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线装置、电机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9017发布日期:2022-11-11 20:1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固线装置、电机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固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线装置、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2.固线装置被应用在多种设备内,作为多个零件之间连接组装时的重要部件,如在电机内,需要将电机引出的线与外接设备连接,这就是需要固线装置将线材进行固定和连接。现有技术中,固线装置仅能通过设置多个过线孔进行固线,由于过线孔较小,无法快速装配,而如果过线孔较大,则线材相对固线装置容易窜动,密封性较差,外界杂质容易从过线孔与线材之间的空隙进入到固线装置内,如一些导电的液体容易沿线材进入至固线装置内,导致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固线装置装配不方便且密封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以及密封性的一种固线装置、电机及压缩机。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通过第一限位壁分隔的第一固线腔和第二固线腔,所述主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固线腔的第一开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固线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限位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固线腔与第二固线腔的过线孔,线材通过所述过线孔限位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固线腔及第二固线腔内设置有分别面向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的密封件,以使主体与所述线材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多个第二限位壁,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线腔内,并将所述第二固线腔分割为多个过线槽,所述第一限位壁包括多个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所述过线槽一一对应。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主体还包括壁体,所述壁体围成所述第一固线腔及所述第二固线腔,所述第二固线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开口的密封腔,其中一个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壁体的两端,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线材的外周与所述壁体之间。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壁体包括第一连接壁及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围成所述第一固线腔,所述第二连接壁围成所述第二固线腔及所述密封腔,所述第一限位壁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壁抵接于所述线材的外周,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线材的外周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
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壁包括:
10.第一固线部,所述第一固线部面向待装配件;
11.第二固线部,所述第二固线部背离所述待装配件,所述第一固线部与所述第二固线部围成所述第二固线腔及所述密封腔;
12.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线部与所述第二固线部之间,所述第一固线部与所述第二固线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滑道及滑轨,其中,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线部,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线部;或,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线部,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线部所述第二固线部,以使所述第一固线部与所述第二固线部滑动连接。
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滑轨之间,所述第一固线部所述第二固线部通过所述锁紧件限定相对滑动的位移。
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固线腔沿与所述线材垂直方向截面呈环形跑道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壁包裹于所述线材的外周。
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待装配件可拆卸连接。
1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槽及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安装槽向所述待装配件一侧凸起,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凸楞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三开口,所述凸楞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待装配件滑动装配,所述安装槽抵接于所述待装配件的外周。
1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装部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止挡壁,所述止挡壁面向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止挡壁由所述安装槽向所述待装配件一侧凸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止挡壁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三开口的一端,且所述止挡壁与所述待装配件外周形成有卡接面。
