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缘解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5900发布日期:2022-12-07 00: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后缘解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对板的后缘解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连接器是提供给扁平导线连接至电路板的中介连接元件,其好处是可以不需要透过实体焊接的方式焊死在电路板上,让使用者可以轻易地透过插拔来实现电性连接的功效。为了让连接器与导线可以稳固的接触,遂发展出多种的连接方式,例如自动栓锁的方式,让自动栓锁的连接器与导线可以轻易地连接而不脱落。
3.然而,自动栓锁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扁平导线进入连接器时,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坏端子的问题。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缘解锁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缘解锁连接器,是能够电性连接具有复数缺口的扁平导线,且提供导引结构而能够达到顺利栓锁与解锁扁平导线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根据上述的后缘解锁连接器,在操作部提供具有弧面的第一作用部与在胶芯提供具有斜面的第二作用部,以达到在解锁过程中不干涉端子。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根据上述的后缘解锁连接器,在操作件提供止挡件以决定锁扣部的形变量而避免过度按压而造成连接器的损坏。
8.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缘解锁连接器系电性连接具有复数缺口的一扁平导线与一印刷电路板。后缘解锁连接器包含一壳体、一操作件、一胶芯与复数端子。壳体包含一第一本体、复数锁扣部、复数第一卡扣部、复数固定部与复数限位结构。该等锁扣部、该等第固定部与该等限位结构分别地形成在第一本体的二侧。该等锁扣部能够接受一第一外力产生形变和该等固定部供设置于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一该等锁扣部更包含一弯折部、一弹性臂、一卡扣块与一按压部。按压部连接弯折部的一端与弹性臂的一端。卡扣块连接弹性臂的另一端。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本体,又弯折部在第一本体形成一操作空间。操作件包含一第二本体、复数按压块、复数枢接件与复数第一限位块。第二本体包含具有一弧面的一第一作用部。该等按压块、该等枢接件与该等第一限位块分别地形成在第二本体的二侧。该等按压块对应该等按压部设置且该等按压块能够接受一第二外力而产生第一外力。该等枢接件对应操作空间设置。该等第一限位块对应限位结构设置。胶芯包含一第三本体、复数第三卡扣部、复数端子孔与复数第二限位块。胶芯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复数第三容置空间与具有一斜面的一第二作用部。第一容置空间能够容置扁平导线与该等第三容置空间容置该等弯折部,该等第三容置空间设置于第三本体的后缘。第二作用部是对应第一作用部设置。该等端子孔贯通该等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三本体的外部。该等第三卡扣部对应该等第一卡扣部设置。该等第二限位块对应限位结构设置。该等端子设置于该等端子孔。其中,在壳体与操作件结合胶芯之后,该等枢接件设置于操作空间,第二本
体受第二外力连动该等按压块移动以启动该等按压部形变该等弯折部与该等弹性臂,以将该等卡扣块自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扁平导线的该等缺口脱离。又,第二本体解除第二外力,该等卡扣块能够锁扣进入第一容置空间的扁平导线的该等缺口。
9.较佳的是,其中所述操作件受所述第二外力作用而沿着所述第二作用部的所述斜面移动,使得所述第一作用部的所述弧面与所述复数端子保持一距离进行移动而让所述弧面不接触所述复数端子。
10.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固定部朝向所述复数锁扣部的方向弯折,以供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11.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弯折部形成u形的所述操作空间与所述复数枢接件具有对应所述u型结构的弧形面。
12.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限位结构为l形,以止挡所述复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复数第二限位块。
13.较佳的是,其中所述操作件更包含复数止挡件,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二侧边且邻近于所述复数枢接件,以决定所述复数弯折部与所述复数弹性臂的形变量。
14.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止挡件为楔形。
15.较佳的是,其中所述胶芯更包含观测孔,以供确认所述复数锁扣部与所述扁平导线的锁扣状态。
16.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第一卡扣部分别地形成在后缘与侧缘与所述复数第三卡扣部分别地形成在后缘与侧缘,通过所述复数第一卡扣部扣合所述复数第三卡扣部,使得所述壳体扣合在所述胶芯且让所述操作件在所述胶芯作动。
17.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复数第三卡扣部彼此为凸块与凹槽的配对结构。
18.相较于传统的后缘解锁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缘解锁连接器能够顺利地连接扁平导线,且也能透过单键的按压执行解锁的动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立体图。
20.图2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分解图。
21.图3(a)为说明图1与图2的壳体的立体图。
22.图3(b)为说明图3(a)的锁扣部、固定部与限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23.图4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操作件的立体图。
24.图5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胶芯的立体图。
25.图6(a)为说明图1的壳体结合操作件的立体图。
26.图6(b)为说明图6(a)的壳体结合操作件的a-a’剖面图。
27.图7(a)为说明图1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立体图。
28.图7(b)为说明图7(a)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b-b’剖面图。
29.符号说明:
30.10

