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4384发布日期:2022-09-02 23: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模块。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采用数据模块将计算机与网络联系起来,从而使计算机能够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传输。
3.相关技术中,数据模块的一端设置数据插座供数据插头插入,数据模块的另一端设置卡线座,卡线座用于与数据线进行连接。压盖上开设有供数据线的线头插入并放置的线孔,数据线与卡线座上的卡刀进行连接时,通过压盖对数据线进行固定,此时数据线的线头位于线孔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数据线与卡线座上的卡刀进行连接时,由于数据线的线头位于线孔内,数据线的线头容易发生部分凸出于压盖的现象,从而使外界容易对数据线产生影响,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外界不容易对数据线产生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模块。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据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数据模块,包括数据插座及卡线插座,所述卡线插座包括线路板、卡线座及内压盖,所述线路板靠近所述卡线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数据线连接的卡刀,所述卡线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刀穿设的穿设孔,所述内压盖靠近所述卡线座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卡刀插入的插槽,所述内压盖上开设有供数据线穿设的第一穿线孔,所述内压盖上开设有供数据线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插槽互相连通,所述卡线座靠近所述内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盖设所述放置槽的挡线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线板对放置槽进行盖设,使放置于放置槽内的数据线不直接与外界进行接触,从而使外界不容易对数据线产生影响。
9.可选的,所述挡线板上开设有供数据线进行放置的放线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线板上放线槽,当操作者将数据线放置于放置槽内时,通过放线槽增加放置数据线的空间,使数据线伸出放置槽的部分放置于放线槽内,使数据线不容易受到挡线板与内压盖之间的挤压,从而方便操作者对数据线进行安装。
11.可选的,所述卡线座靠近所述内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压盖的外压盖,所述外压盖上开设有供数据线穿设的第二穿线孔,所述卡线座靠近所述外压盖的一侧设置有卡钩,所述外压盖上开设供所述卡钩插入并锁定的钩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线座上设置外压盖,通过外压盖对内压盖进行固定,从而使内压盖不容易从卡线座上脱落;在卡线座上设置卡钩,通过将卡钩插入并锁定于钩孔内,从而将外压盖与卡线座进行固定,使外压盖不容易从卡线座上脱落。
13.可选的,所述卡钩远离所述内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压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钩上设置第一按压块,通过第一按压块增加操作者与卡钩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操作者对卡钩进行按压,从而方便操作者将外压盖从卡线座上进行拆下。
15.可选的,所述内压盖上开设有供所述卡钩放置的放钩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压盖上开设放钩槽,通过将卡钩放置于放钩槽内,从而减少内压盖与卡钩之间所占的总体体积。
17.可选的,所述内压盖靠近所述挡线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定块,所述外压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锁定块插入并锁定的第一锁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压盖上设置第一锁定块,通过将第一锁定块插入并锁定于第一锁定槽内,从而将内压盖与外压盖进行固定,使外压盖不容易从内压盖上脱落。
19.可选的,所述数据插座包括外壳、用于与外界接触头连接的接触金针及用于支撑所述接触金针的金针座,接触金针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数据插头插入的插头槽,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金针座放置并固定的固定槽,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线路板放置并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所述固定槽及所述插头槽均互相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触金针与外界接触头进行连接,且接触金针与线路板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外界接触头与线路板上连接的数据线进行连接,从而进行信号的传输。
