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0339发布日期:2022-06-28 17: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外表面(11)和环绕所述第一外表面(11)的四个第二外表面(12),所述第一外表面(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的面积,所述第一外表面(11)的面积为a平方毫米;正极极柱(30)和负极极柱(40),所述正极极柱(30)和所述负极极柱(40)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外表面(12),所述正极极柱(30)凸出所述第二外表面(12)的端面面积为b平方毫米,所述负极极柱(40)凸出所述第二外表面(12)的端面面积为c平方毫米;其中,1≤b/c≤1.2,0.01≤b/a≤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1≤b/c≤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0.018≤b/a≤0.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25000≤a≤300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500≤b≤850,500≤c≤7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30)的电阻大于所述负极极柱(40)的电阻,b>c。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容量范围为50ah-280ah。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池壳体(10);电芯(20),所述电芯(2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内,所述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正极极耳(22)以及负极极耳(23),所述正极极耳(22)和所述负极极耳(23)分别由所述电芯主体(21)的相对两端延伸而出,所述正极极柱(30)与所述正极极耳(22)相连接,所述负极极柱(40)与所述负极极耳(23)相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极耳(22)由所述电芯主体(21)朝向设置有所述正极极柱(30)的所述第二外表面(12)的一端延伸而出,所述负极极耳(23)由所述电芯主体(21)朝向设置有所述负极极柱(40)的所述第二外表面(12)的另一端延伸而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壳体件(14),所述壳体件(14)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141)和第二开口(142);第一盖板组件(15),所述第一盖板组件(15)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141),所述正极极柱(30)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组件(15);第二盖板组件(16),所述第二盖板组件(16)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142),所述负极极柱(4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16)。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防爆阀(50),所述防爆阀(50)设置于所述壳体件(14);其中,所述防爆阀(50)设置于所述壳体件(14)的小表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方形电池。12.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及电池组。电池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外表面和环绕第一外表面的四个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外表面的面积,第一外表面的面积为a平方毫米;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个第二外表面,正极极柱凸出第二外表面的端面面积为b平方毫米,负极极柱凸出第二外表面的端面面积为c平方毫米;其中,1≤b/c≤1.2,0.01≤b/a≤0.12,可以使得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保证基本一致的过流能力,并且使得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产生的热量,以及依靠第一外表面均衡的热量总体可以达到良好的平衡,避免电池局部温升过快,以此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以此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以此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许博伟 蒋昕玮 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6/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