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升降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1700发布日期:2022-12-03 01:3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升降地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升降地锁。


背景技术:

2.城市内的停车空间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对车位进行管理以实现更高效率的车位使用,地锁作为一种车位管理设备,应用广泛。
3.地锁作为车辆通行的管理设备,为保持信息传输的高效性,降低迟滞,其控制单元往往埋设于靠近地锁的地下,在此应用环境下,地锁的控制单元很容易因进水或受潮而损坏,这对于正常的工作以及后期的维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升降地锁,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地锁的控制单元往往埋设于靠近地锁的地下,在此应用环境下,地锁的控制单元很容易因进水或受潮而损坏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升降地锁,包括电动升降的车位锁本体以及用于控制车位锁本体升降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若干条线缆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线缆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线缆的一端均通过一个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至少有一条线缆远离电路板的一端与车位锁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与壳体间、线缆与电路板之间以及线缆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绝缘的灌封胶层。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处的第一卡线管,所述第一卡线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外侧部、适配部以及内侧部,所述适配部的外壁与壳体上的第一通孔的内壁适配,所述内侧部以及外侧部相对的面分别紧贴壳体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卡线管的内径与线缆外径适配。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侧部远离适配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易折部,所述易折部的外径小于保护套管的外径,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一卡线管连通。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卡线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适配部在外侧部和内侧部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一通孔在轴向上的长度。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溢胶通孔。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传感器控制盒、若干传感线以及设置在其中的控制板,所述传感器控制盒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至少有一条线缆远离电路板的一端穿过传感器控制盒上的一个第二通孔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传感线的一端穿过一个对应的第二通孔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传感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穿过传感器控制盒的线缆以及控制线的数量总和相同。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卡线管,所述第二卡线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贴合部、卡接部和第二贴合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壁紧贴第二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相对的面分别紧贴传感器控制盒的内壁与外壁;所述控制板与传感器控制盒之间设置有绝缘的灌封胶层。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采用pp塑料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灌封胶层,可以将整个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与线缆的电性连接处包裹,实现防水防潮的效果,避免控制单元因受潮而损坏,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16.2.通过设置第一卡线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线缆在第一通孔被折断,更好地保护线缆,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卡线管,使得第一卡线管与第一通孔之间、第一卡线管与线缆之间的缝隙更小,可以有效地防止注入的灌封胶从第一通孔处溢出形成溢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控制盒的爆炸图。
20.图标:1-壳体;11-上半部;12-下半部;4-第一通孔;41-第一缺口;42-第二缺口;2-线缆;3-电路板;31-溢胶通孔;5-第一卡线管;51-外侧部;52-适配部;53-内侧部;6-保护套管;61-易折部;7-传感器控制盒;71-底座;72-盖合部;73-第二通孔;731-第三缺口;732-第四缺口;74-传感线;8-第二卡线管;81-第一贴合部;82-卡接部;83-第二贴合部;9-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新型升降地锁,包括电动升降的车位锁本体以及用于控制车位锁本体升降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1、若干条线缆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板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线缆2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4,每个所述线缆2的一端均通过一个对应的第一通孔4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至少有一条线缆2远离电路板3的一端与车位锁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3与壳体1间、线缆2与电路板3之间以及线缆2与第一通孔4之间设置有绝缘的灌封胶层。
