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电池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106发布日期:2022-11-15 21:2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电池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锂电池电池盒组件。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或者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需要安装在电池盒内以保持放置的稳定,以及实现锂电池的使用。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5451683 u,授权公告日2022年01月07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角形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池盒,电池盒的一侧装配有盒盖,电池盒的内部装配有三角电池,三角电池的一侧装配有线缆,电池盒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盒,线缆的一端装配在连接盒的内部。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安装在电池盒内部的电池本体的稳定性放置结构,无法保障电池本体在稳定的环境中使用,以及实现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安装时的便捷性。
4.综上所述,电池盒缺少在电池盒内部的电池本体的稳定性放置结构,无法保障电池本体在稳定的环境中使用,以及实现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安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内部无法保障电池在稳定的放置、以及实现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安装时的便捷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稳定放置电池、完成快速组装、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锂电池电池盒组件。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锂电池电池盒组件,包括电池本体、外壳、bms板和连接镍片,电池本体和bms板置于外壳的腔内,电池本体与bms板通过连接镍片连接,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插接,上壳设有输出孔和输入孔,下壳上设有指示灯结构,上壳内连接有上支架,下壳内连接有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的表面均设有卡槽,电池本体的一端与上支架的卡槽插接,电池本体的另一端与下支架的卡槽插接,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侧面均连接有限位凸块,上壳和下壳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限位槽,限位凸块与限位槽插接。
8.上壳和下壳通过插接连接成外壳整体,外壳的腔内安装了bms板和电池本体,通过连接镍片将电池本体和bms板连接,上壳上的输出孔用于设置输出端口,输入孔用于设置输入端口,实现锂电池的持续使用。其中上壳的腔内连接有上支架,下壳的腔内连接有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上均设置了卡槽用于插接电池的两端,卡槽与电池本体的数量相对应,使各个电池本体安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防止电池散落和方便连接镍片与电池本体端面的焊接,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侧面上均连接了若干限位凸块,使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侧面的平面凸出,同时上壳和下壳的内侧上面设置了限位槽,安装时将限位凸块沿着限位槽插入,使上支架和下支架可快速定位在上壳和下壳内,同时将上支架和下支架稳定在外壳内,防止上支架和下支架发生移动,进而加快电池本体在电池盒内的安装效率,同时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加强了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高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9.作为优选,上支架和下支架的表面均连接有稳定块,稳定块置于卡槽处,电池本体的端面与稳定块的表面相贴。稳定块的结构形状与相邻的卡槽配合,使一个稳定块同时与相邻的若干个卡槽的槽口相切,进而减少稳定块在卡槽的槽口的占据面积,方便连接镍片与电池本体端面的连接,同时稳定电池本体不会掉出上支架和下支架。
