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5244发布日期:2022-10-05 00:2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是目前市场上低压终端无功补偿应用最广泛的补偿元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低压终端用电变压器、电动机及配电线路的有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提高变压器的输出能力,为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电力电容器在过压时没有过压保护处理,电力电容器持续过压会鼓肚击穿引发爆炸,严重的会导致火灾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且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相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复位组件,且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均与壳体通过复位组件活动连接;电容器过压击穿产生气体,气体在密封的壳体内部推动复位组件,从而使复位组件带动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向壳体的两端移动,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分离后,使电容器退出电网运行,该保护装置有效对电容器做过压保护处理,避免电容器爆炸引发火灾,安全性好;
6.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电块、弹簧以及隔板,导电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盖,且螺纹盖与壳体螺纹连接,弹簧以及隔板均设置在导电块远离螺纹盖的一侧,且隔板与导电块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7.优选的,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分别固定在两个隔板相近的一侧,且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分别与两个导电块电性连接,隔板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壁接触;
8.优选的,当电容器击穿释放气体后,气体膨胀推动隔板向导电块移动,两个隔板分别带动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分别向壳体的两侧移动。
9.优选的,第一导柱接近第二导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杆,第二导柱接近第一导柱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定位杆与凹槽相适配,通过定位杆与凹槽的配合,可使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得接触更为紧密,且第一导柱、第二导柱以及定位杆均为铜材料制成,导电性更好;
10.优选的,电容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电容器与第一导柱为串联状态,第一导柱通过出线端与设备连接,第二导柱通过进线端接入电网电源,当电容器击穿时,气体推动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分离后,可直接将电容器从电网中退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11.优选的,在壳体的顶部还固定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顶部还设置有螺塞,且螺塞与排气管螺纹连接,若需要更换电容器,则先打开螺塞,通过排气管将壳体内部的气体排
出,然后再旋下螺纹盖,即可将壳体内部的电容器取出,安全性更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且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相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复位组件,且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均与壳体通过复位组件活动连接;电容器过压击穿产生气体,气体在密封的壳体内部推动复位组件,从而使复位组件带动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向壳体的两端移动,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分离后,使电容器退出电网运行,该保护装置有效对电容器做过压保护处理,避免电容器爆炸引发火灾,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壳体;2、第一导柱;3、第二导柱;4、复位组件;41、导电块;42、弹簧;43、隔板;5、定位杆;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0.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电容器过压力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且第一导柱2与第二导柱3相接触,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复位组件4,且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均与壳体1通过复位组件4活动连接;电容器过压击穿产生气体,气体在密封的壳体1内部推动复位组件4,从而使复位组件4带动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向壳体1的两端移动,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分离后,使电容器退出电网运行,该保护装置有效对电容器做过压保护处理,避免电容器爆炸引发火灾,安全性好;
22.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导电块41、弹簧42以及隔板43,导电块4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纹盖,且螺纹盖与壳体1螺纹连接,弹簧42以及隔板43均设置在导电块41远离螺纹盖的一侧,且隔板43与导电块41通过弹簧42固定连接;
23.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分别固定在两个隔板43相近的一侧,且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分别与两个导电块41电性连接,隔板43的外周面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
24.当电容器击穿释放气体后,气体膨胀推动隔板43向导电块41移动,两个隔板43分
别带动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分别向壳体1的两侧移动。
25.进一步的,第一导柱2接近第二导柱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杆5,第二导柱3接近第一导柱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定位杆5与凹槽相适配,通过定位杆5与凹槽的配合,可使第一导柱2以及第二导柱3得接触更为紧密,且第一导柱2、第二导柱3以及定位杆5均为铜材料制成,导电性更好;
26.进一步的,电容器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电容器与第一导柱2为串联状态,第一导柱2通过出线端与设备连接,第二导柱3通过进线端接入电网电源,当电容器击穿时,气体推动第一导柱2与第二导柱3分离后,可直接将电容器从电网中退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7.请参阅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壳体1的顶部还固定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的顶部还设置有螺塞,且螺塞与排气管6螺纹连接,若需要更换电容器,则先打开螺塞,通过排气管6将壳体1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再旋下螺纹盖,即可将壳体1内部的电容器取出,安全性更好。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