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4422发布日期:2023-03-25 14:4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属于电力设备防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


背景技术:

2.特高压换流变用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 changer,oltc)调压频繁,在切换过程中易形成电弧故障,其燃弧过程将引起变压器油分解、汽化并导致oltc油室内部油压升高。oltc油室顶部通常安装有压力释放阀,当oltc油室内部压强超过设定压力时,压力释放阀迅速开启,高压流体将从泄压阀出口释放,以避免油室内压力过高导致容器破裂。
3.通常,油室顶盖和oltc油室之间,压力释放阀和油室顶盖之间,以及油室底盖和oltc油室之间通过oltc油室轴向方向的螺栓相互固定连接。而为了保证装置的可靠性,压力释放阀为纯机械结构,动作时间较长。所以当oltc油室内发生强电弧电流故障时,油室内油压激增,压力释放阀未能及时动作,以及在压力释放阀动作后压力释放较慢时,存在着螺栓承受的轴向载荷超过抗拉强度的风险,螺栓会发生过载断裂失效,导致油室箱体顶盖和底盖破裂甚至油室整体发生爆炸。
4.综上,现有oltc箱体结构存在缺陷,当发生电弧故障时存在着箱体破裂甚至爆炸的风险,严重威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该油室通过优化,能够提高油箱顶盖的最大轴向载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置于变压器油箱内,且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置有有载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包括:
8.油室本体,
9.油室本体顶部设置有油箱顶盖,油箱顶盖上设置有第一压力释放阀,油室本体和油箱顶盖之间设置有法兰管;
10.法兰管包括管体和与管体固定连接的盘体,盘体通过沿圆周轴向排列的螺栓与变压器油箱连接,管体通过沿圆周径向排列的螺栓与油箱顶盖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油室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释放阀。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释放阀连接有压力释放导管。
13.优选的,所述压力释放导管采用弯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公开对油箱顶盖所受压力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油箱顶盖的最大轴向载荷;
16.2、本公开在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下方增加了压力释放阀,有助于快速缓解油室底部压力,避免了油室底部破裂,极大增强了油室的防爆能力。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防爆型油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防爆型油室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19.图3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防爆型油室装置的顶盖示意图;
20.图4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防爆型油室装置的底端示意图;
21.附图中的标记说明如下:
22.1、变压器油箱;2、第一压力释放阀(201、轴向方向螺栓;202、顶部压力释放阀法兰);3、油箱顶盖(301、沿圆周径向排列的螺栓);4、法兰管(401、法兰管轴向螺栓);5、油室本体;6、第二压力释放阀(601、第一法兰;602、底部压力释放阀螺栓);7、压力释放导管(701、第二法兰;702、压力释放导管入口;703、压力释放导管出口;704:第三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4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4.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25.为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
26.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出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油室,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置于变压器油箱1内,且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置有有载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包括:
27.油室本体5,
28.油室本体5的顶部设置有油箱顶盖3,油箱顶盖3上设置有第一压力释放阀2,第一压力释放阀2通过顶部压力释放阀法兰202和4个轴向方向螺栓201与油箱顶盖3固定相连,油室本体5和油箱顶盖3之间设置有法兰管4;法兰管4包括管体和与管体固定连接的盘体,盘体通过沿圆周轴向排列的法兰管轴向螺栓401与变压器油箱1连接,管体通过沿圆周径向排列的螺栓301与油箱顶盖连接。
29.上述实施例构成了本公开的完整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对现有的油箱顶盖固定方式
进行了优化,增强了油箱顶盖的抗压性,即通过增加径向方向的螺栓,使得当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有载分接开关因挡位切换引发电弧故障导致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压力增大时,油箱顶盖所受压力将不再由轴向方向的螺栓单独承受,而是同时分摊到轴向方向的螺栓和径向方向的螺栓,从而降低了轴向方向的螺栓所受载荷超过抗拉强度的风险。因此,通过增设径向方向的螺栓,可以分担油箱顶盖的最大轴向载荷,降低轴向螺栓发生过载断裂的风险,进而增强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防爆能力。
30.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公开还可以在轴向方向螺栓201和法兰管轴向螺栓401之间和/或在沿圆周径向排列的螺栓301和法兰管轴向螺栓401之间增设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使得法兰管和邮箱顶盖之间进一步得到加固,从而进一步增加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防爆能力。
31.作为对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的改进,本公开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压力释放阀2内增设压力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探测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压力增大且超过微控制器内预设的压力阈值时,微控制器在第一压力释放阀2还未动作时(微控制器内预设的压力阈值应当小于压力释放阀的压力阈值)控制第一压力释放阀2提前打开(压力释放阀是被动式的机械结构,通过微控制器对压力释放阀进行控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可以缩短压力释放阀的反应时间),从而提前将油室内的压力释放。
32.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防爆性,如图4所示,本公开还在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底部增设了另一个压力释放阀(记为第二压力释放阀6,以和油箱顶盖上的第一压力释放阀予以区分),第二压力释放阀6位于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下方,通过第一法兰601和4个轴向方向的底部压力释放阀602与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固定连接。第二压力释放阀6的一侧设置有弯曲的压力释放导管7,压力释放导管7的入口702通过第二法兰701和16个螺栓与第二压力释放阀6连接,并通过第三法兰704与变压器油箱固定,压力释放导管的出口703位于变压器油箱外,能够把变压器油箱内的压力排到变压器油箱外,以进一步避免变压器油箱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
33.上述实施例构成了本公开所述有载分接开关油室的完整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工作原理为:当处于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有载分接开关挡位切换引发电弧故障时,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压力骤升,在顶部和底部压力释放阀动作之前,主要由油箱顶盖承受油室内巨大的压力,油箱顶盖所承受的载荷均摊到轴向方向螺栓和径向方向螺栓上,径向方向螺栓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螺栓整体的轴向载荷能力。然后顶部和底部压力释放阀动作,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压力被释放,底部的高压气体通过压力释放导管引导至变压器油箱外,避免了变压器箱体内压力的聚集,从而降低了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压力。当油室内压力小于压力释放发开启阈值时,压力释放阀关闭。
34.上述对本技术中涉及的发明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发明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发明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