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4601发布日期:2022-11-11 19: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


背景技术:

2.连接线是连接线路的组件之一,主要是在器件与组件、组件与机柜、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起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作用,并且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其品质好坏关系到系统设备整体运作的可靠性,现有的连接线通常包括线材及分别连接于线材两端的用于与产品相连接的usb端以及插接到另一产品的插接端,其线材整体通常为直型结构,而直型结构的线材受限于直型和材料致使伸缩性较差,导致线材在拉扯时受到拉扯的作用力容易出现线材断裂的现象,无法保证使用寿命。
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其提升了线材整体的伸缩性,使线材在拉扯时能通过m型结构的拉直缓冲拉扯的作用力,避免线材断裂的现象,保证了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包括线材、设置于线材左端的type-c端以及设置于线材右端的连接端;所述线材呈圆形结构,所述线材设置有第一m型部、第二m型部,所述第一m型部位于线材朝向type-c端的一侧,所述第二m型部位于线材朝向连接端的一侧;
7.所述type-c端包括有plug内模、plug外模、绝缘本体以及type-c连接器,所述plug内模一体成型连接于线材左端的外被上,所述plug外模一体成型连接于plug内模的外壁上,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连接于plug内模、plug外模的左侧,所述type-c连接器镶嵌于绝缘本体上;所述type-c连接器的一端连接于线材,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外;
8.所述连接端包括sr内模、sr外模,所述sr内模一体成型连接于线材右端的外被上,所述sr外模一体成型连接于sr内模的外壁上,所述线材包括若干芯线,每个芯线的一端均伸出连接端背向type-c端的一端外。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材还设置有第一直型部、第二直型部、第三直型部;所述第一直型部的一端连接于type-c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m型部的一端;所述第一m型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直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直型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m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m型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直型部的一端,所述第三直型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端背向type-c端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垂直于线材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芯线的一端伸出延伸部外。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段、过渡段、本体段,所述连接段一体成型连接于sr内模、sr外模,所述芯线的一端伸出本体段外。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本体段的外径,所述过渡段的外径小
于本体段的外径。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线设置有三根,所述三根芯线分别定义为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三芯线,所述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三芯线的一端均伸出本体段外。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lug内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凸设延伸的第一环形凸部,若干第一环形凸部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plug外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凹设延伸的第一环形凹槽,若干第一环形凹槽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第一环形凸部与第一环形凹槽镶嵌成型固定。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r内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凸设延伸的第二环形凸部,若干第二环形凸部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sr外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凹设延伸的第二环形凹槽,若干第二环形凹槽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第二环形凸部与第二环形凹槽镶嵌成型固定。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线材上设置第一m型部、第二m型部,使线材的两端形成m型结构,从而提升了线材整体的伸缩性,使线材在拉扯时能通过m型结构的拉直缓冲拉扯的作用力,避免线材断裂的现象,保证了使用寿命。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type-c端的局部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端的局部剖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识说明:
23.10、线材
ꢀꢀꢀꢀꢀꢀꢀꢀꢀꢀꢀꢀ
11、第一m型部
24.12、第二m型部
ꢀꢀꢀꢀꢀꢀ
13、第一直型部
25.14、第二直型部
ꢀꢀꢀꢀꢀꢀ
15、第三直型部
26.20、type-c端
ꢀꢀꢀꢀꢀꢀꢀꢀ
21、plug内模
27.211、第一环形凸部
ꢀꢀꢀ
22、plug外模
28.221、第一环形凹槽
ꢀꢀꢀ
23、绝缘本体
29.24、type-c连接器
ꢀꢀꢀ
30、连接端
30.31、sr内模
ꢀꢀꢀꢀꢀꢀꢀꢀꢀ
311、第二环形凸部
31.32、sr外模
ꢀꢀꢀꢀꢀꢀꢀꢀꢀ
321、第二环形凹槽
32.33、延伸部
ꢀꢀꢀꢀꢀꢀꢀꢀꢀꢀ
331、连接段
33.332、过渡段
ꢀꢀꢀꢀꢀꢀꢀꢀꢀ
333、本体段
34.101、第一芯线
ꢀꢀꢀꢀꢀꢀꢀ
102、第二芯线
