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1695发布日期:2023-03-24 15: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2.二次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或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动力、储能等各行各业,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极芯、绝缘片、电解液及外壳,绝缘片保护极芯并通过外壳将极芯、绝缘片、电解液封装在一起;为保证电解液均匀分布在极芯内部,需要在绝缘片的侧边开孔,以便于电解液的进入;但是锂离子电池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极片可能会发生下坠,通过绝缘片的孔洞与外壳发生接触造成外壳腐蚀,进而产生漏液,存在安全隐患。
3.目前为了实现极片的防坠,通常将极片整面与隔膜粘结在一起以达到防止极片下坠的目的。
4.极片整面与隔膜粘合的方法成本较高,另外极片与隔膜之间粘合没有缝隙,会造成极片和隔膜湿润困难,影响二次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可以降低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如下:
7.作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包括极芯,所述极芯包括多个由上而下叠合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隔膜、负极片、正极片和粘合涂层;所述隔膜两表面的侧部边缘处设有粘合涂层,
8.所述负极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负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所述第一负极极耳的表面设有粘合涂层,且所述第一负极极耳表面的粘合涂层与所述隔膜一表面的边缘处的粘合涂层贴合;
9.所述正极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表面设有粘合涂层,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粘合涂层与所述隔膜另一表面的边缘处设有粘合涂层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粘合涂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和氢氧化氧铝混合组成的粘合涂层,所述粘合涂层的宽度为3~5mm。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负极极耳外伸所述隔膜;所述第一负极极耳端部边缘与所述粘合涂层端部边缘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外伸所述隔膜,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粘合涂层贴合端部边缘之间存在间隙。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宽度为2~3mm,第一负极极耳宽度为2~3mm。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一负极极耳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负极极耳的结构采用连续或者非连续结构中的一种。
14.进一步的,所述连续结构采用连续矩形、连续三角形、连续弧形、连续梯形中的一种;所述非连续结构采用矩形、三角形、弧形、梯形中的一种。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和绝缘片,所述极芯的外表面包裹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用于保护所述极芯;所述绝缘片的端部表面开设一个或者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用于向所述极芯内部灌装电解液;所述绝缘片的外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孔洞相对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孔洞的宽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截面采用半圆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扇形结构中的一种;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15m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实用新型将隔膜两面的侧边缘处、第二正极极耳表面、第一负极极耳的表面添加粘合涂层利用粘合涂层使得隔膜的边缘处与正极片、负极片固定在一起,有效的防止极片的下坠,可靠性强,阻止极片与锂离子电池外壳的接触,防止腐蚀的发生,同时极片与隔膜之间只是端部粘合,中心处仍存在间隙,不但降低了成本,同时便于电解液进入到极片和隔膜之间,提高二次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19.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件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整体剖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整体内部示意图。
26.图中标注说明:1、外壳;11、凹槽;2、绝缘片;21、孔洞;3、极芯;31、隔膜;32、负极片;321、第一负极极耳;322、第二负极极耳;33、正极片;331、第一正极极耳;332、第二正极极耳;34、粘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8.一种极片防坠式二次电池,包括极芯3,如图4所示,所述极芯3包括多个由上而下叠合的电极组件;
29.如图1-3所示,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隔膜31、负极片32、正极片33和粘合涂层34;所述隔膜31两表面的侧部边缘处设有粘合涂层34,即隔膜31两个表面两端共两处设有粘合涂层34;说明图3中只显示出隔膜31其中一表面即上表面有一处粘合涂层34,隔膜31的另一表面
即下表面处仍有一处粘合涂层;
30.所述隔膜31其中一表面设有负极片32;所述负极片32的宽度小于所述隔膜31的宽度,所述负极片32的一端设有第二负极极耳322;所述第二负极极耳322外伸所述隔膜31;