1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安装部面向所述待装配件的一侧为弧形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围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凸楞设置于所述抵接壁的中心线。
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固线装置。
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的电机。
2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一种固线装置及电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3.一方面,通过第一固线腔及第二固线腔对线材进行初步的密封固定,方便工人将线材固定在第一固线腔及第二固定腔内,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限位壁,使过线孔包裹线材的外周,第一限位壁抵接于线材的外周,可有效避免线材相对第一固线腔与第二固线腔位移的基础上,通过面向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密封件避免液体在第一固线腔与第二固线腔之间流动,进一步的提高固线装置整体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第一侧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第三侧面结构示意图。
34.其中:
35.10、主体;11、第一固线腔;12、第二固线腔;121、过线槽;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第一限位壁;151、过线孔;16、第二限位壁;17、壁体;171、第一连接壁; 172、第二连接壁;721、第一固线部;722、第二固线部;723、连接件;731、滑道;732、滑轨;18、密封腔;
36.19、安装部;191、安装槽;911、第三开口;192、凸楞;193、止挡壁;931、卡接面; 194、抵接壁;
37.20、密封件;
38.30、第一方向;40、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固线装置被应用在多种设备内,作为多个零件之间连接组装时的重要部件,如在电机内,需要将电机引出的线与外接设备连接,这就是需要固线装置将线材进行固定和连接。现有技术中,固线装置仅能通过设置多个过线孔进行固线,由于过线孔较小,无法快速装配,而如果过线孔较大,则线材相对固线装置容易窜动,密封性较差,外界杂质容易从过线孔与线材之间的空隙进入到固线装置内,如一些导电的液体容易沿线材进入至固线装置内,导致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较低。
41.为解决固线装置装配不方便且密封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线装置,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内形成有通过第一限位壁15分隔的第一固线腔11和第二固线腔12,所述主体10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固线腔11的第一开口13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固线腔 12的第二开口14,所述第一限位壁15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固线腔11与第二固线腔12的过线孔 151,线材通过所述过线孔限位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固线腔11及第二固线腔12内设置有分别面向所述第一开口13及所述第二开口14的密封件20,以使主体10与所述线材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42.参考图1-图5所示,线材可通过第一开口13进入至第一固线腔11内,通过第一开口13及第一固定腔对线材进行初步的定位,然后,可使线材快捷地装配至过线孔151内,提高装配效率,当线材通过过线口后,导入至第二固线腔12,进而可通过在第二固线腔12内的密封件对液体进行拦截,避免液体流入第二固线腔12内,而第一限位壁15与线材抵接后,有效避免线材相对第一固线腔11及第二固线腔12之间的相对位移,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固线腔
11内的密封件对外界的杂质进行初步的拦截,之后通过第一限位壁15进行二次拦截及密封,通过密封件有效避免外界杂质从第一固线腔11及过线孔151与线材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第二固线腔12 内,提高整个固线装置的密封性,进而提高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43.或,通过第二固线腔12对外界的杂质进行初步的拦截,之后通过第一限位壁15进行二次拦截及密封,有效避免外界杂质从第二固线腔12及过线孔151与线材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第一固线腔11内,提高整个固线装置的密封性,进而提高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44.作为示例,第一开口13及第二开口14的口径大于过线孔151的开口口径,以使线材能够快捷第进入至第一固线腔11及第二固线腔12内,以提高线材的安装效率。
4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线腔11的宽度可设置略大于线材直径的宽度,使第一固线腔11的长度可设置略大于线材直径的倍数,进而可通过第一固线腔11限定单层线材进行装配固定,进一步的提高工人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无需人为控制线材的装配层数,提高工人装配效率。
4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主体10还包括多个第二限位壁16,多个第二限位壁16 间隔设置于第二固线腔12内,并将第二固线腔12分割为多个过线槽121,第一限位壁15包括多个过线孔151,过线孔151与过线槽121一一对应。
47.作为示例,参考图3及图5所示,使第二限位壁16沿线材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第二限位壁16将线材固定于过线槽121内,进一步的提高对线材固定的稳定性,避免线材相对固线装置在线材径向的相对位移,一方面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限位壁16对线材进行导向,避免线材出线局部弯折,并减小相邻线材之间的影响,使线材能够快捷的通过所述第二固线腔12,提高装配效率。
4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体10还包括壁体17,所述壁体17围成所述第一固线腔11及所述第二固线腔12,所述第二固线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开口14的密封腔18,其中一个所述密封件20设置于所述密封腔18内,所述第一开口13及所述第二开口14分别开设于所述壁体17的两端,所述密封件20抵接于所述线材的外周与所述壁体17之间。