24.具体的,所述车位锁本体与控制单元之间电性连接以使得控制单元可以对车位锁本体实现升降控制。所述电路板3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以及周围的辅助电路,所述主控芯片优选的采用单片机即可,进一步的,所述述主控芯片可以采用stm32f103ret6型号的单片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控芯片与周围的辅助电路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现有的常规连接方式即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控制单元和/或传感器控制盒7结构
上的改进。具体的,所述壳体1优选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所述上半部11与下半部12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半圆形的第一缺口41,所述下半部12与上半部1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半圆形的第二缺口42,所述上半部11与下半部12配合后每个第一缺口41都与一个第二缺口42配合形成一个第一通孔4。通过上述设置,壳体1的拆装较为简单。具体的,将电路板3放置在壳体1内,线缆与电路板3之间电性连接后,灌入绝缘的灌封胶充满整个壳体1的内部,所述灌封胶固化后形成灌封胶层。具体的,所述灌封胶可以优选地采用三辰品牌的tg-300硅胶或者三辰品牌的tg3-390型号的有机硅灌封胶,两者都具备优良的绝缘、密封、防水防潮、散热性能,且固化后还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为电路板3提供一定的防震缓冲作用。
25.通过设置灌封胶层,可以将整个电路板3以及电路板3与线缆2的电性连接处包裹,实现防水防潮的效果,避免控制单元因受潮而损坏,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26.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4处的第一卡线管5,所述第一卡线管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外侧部51、适配部52以及内侧部53,所述适配部52的外壁与壳体1上的第一通孔4的内壁适配,所述内侧部53以及外侧部51相对的面分别紧贴壳体1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卡线管5的内径与线缆2外径适配。具体的,所述线缆2与第一卡线管之间也填充有灌封胶。通过设置第一卡线管5,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线缆在第一通孔4被折断,更好地保护线缆2,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卡线管5,使得第一卡线管5与第一通孔4之间、第一卡线管5与线缆2之间的缝隙更小,可以有效地防止注入的灌封胶从第一通孔4处溢出形成溢胶。
27.所述外侧部51远离适配部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的保护套管6,所述保护套管6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易折部61,所述易折部61的外径小于保护套管6的外径,所述保护套管6与第一卡线管5连通。具体的,所述保护套管6优选为柔性的硅胶材质,通过设置柔性的保护套管6,可以进一步避免线缆2被折断。
28.所述第一卡线管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适配部52在外侧部51和内侧部53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一通孔4在轴向上的长度。具体的,所述适配部52在外侧部51和内侧部53之间的长度略小于第一通孔4在轴向上的长度,进一步的,适配部52在外侧部51和内侧部53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一通孔4在轴向上的长度值为0.5-1mm。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卡线管5因由橡胶材料制成而具有一定弹性,一方面可以减少线缆2与第一卡线管5之间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卡线管5与第一通孔4的内径之间可以紧密贴合。
29.所述电路板3上设置有若干溢胶通孔31。通过上述设置,灌封胶可以通过溢胶通孔31流入电路板3的另一面,以实现灌封胶对电路板3更好的包裹效果。
30.还包括传感器控制盒7、若干传感线74以及设置在其中的控制板9,所述传感器控制盒7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73;至少有一条线缆2远离电路板3的一端穿过传感器控制盒7上的一个第二通孔73与控制板9电性连接;每个所述传感线74的一端穿过一个对应的第二通孔73与控制板9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传感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通孔73的数量与穿过传感器控制盒7的线缆2以及控制线的数量总和相同。具体的,所述控制板9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周围电路,所述主控芯片优选的可以是stc89c52型号的单片机。具体的,所述传感设备可以包括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车距传感器等常见的传感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车距传感器与控制板9之间,主控芯片
与周围电路之间以及电路板3与控制板9之间采用其现有的常规连接方式即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控制单元和/或传感器控制盒7结构上的改进。通过设置传感器控制盒7,使得设备模块化程度增加,在传感器故障、损坏时只需要更换传感器控制盒7或对传感器控制盒7进行维护即可,不会影响到控制单元中的主要的电路板3,便于维护。
31.所述第二通孔73处设置有第二卡线管8,所述第二卡线管8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贴合部81、卡接部82和第二贴合部83,所述卡接部82的外壁紧贴第二通孔73的内壁,所述第一贴合部81和第二贴合部83相对的面分别紧贴传感器控制盒7的内壁与外壁;所述控制板9与传感器控制盒7之间设置有绝缘的灌封胶层。所述第二卡线管8以及在控制板9与传感器控制盒7之间设置的绝缘的灌封胶层与第一卡线管5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情况相似。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整个控制板9包裹,实现防水防潮的效果,避免控制板9因受潮而损坏,有效地提高了控制板9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卡线管8,可以有效地防止控制板9与线缆2以及控制板9与传感线74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被扯开。
32.所述壳体1采用pp塑料制成。pp塑料的硬度以及防腐蚀性能较好,可以较好地满足埋设于地下时的硬度要求和防腐蚀要求。
33.需要说明的是,图2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壳体1包括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第一通孔4包括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第一卡线管5包括外侧部51、适配部52以及内侧部53;图3左上角的符号表示传感器控制盒7包括底座71和盖合部72,第二通孔73包括第三缺口731和第四缺口732,第二卡线管8包括第一贴合部81、卡接部82和第二贴合部83。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