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及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1497发布日期:2022-09-17 11: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及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及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对于圆柱型电芯的动力电池模组,一般使用上模块盒、下模块盒、上部线槽板及下部封板的结构,再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需要四种模具分别加工上模块盒、下模块盒、上部线槽板及下部封板,开模的种类和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针对上、下模块盒的结构分别设计对应的极片的结构。在后期的产线组装时,需要人工查找比对以区分不同的模块盒以及对应的线槽板、封板、极片等零部件,物料种类多,管理成本较高,组装时容易出现错误,进一步导致了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3.公告号为cn21104553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置圆柱电芯的模块盒,公开了通过对称设计的上下模块盒进行圆柱电芯的封装的方案,能够使用一种模具加工出上下两个模块盒,但是其模块盒配合位置的中间留有槽口,以方便布设采集线束,还是需要再设计封板进行封装固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模及零部件管理的成本,但所需管理的零部件种类还是比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称设计完成降低模具和零部件种类的模块盒。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包括两个相互拼合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上一体成型的形成基板,以及沿基板的两个长边设置的线槽板,两个壳体的线槽板能够拼合固定,所述线槽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基板平行的线槽,所述线槽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与基板连接的连通槽,所述基板的外表面具有容纳汇流极片的极片槽,极片槽上具有贯穿基板的通槽。
6.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集成设计了线槽板,使用两个壳体拼合得到模块盒,因此只需要制造壳体即可,即只需要设计一种生产壳体的模具,减少了所需管理的模具的数量和生产模块盒所需的零部件种类,从而显著降低模具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生产组装时不需要对零部件的配合组装关系进行判断,直接将两个壳体组装在一起即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错风险;通过通槽可以在组装时将电芯与外部的汇流极片连接,汇流极片的线束通过连通槽和线槽后引出到壳体的端部,方便走线。
7.优选的,所述线槽相对线槽板表面向下沉降设置,线槽贯穿线槽板的长度方向。
8.优选的,所述线槽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固定在线槽两侧的拨片,两个拨片之间存在间隙,拨片能够弯曲形成供线束通过的开口。
9.优选的,所述连通槽表面设置有封闭或半封闭的盖板。
10.优选的,所述基板两端的轮廓相对中轴线对称,基板两端分别固定有线束接头,所
述汇流极片上的线束经过连通槽和线槽后与所述线束接头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卡槽,所述线束接头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12.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相对基板表面沉降设置,两个壳体的同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螺接固定的耳板。
13.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纳槽,电芯的端部能够插入容纳槽内,每个容纳槽的底部分别形成一个所述通槽。
14.优选的,所述线槽板远离基板的一端分别具有外翻边,两个壳体上的外翻边通过固定连接;所述汇流极片螺接固定在所述极片槽内。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两个所述壳体的基板上分别与电芯的两端固定配合,电芯外侧包绕有一圈液冷扁管。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及动力电池模组的优点在于:在壳体上集成设计了线槽板,使用两个壳体拼合得到模块盒,因此只需要制造壳体即可,即只需要设计一种生产壳体的模具,减少了所需管理的模具的数量和生产模块盒所需的零部件种类,从而显著降低模具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生产组装时不需要对零部件的配合组装关系进行判断,直接将两个壳体组装在一起即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错风险;通过通槽可以在组装时将电芯与外部的汇流极片连接,汇流极片的线束通过连通槽和线槽后引出到壳体的端部,方便走线。线槽和连通槽表面分别通过限位件和盖板进行封闭,方便穿线和限位;两个壳体的端面通过连接板固定,电池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基板的插槽内,通过通槽与汇流极片连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线槽板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壳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壳体端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连接板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容纳槽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的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模块盒,其中动力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和爆炸图参考图1和图2,其模块盒包括两个拼合固定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的形成基板11、以及沿基板11的两个长边设置的线槽板12,两个壳体1的线槽板12能够拼合固定;结合图3,所述线槽板1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基板11平行的线槽13,所述线槽13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与基板11外表面连接的连通槽14,所述基板11的外表面具有容纳汇流极片2的极片槽15,所述极片槽15上具有贯穿基板11的通槽151。
27.本实施例在壳体1上集成设计了线槽板12,使用两个壳体1拼合得到模块盒,因此只需要制造壳体1即可,即只需要设计一种生产壳体1的模具,减少了所需管理的模具的数量和生产模块盒所需的零部件种类,从而显著降低模具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生产组装时不需要对零部件的配合组装关系进行判断,直接将两个壳体1组装在一起即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错风险;通过通槽151可以在组装时将电芯3与外部的汇流极片2连接,汇流极片2的线束通过连通槽14和线槽13后引出到壳体1的端部,方便走线。
28.所述线槽13相对线槽板12的表面向下沉降设置,线槽13贯穿线槽板12的长度方向,所述线槽13上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件(图未示),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固定在线槽13两侧的拨片131,两个拨片131的端部之间存在间隙,拨片131能够弯曲形成供线束通过的开口,在布线时可直接将线束下压穿过拨片131,从而压入到线槽13内部,并通过拨片13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线束从线槽13内露出。
29.所述连通槽14的上方还设置有盖板141,所述盖板141可以完全封闭,也可以半封闭状态,线束可从连通槽14内穿过,也可以从盖板141半封闭的间隙内穿过并被盖板141限制在连通槽14内,本实施例中,连通槽14上表面的两侧交错设置半封闭的盖板141,既能允许线束从半封闭的间隙内穿过,又能防止线束自动从半封闭的间隙内离开连通槽14,在线槽13内,与连通槽14连接的位置可适当增加深度,以方便走线。
30.参考图4,所述基板11两端的轮廓相对中轴线对称,基板11两端分别有线束接头4,所述汇流极片2上的线束经过连通槽14和线槽13后与所述线束接头4连接。
31.所述基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卡槽41,所述线束接头4插入卡合到卡槽41内,所述卡槽41同样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
32.结合图5和图6,所述基板11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置有固定槽16,所述固定槽16相对基板11表面沉降设置,两个所述壳体1的同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固定槽16螺接固定的耳板51,通过将耳板51卡入到固定槽16内,然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固定两个壳体1的侧面,提高装配强度。
33.参考图7,所述基板11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容纳槽17,所述电芯3的端部能够插入容纳槽17内,每个容纳槽17的底部分别形成一个所述通槽151,从而时电芯3的两端能够分别穿过通槽151与汇流极片2连接,并且电芯3不会从通槽151处穿出。所述容纳槽17排布的间隙可适应性的设置连接管18,两个壳体1对接时,所述连接管18可同轴对接并使用螺栓固定连接。
34.再参考图8,所述线槽板12远离基板11的一端分别具有外翻边121,两个壳体1的外翻边121贴合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结合图2,所述汇流极片2通过螺接固定在所述极片槽15内,一个所述汇流极片2可同时与多个电芯连接,具体汇流极片2可适应性的选择
与任意一个长边侧的线槽板12上的线束连接,并经过线槽12连接到其中一侧的线束接头4上。
35.再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使用了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模块盒,在两个所述壳体1围合的空间内,排列设置有多个电芯3,所述电芯3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容纳槽17内,并穿过通槽151与汇流极片2连接,所述电芯3的区域外侧包绕有一圈液冷扁管6,基板11的两端与液冷扁管6的结构进行适应性的匹配设计,从而不需要对端面单独进行封装。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