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0407发布日期:2023-01-04 10:1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扣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通常在两个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上会设置锁扣结构,以防止两个连接器在对接之后因受到外力而松脱,从而确保二者机械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现有的锁扣装置为硬干涉,两连接器对接后,解锁困难,甚至需要损坏连接器才能完成解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解锁简便的插头连接器及具有该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4.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内芯、外壳、锁扣件、弹性件及线缆,所述内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芯包括绝缘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插头端子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面凹设有活动槽,所述锁扣件活动的收容于所述活动槽,所述锁扣件设有凸出所述外壳的锁扣凸部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锁扣凸部的后方,所述弹性件弹性挤压在所述外壳和所述锁扣件之间,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锁扣凸部内缩于所述活动槽。
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锁扣凸部还设有用于导引所述锁扣凸部滑入插座连接器的锁孔的斜面。
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槽内设有一定位柱,所述锁扣件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7.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套环,所述外壳外壁面还凹设有容纳所述套环的限位槽,所述锁扣件设有位于所述锁扣凸部和所述按压部之间的凹部,所述套环穿过所述凹部。
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锁扣凸部对齐,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按压部对齐。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弹簧的直径。
10.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插头连接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插接在一起,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锁片、基座及收容于所述基座的若干插座端子,所述锁片包括固定片及位于所述固定片前方的锁孔,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锁扣凸部锁定于所述锁孔,所述基座包括对插孔,所述插座端子延伸入所述对插孔。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座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机壳面板上,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o型防水垫片,所述防水垫片包括插入口、凸缘及外环壁,所述凸缘向前凸设于所述外环壁内边缘,并且环绕所述插入口,所述凸缘伸入所述机壳面板的插入口,消除所述插座连
接器和所述机壳面板的间隙。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金属接地片及固定于所述基座内的一对金属弹片,所述接地片包括遮盖壁及从所述遮盖壁内边缘向后弯折延伸的搭接片,所述外环壁固定于所述遮盖壁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搭接片与其中一所述金属弹片电性接触,所述金属弹片延伸入所述对插孔。
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前盖及防尘盖,所述金属前盖及防尘盖分别包括插入口,所述防尘盖包括固定段、帽盖及连接所述固定段和所述帽盖的弹性段,所述固定段被所述金属前盖和所述机壳面板夹持固定,所述锁孔位于所述金属前盖、所述防尘盖及所述机壳面板的所述插入口中。
14.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外壳的外壁面凹设有活动槽,所述锁扣件活动的收容于所述活动槽,所述锁扣件设有凸出所述外壳的锁扣凸部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锁扣凸部的后方,所述弹性件弹性挤压在所述外壳和所述锁扣件之间,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锁扣凸部内缩于所述活动槽,实现解锁,插头连接器可轻易的与插座连接器分开,锁扣的结构简单,成本低,锁定和解锁的操作简便,避免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随意松脱。相应地,具有该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也具有上述功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外壳的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未显示插头连接器。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20.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防水垫片的立体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基座、金属弹片、插座端子分开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插座连接器200安装于机壳面板300上。
24.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插头连接器100包括内芯10、外壳20、锁扣件30、弹性件40、套环50及线缆60。
25.内芯10固定于外壳20中,其包括绝缘体11及收容于绝缘体11的若干插头端子(未图示),插头端子与线缆60连接。
26.外壳20呈圆管状,外壁面凹设有活动槽21及限位槽22,活动槽21 前后延伸,并且内设有一定位柱23,限位槽22设置为环形,并且与活动槽21贯通。
27.锁扣件30和弹性件40组装于活动槽21中,锁扣件30可在活动槽21 中上下运动,锁扣件30包括锁扣凸部31、位于锁扣凸部31后方的按压部 32及位于锁扣凸部31和按压部32之间的凹部33,凹部33侧向贯穿锁扣件30。锁扣凸部31设有朝向插座连接器200的斜面311,
锁扣凸部31和按压部32凸出于插头外壳20。锁扣件30内壁还设有定位孔,供定位柱 23插入定位孔中。
28.弹性件40被夹持在锁扣件30和插头外壳20之间,弹性件40包括第一弹簧41及位于第一弹簧41后方的第二弹簧42,第一弹簧41的直径和弹性小于第二弹簧42的直径和弹性,第一弹簧41和锁扣凸部31对齐,第二弹簧42和按压部32对齐。为防止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的位置发生偏移,锁扣件30和/或外壳20设有容纳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 末端的凹口。
29.套环50设置为圆环形,套设于外壳20上,并且容纳于限位槽22中,套环50穿过凹部33,用于限制锁扣件30前后移,并且防止锁扣件30脱落外壳20。
30.线缆60前端与内芯10连接,后端向后延伸出外壳20。
31.请参阅图4至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200通过螺丝201安装于机壳面板300上,其包括金属前盖71、防尘帽72、o型防水垫片73、金属接地片74、基座81、锁片82、一对金属弹片83及若干插座端子84。
32.机壳面板300、金属前盖71、防尘盖72、防水垫片73和金属接地片 74分别设有供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入口301、710、720、730、740,插入口301、710、720、730、740前后对齐。
33.防尘帽72包括固定段721、帽盖722及连接固定段721和帽盖722 的弹性段723,插入口720设于固定段721上。固定段721被金属前盖71 和机壳面板300夹持固定。
34.防水垫片73组装或一体成型于基座81前表面,其包括凸缘731和外环壁732,凸缘731向前凸设于外环壁732内边缘,并且环绕插入口730。凸缘731伸入机壳面板300的插入口301中,消除机壳面板300和插座连接器200的缝隙,实现防水功能。
35.金属接地片74包括环绕插入口740的遮盖壁741及从遮盖壁741内边缘向后弯折延伸的搭接片742,防水垫片73的外环壁732固定于遮盖壁 741和基座81之间。
36.基座81设有与各插入口301、710、720、730、740对齐的对插孔810 及位于对插孔810一侧的固定槽811。
37.锁片82包括呈l形固定片821及位于固定片821前方的锁孔822,固定片821插入固定于基座81固定槽811中,锁孔822位于基座81前方及各插入口301、710、720、730、740中。
38.金属弹片83和插座端子84固定于基座81中,并且伸入对插孔810 中,金属接地片74的遮盖壁741贴附于面板300上,搭接片742和其中一金属弹片83接触在一起,形成插座连接器200和面板300之间的接地回路。
39.当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插座连接器200时,锁扣凸部31进入插座连接器200中,锁扣件30克服弹性件40的弹力,锁扣凸部31上的斜面311 导引锁扣凸部31滑入锁孔822锁定,使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 保持在一起,避免两者受力后发生松脱。当插头连接器100需要与插座连接器200分开时,只需手动按压锁扣件30的按压部32,锁扣件30克服弹性件40的弹力,锁扣凸部31退出锁孔822,内缩于活动槽21,然后,插头连接器100可轻易的与插座连接器200分开。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的锁扣结构简单,成本低,锁定和解锁的操作简便,避免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随意松脱。
40.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