10.作为优选,指示灯结构包括灯珠、限位框、限位板和显示孔,限位板设有若干个且与限位框的内侧面连接,灯珠和显示孔均设有若干个,灯珠和显示孔均置于相邻的限位板之间,灯珠与bms板电连。指示灯结构用于显示电量状态,显示孔处对应设置一个灯珠,同时灯珠与bms板电连,使通过灯珠显示锂电池电量状态,通过电量的指示便利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限位框和限位板限制灯柱的放置位置,防止灯柱在电池盒内移位,进而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11.作为优选,上壳上设有连接扣一,下壳上设有连接扣二,连接扣一与上壳的外侧面连接,连接扣二与下壳的外侧面连接,连接扣一与连接扣二的侧面相贴。连接扣一和连接扣二在上壳和下壳的场面设有若干个,同时连接扣一和连接扣二的相对端面相贴,方便锂电池通过连接扣一和连接扣二安装在用电设备上,以提高电池安装时的便利性。
12.作为优选,上壳的端面设有凸条,下壳的端面设有凹槽,凸条与凹槽扣接。上壳和下壳通过凸条与凹槽的相扣连接为整体,使上壳和下壳的安装和拆卸便捷,进而便于锂电池的维修和护理。
13.作为优选,上支架和下支架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定位孔,上壳和下壳的内表面均连接有若干定位杆,定位杆与定位孔定位插接。上支架和下支架上的表面设置了若干的定位孔,上壳和下壳的内表面上连接了若干的定位杆,进而方便上支架快速与上壳的定位插接、下支架与下壳的定位插接,同时加强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池盒内产生结构的晃动,达到电池本体在电池盒稳定连接、使用安装的效果。
14.作为优选,上壳和下壳的内侧面连接有若干定位柱,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侧面设有若干让位槽,让位槽与定位柱贴接。上壳的下壳的内侧面上连接了若干的定位柱,定位柱凸出上壳、下壳的内侧壁平面,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侧面上设置了让位槽,使安装时让位槽贴着定位柱滑动,从而使安装后的上、下支架更加稳定在外壳内,达到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和提高安全性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放置电池本体、完成快速组装、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使电池盒具备高安装效率和稳定性,电源量指示明确、加强使用便利性,拆卸便捷,进而便于锂电池的维修和护理。
附图说明
16.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的爆炸图;
18.图3是外壳的爆炸图;
19.图4是外壳的侧视图;
20.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21.图6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22.图7是下壳的外表面图;
23.图8是上支架的俯视图;
24.图9是下支架的立体图一;
25.图10是下支架的立体图二。
26.图中:1.外壳,2.上壳,3.下壳,4.输出孔,5.输入孔,6.指示灯结构,7.上支架,8.下支架,9.卡槽,10.限位凸快,11.限位槽,12.稳定块,13.限位框,14.限位板,15.显示孔,16.连接扣一,17.连接扣二,18.凸条,19.凹槽,20.定位孔,21.定位杆,22.定位柱,23.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一种锂电池电池盒组件,包括电池本体、外壳1、bms板和连接镍片,电池本体和bms板置于外壳1的腔内,电池本体与bms板通过连接镍片连接。
29.如图2所示,外壳包括上壳2和下壳3,上壳2与下壳3插接,上壳2设有输出孔4和输入孔5,下壳3上设有指示灯结构6,上壳2内连接有上支架7,下壳3内连接有下支架8。
30.如图8-10所示,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表面均设有卡槽9,电池本体的一端与上支架7的卡槽9插接,电池本体的另一端与下支架8的卡槽9插接,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侧面均连接有限位凸块10,上壳2和下壳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限位槽11,限位凸块10与限位槽11插接。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表面均连接有稳定块12,稳定块12置于卡槽9处,电池本体的端面与稳定块12的表面相贴。