21.可选的,所述外压盖远离所述卡钩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转动柱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柱放置并转动的转动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压盖上设置转动柱,通过将转动柱放置并转动于转动孔内,从而对外压盖远离卡钩的一侧进行固定,从而使外压盖不容易从外壳上脱落。
23.可选的,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柱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与所述转动孔互相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块上开设滑移槽,通过转动柱滑移于滑移槽上,方便操作者将转动柱从转动外压盖进行块拆卸,从而当外压盖发生损坏时,方便操作者对外压盖进行更换。
25.可选的,所述挡线板远离所述内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锁定块,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锁定块插入并锁定的第二锁定槽。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线板上设置第二锁定块,通过第二锁定块插入并锁定于第二锁定槽内,从而将挡线板与外壳进行固定,使挡线板不容易从外壳上脱落。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挡线板对放置槽进行盖设,使放置于放置槽内的数据线不直接与外界进行接触,从而使外界不容易对数据线产生影响;
29.2.当操作者将数据线放置于放置槽内时,通过放线槽增加放置数据线的空间,使数据线伸出放置槽的部分放置于放线槽内,使数据线不容易受到挡线板与内压盖之间的挤压,从而方便操作者对数据线进行安装;
30.3.通过外压盖对内压盖进行固定,从而使内压盖不容易从卡线座上脱落,通过将卡钩插入并锁定于钩孔内,从而将外压盖与卡线座进行固定,使外压盖不容易从卡线座上
脱落。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路板、卡线座、内压盖、外压盖及外壳的爆炸示意图一。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路板、卡线座、内压盖、外压盖及外壳的爆炸示意图二。
34.附图标记说明:1、数据插座;2、卡线插座;3、线路板;4、卡线座;5、内压盖;6、卡刀;7、穿设孔;8、插槽;9、第一穿线孔;10、放置槽;11、挡线板;12、放线槽;13、外压盖;14、卡钩;15、钩孔;16、第一按压块;17、放钩槽;18、第一锁定块;19、第一锁定槽;20、外壳;21、接触金针;22、金针座;23、插头槽;24、固定槽;25、限位槽;26、转动柱;27、转动块;28、转动孔;29、滑移槽;30、第二锁定块;31、第二锁定槽;32、第二按压块;33、固定钩;34、放块槽;35、第二穿线孔;36、退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模块,其包括数据插座1及卡线插座2。数据插座1包括外壳20、接触金针21及金针座22,金针座22用于支撑接触金针21。外壳20上卡开设有供数据插头插入的插头槽23,外壳20上开设有供金针座22放置并固定的固定槽24,固定槽24与插头槽23均互相连通。且接触金针21位于金针座22远离固定槽24的槽壁的一侧,从而使接触金针21与插入至插头槽23内的数据插头进行连接。卡线插座2包括线路板3、卡线座4及内压盖5,接触金针21与金针座22位于线路板3的同一侧,且接触金针21靠近线路板3的一端与线路板3电连接,线路板3远离金针座2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与数据线连接的卡刀6。通过数据线与卡刀6连接,且数据插头插入至插头槽23内与接触金针21接触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金针21及卡刀6均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接触金针21等距离设置,八个卡刀6分为两组安装于沿线路板3长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一组的卡刀6等距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为锌合金材料制成。
37.参照图2与图3,外壳20上开设有供线路板3放置并限位的限位槽25,限位槽25、固定槽24及插头槽23均互相连通。卡线座4位于线路板3远离金针座22的一侧,卡线座4为pc塑料制成,从而使卡线座4不容易发生导电现象。卡线座4上开设有供卡刀6穿设的穿设孔7,穿设孔7的横截面积大于卡刀6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卡刀6不容易与穿设孔7的孔壁抵接,方便操作者将卡刀6穿过穿设孔7。
38.参照图2与图3,卡线座4靠近金针座2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钩33,在将数据插头与外壳20进行连接时通过固定钩33进行固定,从而增加数据传输时的牢固性。外壳20上开设有供固定钩33放置的退让槽36,退让槽36与限位槽25互相连通,从而减少固定钩33与外壳20所占的总体体积。
39.参照图2与图3,卡线座4远离线路板3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挡线板11,挡线板11位于卡线座4上一体设置有固定钩33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挡线板11用于对连接于卡刀6上的数据线进行限位,从而使连接于卡刀6上的数据线不容易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使外界不容易对数据线产生影响。
