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5834发布日期:2022-09-28 02:0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子制造中,有时会遇到需要将mos管插入电路板上的插孔,并将mos管固定在特定高度,而后将mos管管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还需将mos管折倒向一侧,以将mos管主体固定在一特定位置。
3.在将mos管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容易因为疏忽而造成mos管位置过高或过低,导致后续的折倒、固定步骤难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
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电子元器件,其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具有一第一折弯部,第二引脚具有一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相反,第一折弯部与第一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折弯部与第二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
7.优选地,其为mos管,具有两个第一引脚和一个第二引脚,第二引脚位于两个第一引脚之间。
8.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为v形结构。
9.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出如前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包括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用于对置于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之间的待加工引脚进行折弯;公定型件上设有公定型凸起和公定型凹槽,母定型件上设有母定型凹槽和母定型凸起,母定型凹槽与公定型凸起相对设置,构成第一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母定型凹槽的第一折弯部;母定型凸起与公定型凹槽相对设置,构成第二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公定型凹槽的第二折弯部。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型单元和第二定型单元交错设置。
11.优选地,其还包括底座和活动下压机构,母定型件和公定型件分别固定在底座和活动下压机构上,公定型件随活动下压机构靠近或远离母定型件。
12.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载件台,载件台上设有导向槽,用于固定待加工引脚的方向,母定型件从导向槽槽底露出。
13.优选地,所述载件台上设有刻度,用于指示待加工引脚相对于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的位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器件具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该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无需重新确认电子元器件的高度,也无需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额外的固定,
操作难度降低,操作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可用于加工出所述电子元器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图;
17.图2为实施例二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的结构图;
18.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图2所示的公定型件的结构图;
20.图5为图2所示的母定型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实施例一:
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如图1所示,该电子元器件具有第一引脚110和第二引脚120,第一引脚110具有一第一折弯部111,第二引脚120具有一第二折弯部121,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折弯方向相反,第一折弯部111与第一引脚11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折弯部121与第二引脚1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
24.将该电子元器件插入电路板上的插孔后,受到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的阻挡,该电子元器件将固定在一特定高度,同时,因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折弯方向相反,该电子元器件不会左右摇摆,因此,将该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无需重新确认电子元器件的高度,也无需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额外的固定,操作难度降低,操作效率提高。
25.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器件为mos管,具有两个第一引脚110和一个第二引脚120,第二引脚120位于两个第一引脚110之间,插入电路板上的插孔后,两个第一折弯部111和一个第二折弯部121为mos管提供均衡的支撑。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引脚11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第二引脚1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第一引脚110和第二引脚120的排布也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
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均为v形结构,易于制造。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也可以为弧形结构等其它形状。
27.实施例二: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用于将图1所示的待加工电子元器件100加工成实施例一的电子元器件。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公定型件1和母定型件2,公定型件1和母定型件2用于对置于公定型件1和母定型件2之间的待加工引脚进行折弯。
29.如图4所示,公定型件1上设有公定型凸起11和公定型凹槽12,如图5所示,母定型件2上设有母定型凹槽21和母定型凸起22,母定型凹槽21与公定型凸起11相对设置,构成第一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母定型凹槽21的第一折弯部111;母定型凸起22与公定型凹槽12相对设置,构成第二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公定型凹槽12的第二折弯部121。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型单元和第二定型单元交错设置,使加工出的电子元器件
可以受到两个方向的均衡支撑。
3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31和活动下压机构32,母定型件2和公定型件1分别固定在底座31和活动下压机构32上,公定型件1随活动下压机构32靠近或远离母定型件2(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交换母定型件2和公定型件1的位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其它机构来控制母定型件2和/或公定型件1动作,母定型件2和公定型件1也可以是左右相互靠近夹紧待加工引脚进行折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下压机构32为手动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气缸等自动型机构。
32.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31上设有载件台311,载件台311上设有导向槽310,通过固定待加工的电子元器件的主体部分,固定待加工引脚的方向,防止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的位置偏离目标位置,母定型件2从导向槽310槽底露出。
33.在本实施例中,载件台311上设有刻度(未示出),用于指示待加工引脚相对于公定型件1和母定型件2的位置,以根据不同需求在引脚的不同位置加工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21。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具有一第一折弯部,第二引脚具有一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相反,第一折弯部与第一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折弯部与第二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为mos管,具有两个第一引脚和一个第二引脚,第二引脚位于两个第一引脚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为v形结构。4.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出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用于对置于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之间的待加工引脚进行折弯;公定型件上设有公定型凸起和公定型凹槽,母定型件上设有母定型凹槽和母定型凸起,母定型凹槽与公定型凸起相对设置,构成第一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母定型凹槽的第一折弯部;母定型凸起与公定型凹槽相对设置,构成第二定型单元,用于在待加工引脚上加工出凸向公定型凹槽的第二折弯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型单元和第二定型单元交错设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底座和活动下压机构,母定型件和公定型件分别固定在底座和活动下压机构上,公定型件随活动下压机构靠近或远离母定型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载件台,载件台上设有导向槽,用于固定待加工引脚的方向,母定型件从导向槽槽底露出。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件台上设有刻度,用于指示待加工引脚相对于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所述电子元器件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具有一第一折弯部,第二引脚具有一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相反,第一折弯部与第一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折弯部与第二引脚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将该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无需重新确认电子元器件的高度,也无需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额外的固定,操作难度降低,操作效率提高。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加工装置包括公定型件和母定型件,公定型件上设有公定型凸起和公定型凹槽,母定型件上相对设置母定型凹槽和母定型凸起,该加工装置可用于加工出如前所述的电子元器件。件。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雄 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兰普精艺电子(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2
技术公布日:2022/9/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