31.如图2、3、6、7所示,指示灯结构6包括灯珠、限位框13、限位板14和显示孔15,限位板14设有若干个且与限位框13的内侧面连接,灯珠和显示孔15均设有若干个,灯珠和显示孔均置于相邻的限位板14之间,灯珠与bms板电连。
32.如图1、3、4所示,上壳2上设有连接扣一16,下壳3上设有连接扣二17,连接扣一16与上壳2的外侧面连接,连接扣二17与下壳3的外侧面连接,连接扣一16与连接扣二17的侧面相贴。
33.如图3、5所示,上壳2的端面设有凸条18,下壳3的端面设有凹槽19,凸条18与凹槽19扣接。
34.如图3、8、9所示,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定位孔20,上壳2和下壳3的内表面均连接有若干定位杆21,定位杆21与定位孔20定位插接。
35.如图5、6、8、9所示,上壳2和下壳3的内侧面连接有若干定位柱22,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侧面设有若干让位槽23,让位槽23与定位柱22贴接。
36.如图1-10所示:外壳1的结构形状为三角形状,以适用于安装在三角状电池盒放置的设备上,包括电动自行车的三角车架上。外壳1为两个结构形状为三角状的上壳2和下壳3连接而成。上壳2与下壳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腔内用于放置电池本体、bms板和连接镍片、灯柱(图中未示)以及上支架7和下支架8。上支架7和下支架8为相对称布置的用于稳定电池本体放置的支撑结构,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卡槽9为圆孔状分别卡出电池本体的两端,若干的卡槽9使各个电池本体均插接排列在卡槽9内,连接镍片焊接在电池本体的端面上并与bms板相连接,成为储能供电主体。
37.上壳2的表面上设置了输入孔4和输出孔5,输出孔4用于设置输出端口实现对设备
的供电,通输入孔5用于设置输入端口,实现锂电池的充电储能,输入孔4与输出孔5位置相靠近。指示灯结构6包括灯珠、限位框13、限位板14和显示孔15,限位框13凸出下壳3的腔内的底面,用于限制灯珠的位置,限位板14排成一列形成若干的放置槽位,灯珠和显示孔15分别置于各个槽位内,同时灯珠与bms板电连,以通过灯珠的显示情况显示电量状态,同时下壳3上的指示灯结构6的位置与上壳2中输入孔4、输出孔6的位置布置的上下对应,方便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对称安置和电池本体的集中布置,使外壳1腔内的结构布置紧凑而有效,同时方便了电池本体的安装和拆卸。
38.稳定块12的结构形状为等边的三角状,稳定块12的三个角状分别伸出至三个相邻的卡槽9的槽口,使卡槽9处带有6个不同稳定块12的三角状局部且均匀布置,稳定块12的表面与电池本体的端面相贴,使电池本体卡在上支架7和下支架8的稳定块12之间,以保证电池本体与上支架7、下支架7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池本体脱开上支架7和下支架8。
39.限位凸块10在上支架7、下支架8的侧面的为凸出弧形状,限位槽11为上壳2和下壳3的内侧面上若干凸出部分之间形成的凹槽状,以使上支架7上的限位凸块10被上壳2上的限位槽11卡住、下支架8上的限位凸块10被下壳3上的限位槽11卡住,另外上支架7与上壳2连接时定位孔20插入定位杆21、下支架8与下壳3连接时定位孔20插入定位杆21,同时上壳2上的定位柱22卡入上支架7的让位槽23、下壳3上的定位柱22卡入下支架8的让位槽23内,使上支架7在与上壳2连接、下支架8在与下壳3连接时形成多重定位和稳定的连接,以加强连接的效率和稳定的强度。
40.凸条18为上壳2的三角端面上的三角凸出条形状,凹槽19为下壳3的三角端面上的凹陷三角条形状,进而通过凸条18卡入凹槽19连接上壳2与下壳3,使连接方便同时便于拆卸。
41.将电池与电池盒组装:将电池本体的一端插入上支架7的卡槽9内、另一端插入下支架8的卡槽9内,使电池本体的一端面与上支架7上的稳定块12相贴、另一端面与下支架8上的稳定块12相贴。将连接镍片与上支架7的表面相贴并与电池本体的一端面(未被稳定块12遮挡部分)连接,将另一连接镍片与下支架8的表面相贴并与电池本体的另一端面(未被稳定块12遮挡部分)连接,同时连接镍片与bms板连接形成电池主体,灯珠与bms板连接。将上支架7上的限位凸块10被上壳2上的限位槽11卡住、下支架8上的限位凸块10被下壳3上的限位槽11卡住,另外上支架7与上壳2连接时定位孔20插入定位杆21、下支架8与下壳3连接时定位孔20插入定位杆21,同时上壳2上的定位柱22卡入上支架7的让位槽23、下壳3上的定位柱22卡入下支架8的让位槽23内,使上支架7在与上壳2连接、下支架8在与下壳3连接,凸条18卡入凹槽19连接上壳2与下壳3,电池与电池盒的组装完成。使用时电线通过输出孔4与电池的连接完成对设备的供电、电线通过输出孔5与电池的连接实现对电池的充电储能,通过显示孔15显示的亮灯情况观察电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