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7154发布日期:2022-11-22 22:3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屏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


背景技术:

2.目前,新建的变电站规程通常要求将蓄电池独立设置在小型室内进行存放,禁止与保护装置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放置在一起。但受限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无法对现有正在运行中数量庞大的变电站进行拆除重建,因此将蓄电池与保护装置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一起放置的情况仍将在未来很长一端时间内出现。
3.常见的蓄电池屏的结构是在普通屏柜的中间横置多个支撑隔板,将普通屏柜分成上下几层用于放置蓄电池,此种结构设计仅仅为多个蓄电池提供了分层放置的空间,并不具备其他类似于自动灭火的功能,而经过长期的使用发现,由于蓄电池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经常导致蓄电池发生起火事件,进而导致将主控室设备全部烧损,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以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屏仅为蓄电池提供了分层放置的空间,不具有自动灭火的功能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包括:
6.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腔室,所述腔室用于放置蓄电池,靠近所述柜体顶部的腔室内设置有二氧化碳释放装置;
7.所述柜体一面设有观察门,所述柜体另一面设有散热门,所述散热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内设有多片等距排列的叶片,所述散热门上设置有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连接部包括电动推杆和升降杆,多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升降杆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升降杆驱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升降杆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叶片打开或闭合。
8.可选的,所述柜体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中空支撑柱,位于所述柜体两侧的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用于支撑所述隔板。
9.可选的,靠近所述柜体顶部的腔室内还设置有抽气装置。
10.可选的,两个对角相对设置的所述中空支撑柱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二氧化碳释放孔,所述二氧化碳释放装置与多个所述二氧化碳释放孔连接,其余两个对角相对设置的所述中空支撑柱靠近地面一端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孔,所述抽气装置与多个所述抽气孔连接。
11.可选的,所述驱动连接部还包括连接座、驱动连杆、固定杆和夹片,所述连接座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散热门上且靠近所述散热窗设置,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所述电动推
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杆与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散热窗竖直方向的内壁上,所述夹片固定在所述叶片靠近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所述夹片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夹片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连杆带动所述升降杆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夹片带动所述叶片打开或关闭。
12.可选的,所述散热窗的四周设有檐口板,位于所述散热窗竖直方向两端的所述叶片的长边与所述散热窗竖直方向两端的所述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位于所述散热窗水平方向两侧的多片所述叶片的短边与所述散热窗水平方向两侧的所述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
13.可选的,所述叶片为金属叶片,所述金属叶片表面包裹有环氧树脂。
14.可选的,所述柜体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有绝缘管道,所述绝缘管道用于放置所述蓄电池的电源线。
15.可选的,所述柜体的顶部设有压力释放阀。
16.可选的,所述柜体内部设有红外温度检测仪。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通过多个隔板将柜体分隔为多个腔室,多个腔室为蓄电池提供了分层放置的空间;利用靠近柜体顶部的腔室内的二氧化碳释放装置释放二氧化碳,以实现在密闭柜体内窒息灭火的效果,灭火效果好,设备简单,易于实现;散热门上的散热窗能够使得蓄电池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散热,避免蓄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降低起火的风险,利用驱动连接部对散热窗进行关闭,可使柜体形成完全密闭空间,确保二氧化碳的灭火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中柜体的主视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中散热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柜体;2、蓄电池;3、隔板;4、二氧化碳释放装置;5、中空支撑柱;6、托架;7、抽气装置;8、二氧化碳释放孔;9、