过通槽进入接线沉孔。所述膜片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材料,可以在线束穿过通槽后紧贴线束,避免水通过线束与通槽之间的间隙进入接线沉孔。
10.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器本体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板和垫块,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接线器本体铰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挡板外侧,以限制挡板开启,所述垫块与接线器本体固定且设置在限位板下方,用于限制限位板的位置,使限位板保持在挡板外侧的位置。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可以挡住挡板,避免挡板被打开,需要打开挡板时,只需转动限位板,使限位板的一端远离挡板,即可打开挡板。
12.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与接线器本体铰接位置设有第一扭簧,以使限位板抵紧垫块。所述结构可以使限位板复位到挡住挡板的状态。
13.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器本体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动板和伸缩弹簧,所述滑动板与接线器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连接滑动板与接线器本体,以使滑动板的一端设置在挡板外侧并通过伸缩弹簧保持在该位置,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便于移动滑动板的操作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可以挡住挡板,避免挡板被打开,需要打开挡板时,只需握住操作轴并滑动限位板,使限位板的一端远离挡板,即可打开挡板。
14.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接线器本体的铰接位置设有第二扭簧,所述滑动板靠近挡板一端的外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挡板的侧壁从外向内移动并与导向斜面接触,所述挡板在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导向斜面对滑动板产生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大于伸缩弹簧对滑动板的弹力,以使挡板在第二扭簧作用下克服伸缩弹簧弹力挡住接线沉孔的开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工人打开挡板并插拔插头后,只需松手就可以使挡板复位到挡住接线沉孔的开口的状态,且限位结构也可以复位到挡住挡板的状态,不需要手动操作,避免工人忘记操作导致挡板和限位结构未复位,无法有效保护接线头的情况发生。
15.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一;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二;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接线器本体1、接线头2、挡板3、接线沉孔4、通槽5、斜面6、弹性膜片7、限位结构8、限位板8.1、垫块8.2、滑动板8.3、伸缩弹簧8.4、导向斜面8.5、操作轴8.6套管9、转动轴10。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19.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力电缆接口,包括接线器本体1、接线头2和挡板3,所述接线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接线沉孔4,所述接线头2设置在接线沉孔4内,所述挡板3设置在接线沉孔4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所述接线沉孔4,且挡板3的一端与接线器本体1铰接,所述挡板3上设有用于穿过线束的通槽5。所述挡板3与接线头2之间设有间隙。为方便观察接线沉孔4内的结构,图1中,挡板右侧的结构未画出。
20.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电缆的接线头2内嵌式设置在接线沉孔4内,并利用挡板3进行防护,可以避免外部碰撞影响接口的牢固性,同时挡板3也能够防止水溅射到连接孔的内侧,有效地提高了接口的安全性。所述通槽5用于穿过线束。
21.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3的上端与接线器本体1铰接,所述挡板3在重力作用下挡住接线沉孔4的开口。所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挡板3在重力作用下挡住接线沉孔4的开口。所述挡板3的上端固定有套管9,所述接线器本体1上固定有转动轴10,所述套管9套设在转动轴10
外侧以实现挡板3与接线器本体1的铰接连接。
22.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沉孔4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接线沉孔4的下侧壁为斜面6,且斜面6靠近接线沉孔4开口一侧的高度低于斜面6远离接线沉孔4开口一侧的高度。所述斜面6可以将不小心进入接线沉孔4的水排出,且所述斜面6对挡板3具有自适应的限位作用,即使挡板3有尺寸上的误差或发生轻微形变,也不影响斜面6对挡板3的限位效果。
23.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器本体1上设有限位结构8,所述限位结构8包括限位板8.1和垫块8.2,所述限位板8.1的一端与接线器本体1铰接,所述限位板8.1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限位板8.1的另一端设置在挡板3外侧,以限制挡板3开启,所述垫块8.2与接线器本体1固定且设置在限位板8.1下方,用于限制限位板8.1的位置,使限位板8.1保持在挡板3外侧的位置。所述限位板8.1与垫块8.2接触时,限位板8.1水平设置。所述挡板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8。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8.1可以挡住挡板3,避免挡板3被打开,需要打开挡板3时,只需转动限位板8.1,使限位板8.1的一端远离挡板3,即可打开挡板3。
25.所述限位板8.1与接线器本体1铰接位置设有第一扭簧,以使限位板8.1抵紧垫块8.2。所述结构可以使限位板8.1复位到挡住挡板3的状态。
26.实施例3:如图4所示,所述接线器本体1上设有限位结构8,所述限位结构8包括滑动板8.3和伸缩弹簧8.4,所述滑动板8.3与接线器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8.4连接滑动板8.3与接线器本体1,以使滑动板8.3的一端设置在挡板3外侧并通过伸缩弹簧8.4保持在该位置,所述滑动板8.3上设有便于移动滑动板8.3的操作轴8.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8.1可以挡住挡板3,避免挡板3被打开,需要打开挡板3时,只需握住操作轴8.6并滑动限位板8.1,使限位板8.1的一端远离挡板3,即可打开挡板3。
27.所述挡板3与接线器本体1的铰接位置设有第二扭簧,所述滑动板8.3靠近挡板3一端的外侧设有导向斜面8.5,所述挡板3的侧壁从外向内移动并与导向斜面8.5接触,所述挡板3在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导向斜面8.5对滑动板8.3产生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大于伸缩弹簧8.4对滑动板8.3的弹力,以使挡板3可以在第二扭簧作用下克服伸缩弹簧8.4弹力挡住接线沉孔4的开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工人打开挡板3并插拔插头后,只需松手就可以使挡板3复位到挡住接线沉孔4的开口的状态,且限位结构8也可以复位到挡住挡板3的状态,不需要手动操作,避免工人忘记操作导致挡板3和限位结构8未复位,无法有效保护接线头2的情况发生。
28.实施例4:如图2所示,所述通槽5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弹性膜片7,弹性膜片7的一端与通槽5侧壁固定,弹性膜片7的另一端悬空,所述若干个弹性膜片7挡住通槽5以避免水通过通槽5进入接线沉孔4。所述膜片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材料,可以在线束穿过通槽5后紧贴线束,避免水通过线束与通槽5之间的间隙进入接线沉孔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