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2564发布日期:2022-11-18 20:1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接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断接卡作为防直击雷,卸载雷电流的重要通道,和重要电子设备机房释放感应电荷的关键连接点,及大型高压输配电站地网可靠接地的关键连接点。存在以下问题:
3.一.由于断接卡一般采用镀锌扁钢材质,受制造工艺及材质特性的影响,接触表面粗糙,导致压接后,不能有效的贴合,造成泄流通道狭窄;
4.二.在年度定期检测过程中,由于需要了解地网的散流性能等,往往需要采取拆卸其机械连接的压接螺栓,逐根的对接地体引出端进行测试,在多次拆装过程中,由于断接卡为镀锌扁钢材质,受反复施压影响,产生形变,导致其压接面由初始的面接触,变为了点接触,导致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小,形成泄流通道的狭管效益。当该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击电流得不到顺畅的释放,在断接卡处两端引下线外产生巨大压差,可能会引起闪络、局部高温、闪击火花等危害。
5.因断接卡连接可靠性达不到泄流需要引起的放电火花、局部高温和闪络,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爆炸、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在断接卡两片扁钢间压接一片厚度合适、富有延展性、导电良好、坚韧、柔软的铜板,然后在断接卡外侧设计出具备平面压接能力,具备一定的压力强度,使中间的铜板变形,有效的填补扁钢表面粗糙的空隙,达到良好的贴合效果,确保达到有效的泄流通道接触面积的压接板。以达到解决机械连接造成泄流通道狭窄的问题。
8.2.技术方案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0.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叠放,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软导电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侧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下侧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柱,多个所述导柱均贯穿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顶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压紧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软导电片为铜板,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材质为扁钢。
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和支撑板,所述顶板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贯穿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与第一连接片的侧壁接触,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顶板。
13.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限位杆穿过通孔,且限位杆的侧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侧壁与第二连接片的侧壁接触,所述挤压板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多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中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导柱的侧壁与橡胶套的内壁接触。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所述挤压板和所述软导电片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且支撑板和挤压板的长宽均分别大于软导电片的长宽。
1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的材质为绝缘材质。
18.3.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方案在断接卡两片扁钢间压接一片厚度合适、富有延展性、导电良好、坚韧、柔软的铜板,然后在断接卡外侧设计出具备平面压接能力,具备一定的压力强度,使中间的铜板变形,有效的填补扁钢表面粗糙的空隙,达到良好的贴合效果,确保达到有效的泄流通道接触面积的压接板。以达到解决机械连接造成泄流通道狭窄的问题,保证断接卡的安全。
21.(2)通过对传统断接卡连接处的重新设计,解决了在断接卡多次拆装过程中,由于断接卡为镀锌扁钢材质,受反复施压影响,产生形变,导致其压接面由初始的面接触,变为了点接触,导致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小,形成泄流通道的狭管效益。可有效降低因断接卡连接可靠性达不到泄流需要引起的放电火花、局部高温和闪络,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爆炸、火灾事故。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第一连接片;2、第二连接片;3、软导电片;4、顶板;5、底板;6、导柱;
26.7、调节组件;701、螺纹杆;702、支撑板;703、限位杆;
27.8、压紧组件;801、挤压板;802、压缩弹簧;
28.9、挡板;10、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1:
33.请参阅图1-图2,一种断接卡的可靠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叠放,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之间设置有软导电片3,第一连接片1的上侧设置有顶板4,第二连接片2的下侧设置有底板5,顶板4和底板5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柱6,多个导柱6均贯穿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第一连接片1和顶板4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7,第二连接片2和底板5之间设置有压紧组件8。
34.软导电片3为铜板,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的材质为扁钢。
35.调节组件7包括螺纹杆701和支撑板702,顶板4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701贯穿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杆701的下端与支撑板702转动连接,支撑板702的侧壁与第一连接片1的侧壁接触,支撑板7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703,限位杆703贯穿顶板4。
36.通过转动螺纹杆701,在限位杆703的限制下,并且通过螺纹杆701与螺纹孔的螺纹啮合作用,能够带动支撑板702和第一连接片1与挤压板801和第二连接片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进而能够调节支撑板702和挤压板801的夹紧程度,进而能够调节软导电片3,也就是铜板与扁钢的紧密程度,保证铜板与扁钢之间连接紧密。
37.顶板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限位杆703穿过通孔,且限位杆703的侧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限位杆7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挡板9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通过通孔的限制,能够保证限位杆703稳定地升降,在调解时不会晃动,而且通过挡板9能够挡住限位杆703,避免其从顶板4上脱离。
38.调节组件7包括挤压板801,挤压板801的侧壁与第二连接片2的侧壁接触,挤压板801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802,多个压缩弹簧802的另一端与底板5连接。
39.在调节挤压板801和支撑板702的间距时,能够带动压缩弹簧802发生形变,进而通过压缩弹簧802的反弹力能够控制挤压板801的压力大小,这样可以利用压缩弹簧802的反弹力调节铜板与扁钢的紧密程度。
40.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导柱6的侧壁与橡胶套的内壁接触。
41.通过橡胶套能够减小导柱6受到的磨损,同时也增加摩擦力,保证导柱6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2.支撑板702、挤压板801和软导电片3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且支撑板702和挤压板801的长宽均分别大于软导电片3的长宽。
43.这样能够对软导电片3的整个侧面进行挤压,从而提高软导电片3与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44.螺纹杆7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0,转把10的材质为绝缘材质。
45.利用转把10能够更加轻松地转动螺纹杆701,绝缘材质的转把10也能够提高安全性,避免被电到。
46.本实用新型中,在断接卡两片扁钢间压接一片厚度合适、富有延展性、导电良好、坚韧、柔软的铜板,通过对传统断接卡连接处的重新设计,解决了在断接卡多次拆装过程中,由于断接卡为镀锌扁钢材质,受反复施压影响,产生形变,导致其压接面由初始的面接触,变为了点接触,导致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小,形成泄流通道的狭管效益。可有效降低因断接卡连接可靠性达不到泄流需要引起的放电火花、局部高温和闪络,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爆炸、火灾事故。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