31.所述负极片3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负极极耳321,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的表面设有粘合涂层34,第一负极极耳321的宽度为l1,l1为2~3mm;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表面的粘合涂层34与隔膜31一表面边缘处所述粘合涂层34贴合,且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的端部边缘与隔膜31表面的所述粘合涂层34的端部边缘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方便各个电极组件的连接;
32.示例性的,负极片32的左端通过第一负极极耳321表面的粘合涂层34与隔膜31一表面的粘合涂层34直接贴合,完成负极片32与隔膜31的粘合;
33.所述隔膜31的另一表面设有正极片33,所述第一正极片33的宽度小于隔膜31的宽度,所述正极片3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正极极耳331和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正极极耳331外伸所述隔膜31,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的表面设有粘合涂层34,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表面的粘合涂层34与隔膜31另一表面边缘处所述粘合涂层34贴合,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的宽度为l3,l3为2~3mm;且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的端部边缘与隔膜31表面的所述粘合涂层34的端部边缘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方便各个电极组件的连接;
34.示例性的,正极片33的右端通过第二正极极耳332表面的粘合涂层34与隔膜31另一表面的粘合涂层34直接贴合;完成正极片33与隔膜31的粘合。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隔膜31两面的侧边缘处、第二正极极耳332表面、第一负极极耳321的表面添加粘合涂层34,利用粘合涂层34使得隔膜31的边缘处与正极片33、负极片32固定在一起,有效的防止极片的下坠,可靠性强,阻止极片与锂离子电池外壳1的接触,防止腐蚀的发生,同时极片与隔膜之间只是端部粘合,中心处仍存在间隙,不但降低了成本,同时便于电解液进入到极片和隔膜之间,使二者之间湿润便利。
36.为了进一步的加强隔膜31、正极片33、负极片32粘合的强度,所述粘合涂层34包括聚偏二氟乙烯和氢氧化氧铝混合组成的粘合涂层34,其中聚偏二氟乙烯和氢氧化氧铝的质量比为2:8,所述粘合涂层34的宽度为3~5mm。示例性的,所述隔膜31两个表面边缘处的粘合涂层34包括一侧面的左边缘处的粘合涂层34和另一侧面右边缘处的粘合涂层34,其中的一侧面的左边缘处的粘合涂层34的宽度为l2,l2为3~4mm,另一侧面右边缘处的粘合涂层34的宽度为l4,l4为4~5mm;粘合涂层34在与正极片33、负极片32接触后,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贴合处进行粘黏,同时氢氧化氧铝吸收电解液产生溶胀,使贴合处粘黏的更加紧凑。
37.为了提高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与粘合涂层34之间的粘合能力,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的结构采用连续或者非连续结构中的一种;所述连续结构采用连续矩形、连续三角形、连续弧形、连续梯形中的一种;所述非连续结构采用矩形、三角形、弧形、梯形中的一种。
38.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均采用矩形结构,为了提高粘合能力,防止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与粘合涂层34粘合时粘合1涂层34溢出,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可采用非矩形结构,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采用三角形、弧形、梯形中的一种;
39.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还可以采用连续矩形、连续三角形、连续弧形、连续梯形中的一种,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二正极极耳332、所述第一负极极耳321与粘合涂层34粘合力度。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案例,将所述粘合涂层34的结构进行改变也能达到防止粘合涂层34溢出的效果,其中的粘合涂层34的结构采用连续或者非连续结构中的一种;所述连续结构采用连续矩形、连续三角形、连续弧形、连续梯形中的一种;所述非连续结构采用矩形、三角形、弧形、梯形中的一种。
41.为了进一步防止极片的下坠,阻止极片与锂离子电池外壳1的接触,还包括外壳1和绝缘片2,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极芯3的外表面包裹绝缘片2,所述绝缘片2用于保护所述极芯3;示例性的,所述绝缘片2采用聚合物材质的薄膜结构,包覆于极芯3周围,起到对极芯3的保护及绝缘作用;
42.所述绝缘片2的端部表面开设一个或者多个孔洞21,所述孔洞21用于向所述极芯3内部灌装电解液;所述绝缘片2的外部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侧表面开设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孔洞21相对设置,且所述凹槽11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孔洞21的宽度,示例性的,所述孔洞21的端部到所述凹槽11的端部间距为d1,d1为1~1.5mm;所述凹槽11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宽度;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1内部开设凹槽11,凹槽11与绝缘片2的孔洞21相对,凹槽11的设计确保极片即使下降至绝缘片2对的孔洞21出,但是由于凹槽11的设置,极片仍然接触不到外壳1,进一步阻止极片与锂离子电池外壳1的接触,防止腐蚀的发生。
44.所述凹槽11的截面采用半圆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扇形中的一种;所述凹槽11的深度为0.1~0.15mm;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凹槽11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凹槽11的深度为h1,h1为0.1~0.15mm。
4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