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3621发布日期:2023-02-04 09:5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层压机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所需的一种重要设备,是把eva、太阳能电池片、钢化玻璃、背膜(tpt、pet等材料)等材料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整体的一种设备。
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78119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层压机及层压系统,括主机;主机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承压板和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相对第二基板固定,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基板连接;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缩回,令第一基板向靠近第二基板的方向移动,以驱动承压板移动至与第二基板压合,且第一基板和承压板压合;活塞杆相对于缸体伸出,令第一基板向远离第二基板的方向移动,以驱动第一基板和承压板分离,且承压板与第二基板分离;液压缸上连接有泄压阀。
4.在太阳能电池板不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出现了以曲面结构形成的样式,即太阳能电池板为曲面,复合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钢化玻璃等也为曲面,则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合并,将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曲面凸起处应力集中,继而造成太阳能电池板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层压机在面对曲面太阳能电池板情况下,减小应力集中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及其生产工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压力组件和真空组件,所述上壳体可密闭于下壳体;所述压力组件包括设置在上壳体内的第一基板以及设置在下壳体内的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面均呈曲面设置并适配太阳能电池板样式;所述压力组件还包括有用于驱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密闭空间,通过真空组件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形成真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的层结构按压,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接触于太阳能电池板的侧面和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匹配,减小按压过程中,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最终产品质量。
8.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稳定运输至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环绕于下壳体,且输送皮带上开设有用于使太阳能电池板落入第二基板上的落槽;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输送皮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推入落槽的限制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水线将组合起的太阳能电板层结构,经过输送皮带送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限制件将位于输送皮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通过落槽,落入第二基板上;由于在弯曲的第二基板上运动,容易出现在曲面上卡住的现象,造成无法使得整个太阳能电池板送入上下壳体之间,因此通过输送皮带实现便于输送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限制件包括固定在上壳体内壁并用于抵接太阳电池板的抵接块,抵接块位于输送皮带运动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二基板侧壁和下壳体内壁留有空隙并使得实现抵接块穿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随着输送皮带碰到抵接块后,由于输送皮带依旧向前运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进入落槽内。
12.可选的,所述真空组件包括固定在机体上且连接于下壳体的第一真空泵,开设在上壳体并连通上壳体和第一基板内部空腔的进气孔;所述第一基板侧壁密封于上壳体内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组件用于实现将下壳体和第一基板之间内部抽真空,以及减小太阳能电池板在压合融化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最终的成品性能比较好。
14.可选的,所述压力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压力气缸,压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上壳体并驱使上壳体向下壳体运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气缸实现上壳体向下壳体运动,实现上壳体密闭于下壳体。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若干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穿过上壳体并连接于第一基板,且固定气缸连接于第一基板的中心轴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基板通过固定气缸实现向第二基板压合,且由于固定气缸的施力点位于第一基板中心轴线,当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内有气泡可向周围蔓延,增大排出的可能性。
18.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外侧的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第一气缸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上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用于升降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用于实现将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包括设置在第二气缸活塞杆上且用于吸附太阳能电池的若干吸盘。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能电池板最终产品形成后,将上壳体远离下壳体,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实现将位于第二基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吸附起,并通过输送皮带转动,将太阳能电池板上重新置于输送皮带上并运输出去。
20.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内的若干加热电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电板实现对于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之间胶体的融化,实现层结构之间的相互粘接。
22.可选的,所述真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机体上且用于将上壳体和第一基板之间内抽真空的第二真空泵。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真空泵将上壳体和第一基板之间内抽真空,减小在电热板加热,热量流失严重的问题。
24.可选的,s1: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输送皮带运送至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s2:通过
抵接块将太阳能电池板从落槽掉落于第二基板上;s3:驱动压力气缸,使得上壳体闭合于下壳体;第二真空泵进行对上壳体和第一基板之间内部真空;s4:通过第一真空泵实现对下壳体和第一基板内部真空,第二真空泵进行对上壳体和第一基板之间内部真空;并通过固定气缸实现第一基板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按压;s5:加热电板从第一基板或第一基板的中心轴线向两侧逐渐加热,并实现温度的统一;s6: 从进气孔进气加压,实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稳定加压于太阳能电板。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侧壁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相配,压合时,减小应力集中的现象,继而减小太阳能电池板损坏的可能性。
