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0550发布日期:2022-07-01 19: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油浸式变压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油浸式变压器是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将10kv或35kv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的230/400v母线电压。其一般在户外使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时可安装在电线杆上。
3.相关技术中,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主要由铁芯、绕组、油箱、油枕、绝缘套管、分接开关和气体继电器等组成。其中油箱外侧均匀间隔成型有散热翅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散热翅片对油浸式变压器进行散热,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散热较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较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成型有散热翅片,所述箱体外侧铺设有输水管,且所述输水管位于相邻散热翅片的间隙内;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储水箱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连通有水泵,且所述水泵位于储水箱与箱体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水管铺设在箱体外侧,由此利用流经输水管的水与箱体进行换热,吸热后的水经散热器散热后回流至储水箱内,且上述工作过程在水泵的推动下持续进行,从而有助于提升变压器的散热性。
9.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上侧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连通有漏斗,且所述漏斗的敞口朝上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储水箱内的水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损耗,因此需要对储水箱定期进行补水,而利用漏斗将雨水收集并补充至水箱内,从而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采用雨水对储水箱进行补水,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补水的频率,从而有助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1.优选的,所述漏斗内设置有过滤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对雨水和空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有助于保证水箱内的清洁。
13.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上侧呈敞开设置,且所述敞开侧设置有箱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可打开箱盖,观察储水箱内的储水量判断是否需要补水,从而有助于提升观察储水箱内储水量的便捷性。
15.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一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位于其自身所在侧壁
靠近箱盖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较大时,储水箱过量的雨水经雨水排出,从而有助于减少储水箱过载的情况。
17.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位于箱体上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导流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输水管的水均沿螺旋状导流板流动,由此增加了水的流动路径,从而有助于保证输水管内的水与箱体充分换热。
1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鼓风机增加箱体周侧的空气流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变压器的散热性。
21.优选的,所述鼓风机上侧设置有防雨罩。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雨罩能够减少对鼓风机造成影响,从而有助于延长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将输水管铺设在箱体外侧,由此利用流经输水管的水与箱体进行换热,吸热后的水经散热器散热后回流至储水箱内,且上述工作过程在水泵的推动下持续进行,从而有助于提升变压器的散热性;
25.借助导流板流动增加水的流动路径,从而有助于保证输水管内的水与箱体充分换热;
26.利用鼓风机增加箱体周侧的空气流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变压器的散热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储水箱结构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输水管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箱体;2、鼓风机;21、防雨罩;3、散热翅片;4、储水箱;41、箱盖;42、出水口;43、进水口;44、溢流口;5、输水管;51、螺旋状导流板;6、水泵;7、散热器;8、支撑杆;9、集水管;91、漏斗;9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33.实施例:
34.参照图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箱体1与鼓风机2。箱体1呈长方体状设置,且箱体1外侧均匀间隔成型有散热翅片3。鼓风机2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鼓风机2朝向箱体1设置,且鼓风机2上侧固定设置有防雨罩21。
35.参照图1和图2,具体而言,箱体1的一侧设置长方体状的储水箱4,且储水箱4上侧呈敞开设置。储水箱4敞开侧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边铰接有箱盖41。储水箱4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42与进水口43,出水口42位于下侧,进水口43位于上侧。箱体1外侧铺设有输水管5,输水管5依次置于相邻两散热翅片3之间。输水管5的两端对应出水口42与进
水口43连通。输水管5上连通有水泵6与散热器7,水泵6位于输水管5靠近出水口42的一侧,散热器7位于输水管5靠近进水口4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水泵6与散热器7均为常见部件,不再详述。
36.实际运用中,水泵6抽取储水箱4内水输送至输水管5内,流经输水管5的水与箱体1进行换热,吸热后的水经散热器7散热后回流至储水箱4内。由此设置,利用输水管5内的水持续与箱体1进行换热,有助于提升变压器的散热性。
37.参照图3,为了使得流经输水管5的水与箱体1充分换热,输水管5位于箱体1上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导流板51。由此设置,进入输水管5的水均沿螺旋状导流板51流动,从而增加了水的流动路径,进而增加了水与箱体1的换热时间。
38.参照图2,储水箱4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杆8上固定设置有集水管9,集水管9的下端贯穿箱盖41并延伸至储水箱4内。集水管9的上端设置有漏斗91,漏斗91固定设置在支撑杆8上,且漏斗91的敞口朝上设置。漏斗91与集水管9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92。
39.实际运用中,随着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使用时长的增加,其用于循环的水会因消耗减少,因此需要定期对储水箱4内进行补水工作。当处于雨水天气时,可利用漏斗91将雨水收集并补充至储水箱4内,从而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补水的频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0.参照图2,为了减少雨量较大时储水箱4过载的情况,储水箱4上进水口43所在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44,溢流口44位于进水口43下方,且溢流口44贴近进水口43。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实际运用中,水泵6抽取储水箱4内水输送至输水管5内,流经输水管5的水与箱体1进行换热,吸热后的水经散热器7散热后回流至储水箱4内。由此设置,利用输水管5内的水持续与箱体1进行换热。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