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电池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7075发布日期:2022-10-22 07:5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电池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机电池固定结构、支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移动终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手机的手机电池是采用电池粘胶固定在壳体上,并且还会附加包裹一层包裹膜,此结构会使手机整体的厚度过大,对用户使用的体验感,以及手机的美观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电池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手机的整体厚度过大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电池固定结构,包括:
5.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预留有手机电池的安装空间;
6.第二固定部,所述手机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手机电池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安装空间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通孔结构,以使所述手机电池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不产生叠加。
7.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用于安装所述手机电池的支架,所述支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
8.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框架部和连接部,所述框架部用于安装所述手机电池,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
9.可选的,所述框架部为中空结构的架体,所述中空结构为第一通孔,所述架体的边界围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手机电池容纳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10.可选的,所述手机电池以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手机电池的外表面通过电池胶水粘接在所述架体的内表面。
11.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沿所述架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包括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台抵接在所述支架的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半径相等的螺纹孔。
12.可选的,所述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还包括显示模组和盖体,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安装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盖体之间。
13.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以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盖体以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手机电池的一侧贴合有盖体膜片,所述盖体膜片的厚度为0.05~0.06mm。
14.可选的,所述手机电池与所述之间还设置有fpc板,所述fpc板的厚度为0.11~0.12mm。
1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手机电池固定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1.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电池固定结构,包括:
32.第一固定部1,第一固定部1可以预留有手机电池2的安装空间11;
33.第二固定部,手机电池2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手机电池共同容纳在所述安装空间11中,所述安装空间11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通孔结构,以使所述手机电池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不产生叠加。
34.其中,第一固定部1可以是手机中框,该手机中框预留有安装空间11。其中,安装空间11为该手机中框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部1所展示的手机中框的下端部分预留了安装空间11,可以理解,由于安装空间11为通孔结构,使得安装空间11不存在厚度,即厚度为0,因此安装空间11在容纳第二固定部和手机电池2时,在手机电池2的厚度方向上并不会将手机中框的厚度与手机电池2厚度叠加。如图1所示,图1展示了现有手机电池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现有手机中框预留出安装手机电池的空间为腔体或槽体,使得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示出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能够显著地减少手机整体的厚度值。
35.可选的,第二固定部可以为用于安装所述手机电池2的支架3,所述支架3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上。如图4和图5所示,支架3可以将手机电池2以悬空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中框的安装空间11中,也即,相当于将手机电池2安装在支架3后,安装空间11用于共同容纳支架3和手机电池2,以使得手机电池2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手机中框上。
36.可选的,支架3可以包括框架部和连接部32,所述框架部用于安装所述手机电池2,所述连接部32用于将所述支架3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可以理解,由于支架3的作用为将手机电池2安装、固定在手机中框上,因此支架3相当于手机电池2与手机中框之间的连接部件,使得连接部32可以用于将框架部和手机电池2一同安装在手机中框上,以形成对手机电池2的稳定安装结构。
37.可选地,框架部可以为中空结构的架体31,所述中空结构为第一通孔33,所述架体31的边界围成所述第一通孔33,所述手机电池容纳于所述第一通孔33中。如图5所示,架体31的封闭结构围成中空的第一通孔33,第一通孔33用于容纳手机电池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手机电池通常为矩形,而架体31为更好地容纳手机电池,通常也设计为矩形,但并不局限于矩形,本实施例对架体31的形状和结构不做限制。
38.可选的,手机电池2可以以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33中,所述手机电池2的外表面通过电池胶水7粘接在所述架体31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示出了手机电池固定结
构的剖视图,可以看出,为便于手机电池2能够更好地安装在第一通孔33中,在手机电池2与第一通孔33的内壁处可以预留一定的间隙,可以将该间隙用于涂胶,例如可以将电池胶水7涂在该预留间隙中,以防止第一通孔33的尺寸过小导致手机电池2与支架3安装干涉。
39.可选的,连接部32为沿所述架体3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安装台321,第一安装台321可以包括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三通孔,第一安装台321可以抵接在支架3的第二安装台12上,第二安装台12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三通孔322半径相等的螺纹孔13。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支架3安装在手机中框后,第一安装台321的下表面与第二安装台12的上表面抵顶接触,以使得螺栓能够穿过第三通孔322并与螺纹孔13相配合,使得支架3能够固定安装在手机中框。
40.可选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还可以包括显示模组4和盖体6,支架3和第一固定部1可以安装在显示模组4和盖体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4即为tp/lcd模组,通常可以以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中框,而盖体6可以扣合在手机中框的另一侧。
41.可选的,显示模组4可以以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一侧,盖体6可以以卡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部1的另一侧,盖体6靠近手机电池2的一侧贴合有盖体膜片8,盖体膜片8的厚度可以为0.05~0.06mm。
42.可选地,手机电池2可以与盖体6之间还设置有fpc板5,fpc板5的厚度为0.11~0.12mm。
43.现假设与手机电池2安装相关部件的厚度的取值为大多数该相关零件的平均厚度为例,假设手机中框安装手机电池2部分的厚度为0.5mm、电池背胶9的厚度为0.1mm、电池包裹膜的厚度为0.06,其中电池包裹膜设置在手机电池2与盖体6之间,电池背胶9涂抹在与显示模组4之间,因此在手机电池2的厚度方向,现有手机电池2的安装结构以上提到部分的厚度为0.1+(0.06
×
2)+0.5=0.78mm。
44.而对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而言,省去了手机中框的厚度为0.5mm,并且由于手机电池2是通过支架3固定的,也同时省去了电池背胶9的厚度为0.1mm,以及电池包裹膜的厚度0.12mm,即使该手机电池固定结构需要将fpc板(厚度为0.12mm)安装在手机电池2与盖体6之间,其总厚度依旧能节省0.6mm左右。
45.由上可知,本身请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结构,通过采用具有中空结构设计的手机中框和支架,并将手机电池容纳在以上部件的中空结构的位置,使得沿手机电池的厚度方向,并不会产生任何手机中框及支架的厚度。并且,采用此结构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还能够节省手机电池的背胶厚度和包裹膜厚度,以进一步地减少手机的整体厚度,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和手机的美观性,也能够节省一定的手机制作成本。
4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能够获得该项实施例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
4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机电池固定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