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

文档序号:33294277发布日期:2023-02-28 2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包括圆形介质基板(1)、金属地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与金属地板(2)之间且与圆形介质基板(1)、金属地板(2)垂直的矩形介质基板(3);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与矩形介质基板(3)之间设置有立体倒f的馈电结构(4),所述馈电结构(4)与设置在所述金属地板(2)下方的同轴电缆(6)内导体连接,所述同轴电缆(6)外导体与所述金属地板(2)连接;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上还设置有近场寄生结构(5),所述馈电结构(4)通过近场寄生耦合原理激励所述近场寄生结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馈电结构(4)包括第一金属条带(7)、第二金属条带(8)、下层金属贴片(9)、第一金属短路柱(10);所述第一金属条带(7)、第二金属条带(8)分别印制在所述矩形介质基板(3)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金属条带(7)的下端与所述同轴电缆(6)的内导体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条带(7)将电磁能量耦合到第二金属条带(8)上;所述下层金属贴片(9)印制在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条带(8)的上端与所述下层金属贴片(9)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10)的中轴线与圆形介质基板(1)上下端面垂直,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10)的上端与所述下层金属贴片(9)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10)的下端与所述金属地板(2)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近场寄生结构(5)包括顶端金属贴片(11)、第二金属短路柱(12);所述顶端金属贴片(11)印制在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两个第二金属短路柱(12)中轴线均与圆形介质基板(1)上下端面垂直,且两个二金属短路柱(12)关于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金属短路柱(12)的上端均与顶端金属贴片(11)连接,两个第二金属短路柱(12)的下端均与金属地板(2)连接;所述顶端金属贴片(11)上蚀刻有两个用于实现高频滤波的c型槽(13),两个c型槽(13)关于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c型槽(13)为椭圆形开口槽,c型槽(13)的总长度为高频辐射零点的半个波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天线的总高度为h为11mm;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与矩形介质基板(3)材料均采用rogers 5880,其相对介电常数为2.2,相对磁导率为1.0,损耗角正切为0.0009,所述圆形介质基板(1)的半径r1为15mm;所述金属地板(2)材料采用金属铝板,所述金属地板(2)的半径为4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带(7)的宽度w1为2.6mm,所述第一金属条带(7)的长度l1为9.2mm;所述第二金属条带(8)的宽度w2为2.0mm,所述第二金属条带(8)的长度l2为7.3mm;所述下层金属贴片(9)的半径r2为2.6mm;
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10)的直径d1为1.6mm,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10)的中轴线与下层金属贴片(9)中心的距离s1为1.4mm;所述第二金属条带(8)与下层金属贴片(9)中心的距离s2为2.3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顶端金属贴片(11)的半径r3为15mm;所述第二金属短路柱(12)的直径d2为3.8mm;所述第二金属短路柱(12)的中轴线与顶端金属贴片(11)中心的距离s3为4.6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其特点在于,所述c型槽(13)椭圆形的短半轴a为4.8mm,所述c型槽(13)椭圆形的长半轴b为13mm,所述c型槽(13)的缺口宽度w3为6.6mm,所述c型槽(13)的槽宽g为0.22mm,两个c型槽(13)的最小边缘间距s4为1.56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向辐射的垂直极化宽带电小滤波天线,包括圆形介质基板、金属地板、同轴电缆,以及设置在圆形介质基板、金属地板之间的立体倒F的馈电结构、近场寄生结构,所述近场寄生结构包括顶端金属贴片,所述顶端金属贴片上蚀刻有两个用于实现高频滤波的C型槽。本申请立体倒F的馈电结构通过近场寄生耦合原理激励所述近场寄生结构,使得天线在缩小尺寸及扩展带宽的同时实现了高通滤波特性;同时C型槽的加载使得天线在带宽扩展的同时实现带通滤波特性;本申请天线具有尺寸小、剖面低、带宽宽、增益高的特点。宽、增益高的特点。宽、增益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春 段云露 武震天 张哲豪 易达 李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3/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