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8617发布日期:2022-09-07 00:5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连接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对智能小型断路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智能小型断路器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领域,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小型断路器一般都设有通讯接口,用于实现断路器间通讯及与通讯模块间的通信,现有的连接多采用排针连接、凤凰端子、线束等连接。但使用排针连接、凤凰端子、线束等连接时有易脱落、松动、线束外露易老化、破损等问题,且安装或更换时往往需要拆卸、挪动其他无需跟换的断路器及通信模块,使得安装或更换过程繁琐、大大增加了安装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智能小型断路器之间及智能小型断路器与通信模块之间,包括通信连接第一组件,及与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相互配合连接的通信连接第二组件;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包括通信转接板及设置于所述通信转接板上的通信插座,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包括通信连接翻盖及设置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上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信插座相互配合的通信插头。
6.优选地,所述通信插座与所述通信转接板为锡焊连接。
7.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翻盖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一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的同侧,所述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线路板置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口与所述限位柱紧密配合。
8.优选地,所述通信插头与所述线路板为锡焊连接。
9.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置于断路器壳体内,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选择性的设置于通信模块壳体或断路器壳体上。
10.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通信模块壳体或断路器壳体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为转动枢轴进行转动。
11.优选地,所述通信转接板置于所述断路器壳体内,所述断路器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相互配合的槽口,所述通信插座外露置于所述槽口内。
12.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的远端设置有一u形卡扣,所述槽口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卡扣相互配合的卡槽,所述通信翻盖与所述槽口通过所述u形卡扣连接并实现通信插头与所述通信插座的相互配合以进行通信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4.1、通过连接机构不仅实现了通信线路可靠的电气连接还起到了固定通信模块与智能小型断路器机械连接固定的效果,连接可靠牢固。
15.2、本连接机构连接或拆卸操作简单、便捷,实现了快拆、快装,且避免了传统导线接线时会出现的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接错线的风险;避免了传统排针连接易松动、脱落的风险。
16.3、本连接机构的通信线路隐藏在翻盖与壳体内部外观整洁,避免了传统线束连接出现的线束杂乱易氧化破损的风险。既节约了安装与维护时间,也降低了安装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断路器与通讯模块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断路器与通讯模块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通信模块壳体、2断路器壳体、3通信连接翻盖、4线路板、5通信插头、6通信插座、7通信转接板、8连接轴、31限位挡块、32限位柱、21槽口、2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智能小型断路器用通信连接机构,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智能小型断路器之间及智能小型断路器与通信模块之间。
22.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通信连接第一组件,及与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相互配合连接的通信连接第二组件。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包括通信转接板7及锡焊连接于所述通信转接板7上的通信插座6。
23.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包括通信连接翻盖3及设置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上的线路板4,所述线路板4上锡焊连接有与所述通信插座6相互配合的通信插头5。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一限位挡块31,所述限位挡块31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宽度与所述线路板4的厚度相当。
24.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的中部向一侧凸设形成限位柱32,所述限位柱32与所述限位挡块31均设置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的同侧。两者均用于实现对所述线路板4的定位及限位。相应的,所述线路板4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32相配合的卡口,安装时,所述线路板4从通信连接翻盖3的一侧插置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口与所述限位柱32形成紧密配合,以使得所述线路板4实现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之间的可拆卸的稳定连接。
25.在实际使用时,所述通信连接第一组件置于断路器壳体2内,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选择性的设置于通信模块壳体1或断路器壳体2上。即,所述断路器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通信连接第一组件,另一端设置有通信连接第二组件,这样,两个断路器之间的连接就可以通过通信连接第一组件与通信连接第二组件的连接来实现。同理,当需要实现断路器与通信模块之间的连接时,通过设置在相应壳体上的通信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即可。
26.具体的,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的底部穿设有连接轴8,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通过连接轴8与所述通信模块壳体1或断路器壳体2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第二组件在所述通信模块壳体1或断路器壳体2上可以以所述连接轴8的轴线方向为转动枢轴进行转动。
27.所述通信转接板7置于所述断路器壳体2内,所述断路器壳体2上开设有与所述通信连接翻盖相互配合的槽口21,所述通信插座6外露置于所述槽口21内。
28.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的远端设置有一u形卡扣33,所述槽口21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卡扣22相互配合的卡槽22,所述通信连接翻盖3与所述槽口21通过所述u形卡扣22连接并实现通信插头5与所述通信插座6的通信连接。
29.以下简述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30.当通信模块与智能小型断路器连接时,逆时针翻开通信模块壳体1上的通信连接翻盖3,将通信模块与智能小型断路器固定于同一c45导轨上并紧邻设置,再将通信模块壳体1上的通信连接翻盖3顺时针旋转至智能小型断路器壳体2上的槽口21中。智能小型断路器壳体2上的卡槽22限制了通信连接翻盖3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同时,通信连接翻盖3上设置的u形卡扣22,卡入智能小型断路器壳体2上的卡槽中限制了通信连接翻盖3的垂直方向的自由度,使得通信模块与智能小型断路器紧密固定。通信连接翻盖3卡入智能小型断路器壳体上的槽口21中时,通信连接翻盖3上的通信插头5插入通信插座6中,使得通信线路可靠接通。
31.当两个智能小型断路器之间实现连接时,其原理与上述相同。在智能小型断路器另一侧无智能小型断路器连接时,将该智能小型断路器上的通信连接翻盖3顺时针旋转卡入智能小型断路器自身原有的通信连接翻盖卡槽中,隐藏通信连接翻盖3。不影响智能小型断路器该侧放在其他产品或设备。当需要拆换多台连接好的智能小型断路器其中的一台或多台智能小型断路器时,打开卡入的通信连接翻盖3上的“u”形卡扣,翻开通信连接翻盖3,即可取出本智能小型断路器;在该位置放入需要放置的智能小型断路器后盖上通信翻盖即可。
32.最后应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且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