35.103、第三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36.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7.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连接线,包括线材10、设置于线材10左端的type-c端20以及设置于线材10右端的连接端30;所述线材10呈圆形结构,所述线材10设置有第一m型部11、第二m型部12,所述第一m型部11位于线材10朝向type-c端20的一侧,所述第二m型部12位于线材10朝向连接端30的一侧。如此,通过第一m型部11、第二m型部12的结合设计,使线材10的两端形成m型结构,从而提升了线材10整体的伸缩性,使线材10在拉扯时能通过m型结构的拉直缓冲拉扯的作用力,避免线材10断裂的现象,保证了使用寿命。
38.其中,所述线材10还设置有第一直型部13、第二直型部14、第三直型部15;所述第一直型部13的一端连接于type-c端2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m型部11的一端;所述第一m型部1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直型部14的一端,所述第二直型部1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m型部12的一端,所述第二m型部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直型部15的一端,所述第三直型部15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30。如此,可使线材10兼具圆形、直型和m型,可提高线材10整体的性能。
39.所述type-c端20包括有plug内模21、plug外模22、绝缘本体23以及type-c连接器24,所述plug内模21一体成型连接于线材10左端的外被上,所述plug外模22一体成型连接于plug内模21的外壁上,所述绝缘本体23一体成型连接于plug内模21、plug外模22的左侧,所述type-c连接器24镶嵌于绝缘本体23上;所述type-c连接器24的一端连接于线材10,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23外;此处,所述plug内模21、plug外模22均为pvc材料制成。如此,当type-c端20受到拉力时,会带动线材10内的芯线往受力端移动,而通过plug内模21和plug外模22的设置,线材10受到的力是plug内模21上,而plug内模21进行一步转移受力到plug外模22上,从而不会直接作用在与type-c连接器24相连接的芯线上,从而防止了芯线的位移,防止了芯线与type-c连接器24的接触不良。所述plug内模2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凸设延伸的第一环形凸部211,若干第一环形凸部211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plug外模2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凹设延伸的第一环形凹槽221,若干第一环形凹槽221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第一环形凸部211与第一环形凹槽221镶嵌成型固定,如此,可增加plug内模21和plug外模2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40.所述连接端30包括sr内模31、sr外模32,所述sr内模31一体成型连接于线材10右端的外被上,所述sr外模32一体成型连接于sr内模31的外壁上,所述线材10包括若干芯线,每个芯线的一端均伸出连接端30背向type-c端20的一端外;此处,所述sr内模31、sr外模32均为pvc材料制成。此处,sr内模31、sr外模32的作用与plug内模21、plug外模22的作用相同。所述sr内模3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凸设延伸的第二环形凸部311,若干第二环形凸部311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sr外模3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凹设延伸的第二环形凹槽321,若干第二环形凹槽321沿轴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所述第二环形凸部311与第二环形凹槽321镶嵌成型固定,如此,可增加sr内模31、sr外模3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另外,所述第二环形凸部311与第一环形凸部211两者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21与第二环形凹槽321两者结构相同。
41.所述连接端30背向type-c端20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33,所述延伸部33沿垂直于线材10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芯线的一端伸出延伸部33外。所述延伸部33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段331、过渡段332、本体段333,所述连接段331一体成型连接于sr内模31、sr外
模32,所述芯线的一端伸出本体段333外。如此,可改变连接端30的芯线延伸方向。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331的外径大于本体段333的外径,所述过渡段332的外径小于本体段333的外径,如此,可使连接段331与本体段333之间形成环形槽,方便在需要固定连接端30时,通过环形槽与外部结构相固定。
42.所述芯线设置有三根,所述三根芯线分别定义为第一芯线101、第二芯线102、第三芯线103,所述第一芯线101、第二芯线102、第三芯线103的一端均伸出本体段333外。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线101的一端套设有黑色套管,所述黑色套管成型到sr内模31内,所述第二芯线102的一端套设有红色套管,所述红色套管成型到sr内模31内,所述第三芯线103的一端套设有白色套管,所述白色套管成型到sr内模31内,所述黑色套管、红色套管、白色套管均为热缩套管,所述第一芯线101、第二芯线102、第三芯线103的一端均连接有伸出相应套管外的端子。如此,通过第一芯线101、第二芯线102、第三芯线103的设置,可使其满足接线需求,同时,分别于不同芯线套设不同颜色的套管,可使其能明确地分辨出每个芯线,从而在应用时可使用户直接根据颜色进行接线,更加方便快捷。
43.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23背向线材10的端面的表面涂覆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二氧化硅层,二氧化硅具有极佳的耐磨性,采用其制作而成的耐磨层可以大大提高耐磨性能。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线材上设置第一m型部、第二m型部,使线材的两端形成m型结构,从而提升了线材整体的伸缩性,使线材在拉扯时能通过m型结构的拉直缓冲拉扯的作用力,避免线材断裂的现象,保证了使用寿命。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