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5832发布日期:2022-07-01 20:3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多以电池为动力来源。
3.目前,为了保护新能源汽车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表面一般贴合有保护膜,该保护膜的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散热效果、阻燃性和高温刚性不足,仅能防止电池的表面被划伤,对电池的保护性较差,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阻燃性和高温刚性,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层之上的导热层,粘接于所述导热层之上的金属层,粘接于所述金属层之上的碳纤维层,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层之上的耐热高分子层,粘接于所述耐热高分子层之上的阻燃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阻燃层之上的散热层。
7.进一步,所述离型膜层为pet离型膜。
8.进一步,所述导热层包括硅胶层,粘接于所述硅胶层之上的上层石墨烯导热膜,粘接于所述硅胶层之下的下层石墨烯导热膜,所述硅胶层中竖直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和下层石墨烯导热膜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粉,所述下层石墨烯导热膜粘接与所述离型膜层之上,所述金属层粘接于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之上。
9.进一步,所述金属层为钛合金层,所述钛合金层的厚度范围为1~3μm。
10.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层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范围为2~5μm。
11.进一步,所述耐热高分子层由聚苯并咪唑材料制成。
12.进一步,所述散热层由热辐射涂料喷涂制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实际应用中,通过离型膜层可将保护膜贴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通过导热层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量导出,通过散热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阻燃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通过耐热高分子层、金属层和碳纤维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高温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阻燃性和高温刚性,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离型膜层1;导热层2;硅胶层21;通孔211;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金属层3;碳纤维层4;耐热高分子层5;阻燃层6;散热层7。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1,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层1之上的导热层2,粘接于所述导热层2之上的金属层3,粘接于所述金属层3之上的碳纤维层4,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层4之上的耐热高分子层5,粘接于所述耐热高分子层5之上的阻燃层6以及设置于所述阻燃层6之上的散热层7。
18.使用时,通过离型膜层1可将保护膜贴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通过导热层2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量导出,通过散热层7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阻燃层6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通过耐热高分子层5、金属层3和碳纤维层4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高温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阻燃性和高温刚性,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19.如图1所示,所述离型膜层1为pet离型膜;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pet离型膜可将保护膜贴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
20.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层2包括硅胶层21,粘接于所述硅胶层21之上的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粘接于所述硅胶层21之下的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所述硅胶层21中竖直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和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的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中填充有石墨粉,所述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粘接与所述离型膜层1之上,所述金属层3粘接于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之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硅胶层21和通孔211使保护膜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通过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石墨粉和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能够使热量快速导出,避免热量堆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造成损伤。
21.如图1所示,所述金属层3为钛合金层,所述钛合金层的厚度范围为1~3μm;本实施例中,由于钛合金耐热性高和刚性,强度高,通过厚度范围为1~3μm钛合金层为保护膜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
22.如图1所示,所述碳纤维层4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碳纤维层4的厚度范围为2~5μm;本实施例中,由于碳纤维具有耐高温和导热的性能,能够增加保护膜的耐高温性,同时使保护膜均匀受热,当碳纤维层4的厚度范围为2~5μm时,厚度适中,使用效果好。
23.如图1所示,所述耐热高分子层5由聚苯并咪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由于聚苯并咪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出色的机械强度,由聚苯并咪唑材料制成的耐热高分子层5能有效提高保护膜的抗冲击强度。
24.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层7由热辐射涂料喷涂制成;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耐热高分子层5之上喷涂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的热辐射涂料,使保护膜依靠热辐射涂料的热辐射能力,将由电池传导过来的热量通过红外线的方式向外辐射,散去热量,散热效果好。
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层(1),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层(1)之上的导热层(2),粘接于所述导热层(2)之上的金属层(3),粘接于所述金属层(3)之上的碳纤维层(4),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层(4)之上的耐热高分子层(5),粘接于所述耐热高分子层(5)之上的阻燃层(6)以及设置于所述阻燃层(6)之上的散热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1)为pet离型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包括硅胶层(21),粘接于所述硅胶层(21)之上的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粘接于所述硅胶层(21)之下的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所述硅胶层(21)中竖直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和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的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中填充有石墨粉,所述下层石墨烯导热膜(23)粘接与所述离型膜层(1)之上,所述金属层(3)粘接于所述上层石墨烯导热膜(22)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3)为钛合金层,所述钛合金层的厚度范围为1~3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4)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碳纤维层(4)的厚度范围为2~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高分子层(5)由聚苯并咪唑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7)由热辐射涂料喷涂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层之上的导热层,粘接于所述导热层之上的金属层,粘接于所述金属层之上的碳纤维层,粘接于所述碳纤维层之上的耐热高分子层,粘接于所述耐热高分子层之上的阻燃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阻燃层之上的散热层;实际应用中,通过离型膜层可将保护膜贴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通过导热层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量导出,通过散热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阻燃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通过耐热高分子层、金属层和碳纤维层使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高温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阻燃性和高温刚性,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苏荣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触尔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8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