后缘解锁连接器
31.12

壳体
32.122

第一本体
33.124

锁扣部
34.1242

弯折部
35.1244

弹性臂
36.1246

卡扣块
37.1248

按压部
38.126

第一卡扣部
39.128

固定部
40.1210

限位结构
41.14

操作件
42.142

第二本体
43.144

按压块
44.146

枢接件
45.148

第一限位块
46.1410

第一作用部
47.14102

弧面
48.1412

止挡件
49.16

胶芯
50.162

第三本体
51.164

第三卡扣部
52.166

端子孔
53.168

第二限位块
54.1610

第二作用部
55.16102

斜面
56.1612

观测孔
57.18

端子
58.f1

第一外力
59.osp

操作空间
60.f2

第二外力
61.sp1

第一容置空间
62.sp3

第三容置空间
63.ac

作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65.于本实用新型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
66.于本实用新型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复数要件的一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67.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立体图。在图1中,后缘解锁连接器10是能够电性连接具有复数缺口的一扁平导线(图未示)与一印刷电路板(图未示)。于此,扁平导线与印刷电路板为现有的结构。一并参考图2,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分解图。
68.后缘解锁连接器10包含一壳体12、一操作件14、一胶芯16与复数端子18。于本实施例中,除非有特别指名,不然“复数”一词所指称的数量以2个为例说明。
69.一并参考图3(a)与图3(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壳体的示意图。图3(a)是说明图1与图2的壳体的立体图和图3(b)系说明图3(a)的锁扣部、固定部与限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70.壳体12包含一第一本体122、复数锁扣部124、复数第一卡扣部126、复数固定部128与复数限位结构1210。该等锁扣部124、该等第固定部128与该等限位结构1210分别地形成在第一本体122的二侧。
71.该等锁扣部124能够接受一第一外力f1产生形变和该等固定部128能够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于此,该等固定部128是朝向该等锁扣部124的方向弯折(或称内弯折),以能供设置于印刷电路板。又,锁扣部124更包含一弯折部1242、一弹性臂1244、一卡扣块1246与一按压部1248。按压部1248连接弯折部1242的一端与弹性臂1244的一端。卡扣块1246连接弹性臂1244的另一端。弯折部12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本体122,又弯折部1242在第一本体122 形成操作空间osp,于此,该等弯折部1242形成u形的操作空间osp为例说明。
72.又,于此,限位结构1210为l形为例说明,用以止挡后续提到的该等第一限位块148与该等第二限位块168。
73.于此,第一卡扣部126分别地形成在第一本体122的后缘与第一本体122的侧缘,第一卡扣部126以凸块为例说明。
74.一并参考图4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操作件的立体图。
75.操作件14包含一第二本体142、复数按压块144、复数枢接件146与复数第一限位块148。
76.第二本体142包含具有一弧面14102的一第一作用部1410。该等按压块144、该等枢接件146与该等第一限位块148分别地形成在第二本体142的二侧。该等按压块144对应该等按压部1248设置且该等按压块144能够接受一第二外力f2而产生第一外力f1。该等枢接件146 对应操作空间osp设置,于此,该等枢接件146具有对应例如u型结构的弧形面,以能够顺利地进行滑动与转动。该等第一限位块148对应限位结构1210设置。
77.于另一实施例中,操作件14更包含复数止挡件1412形成在第二本体142的二侧边且邻近于该等枢接件146。该等止挡件1412能够在弯折部1242发生形变之后,止挡第二本体142 持续地对弯折部1242施加第二外力。因此,该等止挡件1412能够决定该等弯折部1242与该等弹性臂1244的形变量。于此,该等止挡件1412以楔形为例说明。
78.一并参考图5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胶芯的立体图。一并参考图6(a)与图6(b) 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壳体结合操作件的示意图,其中图6(a)是说明图1的壳体结合操作件的立体图和图6(b)是说明图1的壳体结合操作件的a-a’剖面图。一并参考图7(a) 与图7(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与图2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说明图1 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立体图和图7(b)是说明图1的后缘解锁连接器的b-b’剖面图。
79.胶芯16包含一第三本体162、复数第三卡扣部164、复数端子孔166与复数第二限位块 168。胶芯16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sp1、复数第三容置空间sp3与具有一斜面16102的一第二作用部1610。
80.第一容置空间sp1能够容置扁平导线与该等第三容置空间sp3容置该等弯折部1242。又,该等第三容置空间sp3设置于第三本体162的后缘。第二作用部1610是对应第一作用部 1410设置。该等端子孔166贯通该等第一容置空间sp1与第三本体162的外部。该等第三卡扣部164对应该等第一卡扣部126设置,于此,该等第三卡扣部164是以凸块为例说明,且该等第三卡扣部164分别地形成在第三本体162的后缘与侧缘,通过该等第一卡扣部126扣合该等第三卡扣部164,使得壳体12扣合在胶芯16且让操作件14在胶芯16作动,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等第三卡扣部164也可以为凹槽,只要该等第一卡扣部126与该等第三卡扣部164 彼此为配对结构即可达成扣合的功效,例如凸块与凹槽互为配对结构。
81.该等第二限位块168对应限位结构1210设置。又,该等端子18设置于该等端子孔166。
82.又于另一实施例中,胶芯16更包含观测孔1612,是贯通于第一容置空间sp1与第三本体162的外部,以能够确认该等锁扣部124与扁平导线的锁扣状态。
83.因此,在壳体12与操作件14结合胶芯16之后,该等枢接件146设置于操作空间osp。当第二本体142受第二外力f2连动该等按压块144移动(例如图6(b)所显示以顺时针方向的作动方向ac)进行移动)以启动该等按压部1248形变该等弯折部1242与该等弹性臂1244,以将该等卡扣块1246自位于第一容置空间sp1的扁平导线的该等缺口脱离。又,第二本体142解除第二外力f2,该等卡扣块1246能够锁扣进入第一容置空间sp1的扁平导线的该等缺口。
84.值得注意的是,参考图7(b),操作件14受第二外力f2作用而沿着第二作用部1610的斜面16102移动,使得第一作用部1410的弧面1410始终保持与该等端子18保持一距离进行移动而弧面1410不接触该等端子18。
85.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