抽气孔;10、散热窗;11、叶片;12、电动推杆;13、升降杆;14、连接座;15、驱动连杆;16、固定杆;17、夹片;18、压力释放阀;19、红外温度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参见图1至图3,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有多个隔板3,多个隔板3将柜体1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腔室,腔室用于放置蓄电池2,靠近柜体1顶部的腔室内设置有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柜体1一面设有观察门,柜体1另一面设有散热门,散热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窗10,散热窗10内设有多片等距排列的叶片11,散热门上设置有驱动连接部,驱动连接部包括电动推杆12和升降杆13,多片叶片11与升降杆13铰接,电动推杆12与升降杆13驱动连接,电动推杆12驱动升降杆13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叶片11打开或闭合。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通过多个隔板3将柜体1分隔为多个腔室,多个腔室为蓄电池2提供了分层放置的空间;利用靠近柜体1顶部的腔室内的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释放二氧化碳,以实现在密闭柜体1内窒息灭火的效果,灭火效果好,设备简单,易于实现;散热门上的散热窗10能够使得蓄电池2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散热,避免蓄电池2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降低起火的风险,利用驱动连接部对散热窗10进行关闭,可使柜体1形成完全密闭空间,确保二氧化碳的灭火效果。
31.具体地,在柜体1的一面,观察门的一侧与柜体1进行铰接,便于对观察门进行开关,观察门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优选为防爆玻璃材质,便于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来观察蓄电池2的工作状态;在柜体1的另一面,散热门通常采用对开门的形式,散热门相较于观察门会更加频繁进行开关,采用对开门的形式能够节省开关门所占空间;靠近柜体1顶部的腔室内设置有多个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每一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均独立放置腔室内,便于工作人员对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选择性取放,方便置换;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大柜体1的尺寸,例如常见的蓄电池屏的尺寸是80cmx60cm,而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蓄电池屏,由于内部设置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等设备,可将蓄电池屏的尺寸加大成80cmx100cm,以获得更大的放置空间。
32.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柜体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中空支撑柱5,位于柜体1两侧的相邻两个中空支撑柱5之间连接有托架6,托架6用于支撑隔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四角处的中空支撑柱5支撑柜体1,使得柜体1整体结构更加稳固,而在柜体1的两个侧面上,相邻两个中空支撑柱5之间连接有托架6,两侧的托架6用于支撑隔板3,隔板3上放置有蓄电池2,托架6的设置相较于连接卡槽等结构,对于承载较重的蓄电池2更加稳固,便于取放,同
时,柜体1两侧的多个托架6使得柜体1内部形成框架式支撑结构,增强蓄电池屏抗压能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柜体1两侧的面板更换为加厚板材。
33.进一步的,靠近柜体1顶部的腔室内还设置有抽气装置7。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屏所采用的灭火原理为窒息灭火,而在向柜体1加注二氧化碳之前,可通过抽气装置7进行一段时间的抽空气以降低压强且降低明火燃烧条件,以实现更好的灭火效果。具体实施步骤为,当柜体1内检测到明火或者异常高温时,首先启动驱动连接部对散热窗10进行关闭,以形成完全封闭的柜体1,之后利用抽气装置7抽离部分空气,例如在柜体1内同时设置有定时器,抽离10秒钟气体以降低压强,再开始释放二氧化碳,由于前期抽离气体导致柜体1内的压强降低,而正常释放二氧化碳也不会引起短时间内的压力升高,确保了灭火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以及抽气装置7可选用抽气与打气一体设备,节省空间。
34.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对角相对设置的中空支撑柱5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二氧化碳释放孔8,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与多个二氧化碳释放孔8连接,其余两个对角相对设置的中空支撑柱5靠近地面一端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孔9,抽气装置7与多个抽气孔9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柜体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中空支撑柱5,其中两个对角处的的中空支撑柱5上沿竖直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二氧化碳释放孔8,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与多个二氧化碳释放孔8通过管路连接,在发生火灾时,启动二氧化碳释放装置4,通过位于柜体1内各个高度的二氧化碳释放孔8释放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迅速填充满整个柜体1,以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而在两个对角处的的中空支撑柱5上则开设有多个抽气孔9,抽气装置7与多个抽气孔9通过管路连接,由于处于上方的腔室内通常均放置有多个蓄电池2,选择对所有腔室进行抽空气很可能将明火一并抽走造成更大的损伤,因此将抽气孔9设置在中空支撑柱5靠近地面一端,通过在柜体1底部抽走部分空气,以达到降压的效果,同时确保灭火过程的安全性。