26.输送皮带将太阳能电池板输送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并通过抵接块,掉落于第二基板上,实现便于输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该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落槽位于输送皮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吸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上壳体;3、下壳体;4、第一基板;5、第二基板;6、加热组件;7、压力组件;8、真空组件;9、驱动组件;10、输送皮带;11、落槽;12、抵接块;13、第一真空泵;14、进气孔;15、压力气缸;16、固定气缸;17、吸盘组件;18、第一气缸;19、第二气缸;20、支架;21、吸盘;22、加热电板;23、第二真空泵;24、限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曲面光伏组件层压机,参照图1,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内部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壳体2位于下壳体3正上方,上壳体2和下壳体3可相互抵接形成密闭空间;机体1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部且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板加压的压力组件7,用于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加热固化的加热组件6,以及用于对上壳体2和下壳体3进行真空处理的真空组件8。
35.工作人员将太阳能电板送入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再闭合于上壳体2和下壳体3,对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的密闭空间进行真空,然后通过压力组件7实现对于太阳能电池板压合,加热组件6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之间的胶体融化,继而实现粘接效果,最后形成产品。
36.参照图1、2和3,下壳体3焊接于机体1上,压力组件7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1顶板下表面的压力气缸15,压力气缸15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且压力气缸15的活塞杆焊接于上壳体2,以此实现上壳体2向下运动,实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密封;压力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2内部的第一基板4和设置在下壳体3内部的第二基板5,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
用于压合太阳能电池板,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整体呈曲面结构,且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的相对侧面适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曲面形状,以此在压合过程中,减小由于第一基板4、第二基板5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样式不匹配造成的应力集中的现象,继而减小对太阳能电板的损伤。
37.参照图1、2和3,压力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上用于驱动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1顶板下表面的若干固定气缸16,固定气缸16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且活塞杆穿过上壳体2的顶板并焊接于第一基板4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基板4向下运动实现配合于第二基板5共同压合太阳能电池板。
38.参照图2和3,固定气缸16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基板4的中轴线,此中轴线方向平行于太阳能电池板送入方向;为了减小在压合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之间留有气泡,因此先通过压力将存在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气泡向外侧挤压。
39.参照图2、3和4,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送入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的输送皮带10,输送皮带10穿过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并环绕于下壳体3;输送皮带10上开设有落槽11,落槽11贯穿输送皮带10;落槽11沿太阳能电池板运动方向延伸;上壳体2内壁固定有限制件24,限制件24为固定在上壳体2内壁的抵接块12,抵接块12用于将位于输送皮带10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推入落槽11内,并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正好置于第二基板5内;抵接块12位于太阳能电池板运动方向的前方位。
40.流水线将太阳能电池板输送入输送皮带10上,太阳能电池板位于输送皮带10的完整平面上,随着输送皮带10的运动,太阳能电池板完全处于输送皮带10上,并更随输送皮带10向前运输,当触碰到抵接块12时,太阳能电池板相对于输送皮带10向后运动,并进入落槽11内,最后落于第二基板5上。
41.参照图3和4,为了以防上壳体2和下壳体3闭合时,由于输送皮带10的干涉,因此在正投影下,上壳体2和下壳体3位于落槽11内。
42.参照图3和4,第二基板5焊接于下壳体3内壁,第二基板5的侧边缘和下壳体3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上壳体2在密闭于下壳体3后,抵接块12可以进入空隙,以此防止干涉现象。
43.参照图1和3,第一基板4的侧壁和上壳体2内壁密封抵接;真空组件8包括固定在机体1上且连接下壳体3的第一真空泵13,第一真空泵13用于将下壳体3和第一基板4之间的空气抽真空;在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在合并完成之后,为减小气泡留存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可能性;上壳体2上开设有连通上壳体2和第一基板4内部空腔的进气孔14,进气孔14外接加压鼓风装置,对上壳体2和第一基板4内部空腔进行加压,使得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加压稳定,继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粘接牢固。
44.参照图1和3,真空组件8还包括固定在机体1上的第二真空泵23,第二真空泵23用于将上壳体2和第一基板4之间的空腔内将气体抽干,以此实现在加热组件6加热时,减小热传递带来的热量损失;在第二真空泵23运作时,需将进气孔14密封。
45.参照图5,机体1上设置有实现位于第二基板5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重新回到输送皮带10上的吸盘组件17;吸盘组件17位于上壳体2和下壳体3外侧,吸盘组件17包括固定在机体1上的第一气缸18,和固定在第一气缸18上的第二气缸19,第一气缸18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第二气缸19通过板块焊接于第一气缸18活塞杆端面,第二气缸19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
且活塞杆垂直朝向上壳体2一侧;吸盘组件17还包括固定在第二气缸19活塞杆端部的支架20,以及固定在支架20上的若干吸盘21,吸盘21可通过外接真空泵,使得吸盘21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形成负压,以此实现吸附效果。
46.参照图2,加热组件6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4内部和第二基板5内部的若干加热电板22,实现对于太阳能电池板层结构之间胶体的融化,以此实现层结构之间的粘接。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曲面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的实施原理为: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输送皮带10运送至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通过抵接块12将太阳能电池板从落槽11掉落于第二基板5上;驱动压力气缸15,使得上壳体2闭合于下壳体3;第二真空泵23进行对上壳体2和第一基板4之间内部真空;通过第一真空泵13实现对下壳体3和第一基板4内部真空,第二真空泵23进行对上壳体2和第一基板4之间内部真空;并通过固定气缸16实现第一基板4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按压;加热电板22从第一基板4或第一基板4的中心轴线向两侧逐渐加热,并实现最高温度的统一;在从进气孔14进气加压,实现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5稳定加压于太阳能电池板;最后打开上壳体2,通过第一气缸18和第二气缸19的配合,实现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吸附,转动输送皮带10,并将太阳能电池板重新放置于输送皮带10上,并且运出。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