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4230发布日期:2023-04-26 14:1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极片生产加工完后,需要对极片进行收集,极片收集的过程中,常通过叠放的形式收集。现使用的叠片装置是由气缸控制压刀的升降和张合。

2、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342033.7,名称为一种叠片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叠片装置,包括两第一升降组件,均设置在支撑架;两压片组件,分别安装在两第一升降组件上;第二升降组件,设置于两压片组件之间的支撑架上;以及极片放置台,设置在第二升降组件上;所述压片组件包括升降板;左旋丝杆副,其的左旋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上;右旋丝杆副,其的右旋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上;两压刀,通过移动块分别安装在左旋丝杆副和右旋丝杆副的丝杆块上,且该压刀水平设置于极片放置台上方;以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左旋丝杆副和右旋丝杆副同向转动,带动两压刀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升降组驱动两压刀升降运动,使压刀完成开合和升降动作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叠片效率”。

3、该专利中,可以得出,现有技术中的叠片装置,其放置台和压片结构为一体式设计的同时,压片结构的驱动部分,也集成压片结构上,例如,压片动作至少需要二轴移动,因此,传统的压片结构驱动源一般为二轴机械手或两组直线气缸的组合,而传统的叠片装置中,放置台是需要往复移动以实现上料和下料作业,整个放置台如果带动驱动部分一起移动,对放置台的驱动单元将造成较大的负荷,导致放置台的驱动单元功耗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整体的叠片装置的工作周期缩短,导致叠片装置时长需要停机维护,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叠片装置中,压片结构的驱动源集成在放置台上,对放置台的驱动单元将造成较大的负荷,导致放置台的使用寿命缩短,整体的叠片装置的工作周期缩短,导致叠片装置时长需要停机维护,影响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包括移动座、压片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叠片工位;所述压片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压片机构的压合端能够相较于所述叠片工位作多轴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移动路径一侧;当所述移动座移动至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时,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延伸至所述压片机构上且驱动所述压片机构的压合端相对于所述叠片工位作多轴运动。

3、可选地,所述压片机构包括多轴移动组件和压片夹爪,所述多轴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且位于所述碟片工位的一侧;所述压片夹爪固定设置在所述多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当所述移动座移动至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时,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多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多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沿预设路径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压片夹爪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工位。

4、可选地,所述多轴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所述第一移动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且位于所述叠片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压片夹爪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复位的第一复位单元,第一移动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复位的第二复位的单元。

5、可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拉簧,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一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一移动架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的移动路径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拉簧始终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往背向所述驱动机构的方向移动。

6、可选地,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拉簧,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二移动架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的移动路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拉簧始终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远离所述移动座。

7、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移动座的移动路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当所述移动座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端部连接形成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移动架的端部连接形成驱动状态,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架沿预设路径移动,使所述压片夹爪靠近或远离叠片工位。

8、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架设置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设置穿槽,所述穿槽沿所述移动座的移动路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垂直;当所述第一移动架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时,所述第一抵接件位于所述穿槽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凹槽的内壁对所述第一抵接件产生驱动作用;当所述第一抵接件离开所述穿槽时,所述第一复位单元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复位。

9、可选地,所述第二移动架设置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设置有倾斜抵接面,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架驱动连接时,所述第二抵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在往所述第二抵接件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其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驱动所述第二抵接件远离所述移动座;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远离所述第二抵接件时,所述第二复位单元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复位。

10、可选地,所述移动座包括基座、叠片台和升降组件,所述基座设置在外部直线装置的直线驱动端;所述叠片台上成型有所述叠片工位;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交叉轴式支架和传动单元,所述交叉轴式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叠片台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交叉轴式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交叉轴式支架的一活动支脚与所述传动单元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与一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基座移动至所述升降驱动源的一侧时,所述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通过所述传动单元驱动所述交叉轴式支架升高或收缩。

11、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源包括直线组件和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移动路径的一侧;所述直线电机设置在所述直线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主轴上设置有花键齿轮;所述传动单元为蜗杆副,所述传动单元的蜗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单元的蜗杆与所述交叉轴式支架的活动支脚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单元的蜗轮上紧配连接有一啮合适配所述花键齿轮的外花键齿轮。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动力源电池极片堆叠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当移动座移动至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时,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压片机构驱动连接,进而驱动压片机构的压片部分沿多轴路径移动实现交替压片的动作,实现电池极片堆叠,当叠片完成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远离所述移动座,压片机构与驱动机构断开连接,移动座配合压片机构将堆叠好的电池极片输送至预设作业位;相较于传统的叠片装置中,压片结构的驱动源集成在放置台上,对放置台的驱动单元将造成较大的负荷,导致放置台的使用寿命缩短,整体的叠片装置的工作周期缩短,导致叠片装置时长需要停机维护,影响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堆叠装置,压片部分和驱动压片压合端运作的部分呈独立设置,只有在需要压片时,才会产生对应的压片驱动功耗,如此外置式的驱动结构有利于减轻移动座的负担,提高叠片装置的实用性。

13、同时,移动座可以受外部驱动源驱动而往复移动,在压片机构无需离开叠片工位时,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其余需要离开叠片工位的压片机构,进而可以沿移动座的移动路径设置多个压片机构,任意相邻两组压片机构受驱动机构进行交替驱动,进而实现多工位同时叠片,极大地提高叠片装置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