35.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参见图3,驱动连接部还包括连接座14、驱动连杆15、固定杆16和夹片17,连接座14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散热门上且靠近散热窗10设置,连接座14用于连接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驱动杆与驱动连杆15的一端驱动连接,驱动连杆15的另一端与升降杆13连接,升降杆13与固定杆16平行设置在散热窗10竖直方向的内壁上,夹片17固定在叶片11靠近电动推杆12的一端,夹片17一端与固定杆16铰接,夹片17另一端与升降杆13连接,电动推杆12的驱动杆驱动驱动连杆15带动升降杆13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夹片17带动叶片11打开或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座14用于将电动推杆12固定在散热门上,当在柜体1内检测到明火或者过高温度时,电动推杆12的驱动杆驱动驱动连杆15摆动,进而带动升降杆13沿竖直方向移动,由于夹片17一端与固定杆16铰接,而夹片17另一端与升降杆13连接,升降杆13带动夹片17转动以使得叶片11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叶片11的角度可调节,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调节。
36.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窗10的四周设有檐口板,位于散热窗10竖直方向两端的叶片11的长边与散热窗10竖直方向两端的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位于散热窗10水平方向两侧的多片叶片11的短边与散热窗10水平方向两侧的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窗10的四周设有檐口板,在散热窗10叶片11处于关闭状态时,叶片11的长边与散热窗10竖直方向两端的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叶片11的短边与散热窗10水平方向两侧的檐口板接触封闭连接,檐口板的设置进一步确保散热窗10关闭时的密封性,使得柜体1形成完
全密闭的空间。
37.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叶片11为金属叶片11,金属叶片11表面包裹有环氧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窗10的叶片11采用金属叶片11,使得叶片11具有较好的韧性,耐冲击且不易断裂,而在金属叶片11的表面粘接有环氧树脂,使得叶片11的使用寿命更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能够在叶片11闭合时使得柜体1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38.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柜体1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配合连接有绝缘管道,绝缘管道用于放置蓄电池2的电源线。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屏为横向并排组立放置,相邻两个蓄电池屏紧贴放置,由于蓄电池屏内放置的蓄电池2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需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因此在柜体1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在连接孔内配合连接有连接套管,蓄电池2的电源线通过连接套管与柜体1外部的电源进行连接,以实现对蓄电池2的供电,其中,连接套管优选为绝缘套管,在连接孔内配合连接有连接套管用于保护蓄电池2的电源线,并且保持柜体1内部密封性。
39.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柜体1的顶部设有压力释放阀1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对柜体1内加注二氧化碳的方式实现窒息灭火的技术效果,而在二氧化碳加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柜体1的内压力过高,进而使得柜体1自身结构以及内部设置的各个部件产生安全风险,通过在柜体1顶部加装压力释放阀18,可在受二氧化碳加注的影响导致柜体1内压力过高,进而使得柜体1能够主动泄压,以维持柜体1内压力的平衡与稳定,降低安全风险。
40.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柜体1内部设有红外温度检测仪1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柜体1内的顶部位置加装红外温度检测仪19,一方面工作人员可通过红外温度检测仪19实时监测柜体1内的温度变化,当红外温度检测仪19出现温度异常波动的情况时,工作人员能够对柜体1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尽可能的阻止火灾的发生,另一方面,当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监测柜体1内的温度变化时,也可通过预先对红外温度检测仪19设置警戒温度,当柜体1内的温度达到警戒温度时红外温度检测仪19便会自动报警,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柜体1内高温情况的出现进行排查,能够避免火灾的产生或者对可能发生火灾的情况做出处理。本技术通过设置红外温度检测仪19以实现火灾告警预控预警的功能,并且利用红外温度检测仪19能够及时确定产生高温的具体位置或部件,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4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