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021发布日期:2022-09-21 04:2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外,电池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壳体,具有一容纳腔;若干电池模组,其配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散热通道,使得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对热量的疏导。
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壳体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且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散热通道,其能够对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杜绝因其中一个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传递导致的热失控。
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电池模组呈上下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进行固定,能够对特定场景的适应,提高动力电池包的适用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配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且所述隔热材料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
10.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使得下层的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隔热材料对其产生的热量及烟雾进行阻隔并沿着散热通道进行疏导,进而对上层的电池模组形成保护,提高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设置为5~20mm,有利于对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及烟雾进行疏导。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底层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壳体固定连接,方便固定电池模组,提高容纳腔的空间利用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顶部配置有防爆阀,使得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引起的热量及烟雾能够沿防爆阀喷出,可实现对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的定向引导,提高安全的稳定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容纳腔的周缘形成散热间隙,以用于疏导所述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杜绝因其中一个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的热
量和烟雾传递导致的热失控,从而减少热蔓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间隙的尺寸设置为10~20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外缘设置有连接座,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连接座之间配置有支座,以用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固定,通过连接座可方便电池模组之间的固定,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1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9.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隔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电池壳体;200、电池模组;300、隔热材料;400、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
3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被越来越关注,但是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在锂电池的不当生产,不当充放电,不当设计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动力电池的热失控,严重的会发生爆炸,危害到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
32.现在行业要求和国家标准都要求电芯发生热失控后不蔓延到相邻的电池模组,其往往采用堵的方式,如在电芯之间加防火材料,当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时候,将热量和烟雾阻隔,减小或者放置热量和烟雾传递到相邻电芯,实验证明,只采用堵的方式,将电芯发生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隔绝在一个设定的空间,往往效果是有效的;因为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时候,温度高达五六百度,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而市场上能够做到相对经济性并且又有足够热阻隔性能的材料几乎没有。
33.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壳体100及电池模组200,所述电池模组20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0的内部,所述电池模组200与所述电池壳体100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可设置有用于对其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的散热通道。
34.具体而言,电池壳体100,具有一容纳腔;若干电池模组200,其配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散热通道,使得所述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时,对热量的疏导。
35.示例性的,所述电池模组200具有若干电芯,若干电芯之间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可以是气凝胶等,其设置位置可以是每隔一个电芯放置一片气凝胶,也可以是每隔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电芯放置一片气凝胶,所述气凝胶的厚度大于等于3mm。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及形状不做特殊的限定,可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设定,且所述散热通道可对所述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包括烟雾等)进行疏导。
3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壳体100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200的容纳腔,且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200之间设置散热通道,其能够对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杜绝因其中一个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传递导致的热失控。
38.目前,现有动力电池模组200一般是以一个规则的长方形,挂在车身底部。但是对于一些特种车辆和超跑电动车,由于空间的限制,整个电池包的包络不规则,因此无法方便地将电池模组200组装为电池包。
39.鉴于此,请参照图1,若干所述电池模组200呈上下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进行固定,能够对特定场景的适应,提高动力电池包的适用性。
40.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隔热材料3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隔热材料300,所述隔热材料300配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
模组200之间,且所述隔热材料300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
41.示例性的,所述隔热材料300包括但不局限于云母板,所述隔热材料300的厚度大于等于2mm,且所述隔热材料300可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底部,且所述隔热材料300与位于所述隔热材料300下方的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设置有所述散热通道。
42.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200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300,使得下层的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时,隔热材料300对其产生的热量及烟雾进行阻隔并沿着散热通道进行疏导,进而对上层的电池模组200形成保护,提高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设置为5~20mm,有利于对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及烟雾进行疏导。
4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底层的所述电池模组200与所述电池壳体100固定连接,方便固定电池模组200,提高容纳腔的空间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最底层的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底部可直接与所述电池壳体100固定连接,即该电池模组200与所述电池壳体100之间未设置隔热材料300。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0的顶部配置有防爆阀,使得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引起的热量及烟雾能够沿防爆阀喷出,可实现对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的定向引导,提高安全的稳定性。
4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模组200的上方,当最下面的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时,所述防爆阀会将热量和烟雾向上喷射,最下面的电池模组200会将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喷到中间的电池模组200,在中间的电池模组200的底部粘贴所述隔热材料300,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杜绝中间的电池模组200因下层的电池模组200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传递导致的热失控。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电池模组200与所述容纳腔的周缘形成散热间隙,以用于疏导所述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杜绝因其中一个电池模组200发生热失控的热量和烟雾传递导致的热失控,从而减少热蔓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间隙的尺寸设置为10~20mm,其优选为10mm。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外缘设置有连接座400,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00的连接座400之间配置有支座,以用于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的固定,通过连接座400可方便电池模组200之间的固定,提高电池模组200的稳定性。
50.示例性的,所述连接座400设置若干个,且沿所述电池模组200的长度方向可设置至少四个(优选八个),即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两个,且所述连接座400与所述电池模组200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且沿所述电池模组200的竖直方向上,所述螺丝可设置有若干个,其相对于通过一根螺栓实现若干电池模组200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可避免螺栓使用过程中的断裂,因此通过多个螺丝进行固定,可提高电池模组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示例性的,所述用电设备可以是超跑车,也可以是特定车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设备。
52.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使用者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