40.参照图2与图3,挡线板11上开设有供数据线进行放置的放线槽12。放线槽12与卡刀6对应设置,通过放线槽12增加数据线的放置容量,从而方便操作者将数据线与卡刀6进行连接。
41.参照图2与图3,挡线板11远离放线槽1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锁定块30,外壳20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块30插入并锁定的第二锁定槽31,通过将第二锁定块30插入并锁定于第二锁定槽31内,从而将挡线板11固定于外壳20上,使卡线座4不容易从外壳20上脱落。第二锁定块30上设置有导向面,从而方便操作者将第二锁定块30插入并锁定于第二锁定槽3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块30共设置有四个,且每一个挡线板1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
42.参照图2与图3,内压盖5安装于卡线座4远离线路板3的一侧,内压盖5的高度大于挡线板11的高度。内压盖5上开设有供数据线穿设的第一穿线孔9,第一穿线孔9位于内压盖5的中间部位,内压盖5靠近卡线座4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刀6插入的插槽8,内压盖5上开设有供数据线放置的放置槽10,放置槽10与插槽8互相连通,且放置槽10与放线槽12一一对应。通过内压盖5对数据线进行压紧,从而使数据线不容易从卡刀6上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内压盖5为pc塑料制成,从而使数据线不容易与内压盖5发生短路现象。
43.参照图2与图3,卡线座4靠近内压盖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内压盖5的外压盖13,外压盖13上开设有供数据线穿设的第二穿线孔35,第二穿线孔35位于外压盖13的中间部位,且第二穿线孔35与第一穿线孔9为同轴设置,从而方便操作者将数据线同时穿过第二穿线孔35及第一穿线孔9。在本实施例中,外压盖13为锌合金材料制成,通过外压盖13与外壳20对其他的零件进行包裹,从而减少外界的信号的影响。
44.参照图2与图3,内压盖5靠近挡线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定块18,外压盖13上开设有供第一锁定块18的第一锁定槽19。通过将第一锁定块18插入并锁定于第一锁定槽19内,从而将内压盖5与外压盖13进行固定,使外压盖13不容易从内压盖5上脱落。第一锁定块18上设置有导向面,从而方便操作者将第一锁定块18插入并锁定于第一锁定槽19内。
45.参照图2与图3,卡线座4远离固定钩33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钩14,外压盖13上开设供卡钩14插入并锁定的钩孔15。通过将卡钩14插入并锁定于钩孔15内,从而将卡线座4与外压盖13进行固定。
46.参照图2与图3,内压块上开设有供卡钩14放置的放钩槽17,通过放钩槽17减少内压块与卡钩14所占的总体体积。
47.参照图2与图3,卡钩14远离内压盖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按压块16,通过第一按压块16增加操作者与卡钩14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操作者对第一按压块16进行挤压,使卡钩14从钩孔15内脱离,方便操作者将卡线座4与外压盖13进行拆卸。
48.参照图2与图3,外压盖13远离卡钩1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转动柱26,外壳20上靠近转动柱26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转动块27,转动块27位于沿转动柱26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块27上开设有供转动柱26放置并转动的转动孔28,两块转动块27之间的距离小于转动柱26的长度,从而通过转动块27对转动柱26进行固定。转动柱2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导向面,从而方便操作者将转动柱26插入至转动孔28中。
49.参照图2与图3,转动块27上开设有供转动柱26滑移的滑移槽29,滑移槽29与转动孔28互相连通。滑移槽29位于转动孔28靠近外壳20的一侧,且滑移槽29的长度方向为从外
压盖13向外壳20的方向。通过转动柱26插入并滑移于滑移槽29内,从而方便操作者将转动柱26插入至转动孔28中。
50.参照图2与图3,外压盖13远离内压盖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按压块32,第二按压块32位于第二穿线孔35靠近转动柱26的一侧。第二按压块32用于供操作者对外压盖13进行挤压,从而方便操作者对外压盖13进行安装。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数据模块的安装过程为:
52.1.将安装好接触金针21的金针座22安装于固定槽24内,此时线路板3放置于限位槽25内。
53.2.移动卡线座4,使安装于线路板3的卡刀6穿过穿设孔7,直至第二锁定块30插入并锁定于第二锁定槽31内,此时第一按压块16位于放块槽34内。
54.3.将第一锁定块18插入并锁定于第一锁定槽19内,从而将内压盖5固定于外压盖13上,并将数据线依次穿过第二穿线孔35及第一穿线孔9后与卡刀6连接。
55.4.将转动柱26滑移进入滑移槽29内,直至转动柱26插入转动孔28内,转动外压盖13,直至卡钩14插入并锁定于钩孔15内。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