49.参考图3、图5及图7所示,作为示例,所述密封件20可设置为柔性橡胶垫,或o型圈等,设置于密封腔18内,可使第一固线腔11设置于靠近主体10的进线端,密封腔18靠近主体10 的出线端,第一开口13面向第一固线腔11,第二开口14面向密封腔18,而第二固定腔设置于第一固线腔11与密封腔18之间后,进一步避免液体通过密封腔18在外接设备与第二固线腔12 内流动,进一步的提高固线装置的密封性。
50.作为示例,密封腔18的容积可容纳线材及密封件20,使密封件20包裹于线材的外周,进而避免液体或垃圾沿线材的延伸方向流入固线装置内,进一步的提高固线装置的密封性及可靠性。
5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壁体17包括第一连接壁171及第二连接壁172,第一连接壁171围成第一固线腔11,第二连接壁172围成第二固线腔12及密封腔18,第一限位壁15设置于第一连接壁171与第二连接壁172之间,第一连接壁171抵接于线材的外周,密封件20抵接于线材的外周与第二连接壁172之间。
52.作为示例,参考图1-图8所示,第一连接壁171抵接于线材的外周,使第一连接壁171与线材之间通过第一固线腔11过盈配合,进而达到密封的目的,第二连接壁172围成的第二固定腔与密封腔18连通,使第一连接壁171与第二连接壁172一体成型,第二限位壁16
设置于第二连接壁172,第二限位壁16、第一限位壁15一体成型于壁体17上,提高整体机构的机械稳定性及密封性。
53.作为示例,可控制第一连接壁171沿线材的延伸方向的延伸长度,以调整第一连接壁171 与线材之间的第一固定腔对线材的固定效果及密封效果。
5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连接壁172包括:
55.第一固线部721,第一固线部721面向待装配件;
56.第二固线部722,第二固线部722背离待装配件,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围成第二固线腔12及密封腔18;
57.连接件723,连接件723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之间,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通过连接件723可拆卸连接。
58.参考图7所示,可使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一连接壁171一体成形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线部721通过连接件723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方便用户调整第二固线腔12及密封腔18 的固定位置及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提高用户装配的效率,在实际使用时,可先将线材依次通过第一开口13、第一固线腔11、过线槽121、第二固线腔12及密封腔18后,从第二开口14导出,之后将第二固线部722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上,并通过连接件723限定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之间的相对位移,使第二固线腔12及密封腔18包裹线材,进一步方便工人调整线材的装配位置,同时也方便后期对线材的维护。
59.作为示例,所述连接件723可设置为凹凸配合卡接的卡扣,或通过装配孔、螺栓等进行装配。
60.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固定部可设置为插板。
6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连接件723包括相互配合的滑道731及滑轨732,其中,滑轨732设置于第二固线部722,滑道731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或,滑轨732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滑道731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第二固线部722,以使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 722滑动连接。
62.参考图7所示,作为示例,滑轨732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滑道731设置于第一固线部721 第二固线部722,以使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滑动连接,可使滑轨732与滑道731沿线材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优选的,可使滑轨732与滑道731沿与线材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连接,进而第一固线部721与第二固线部722装配的稳定性。
63.在实际使用时,工人可通过滑轨732与滑道731快速装配、调整密封件20及线材在过线槽 121内的位置,提高线材连接的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工人装配的效率及稳定性。
6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连接件723还包括锁紧件(图中未示出),锁紧件设置于滑道731与滑轨732之间,第一固线部721第二固线部722通过锁紧件限定相对滑动的位移。
65.作为示例,通过锁紧件限定第一固线部721第二固线部722之间的相对滑动,作为示例,锁紧件可设置为胶水或相互卡接的凹凸配合的卡凸或卡凹,进而避免第一固线部721第二固线部722在滑动装配方向的相对位移,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6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固线腔11沿与线材垂直方向截面呈环形跑道型结构,第一连接壁171包裹于线材的外周。
67.作为示例,参考图1、图3及图6所示,使环形跑道型的第一固线腔11包裹线材的外
周,提高线材与第一连接壁171之间的抵接面积,使第一固线腔11与线材之间为过盈配合,提高密封效果。
68.作为示例,可在第一固定腔与线材之间设置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第一连接壁171与线材之间为过盈配合。
6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主体10还包括安装部19,安装部19与待装配件可拆卸连接。
70.作为示例,参考图1-图8所示,所述安装部19可设置于所述主体10的外表面,使所述安装部19与待装配件可拆卸连接,避免固线装置出现相对位移,进而避免线材装配后,线材与固线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移,提高线材固定的稳定性。
71.作为示例,所述安装部19可设置为卡扣或装配孔与螺栓配合的装配结构,以提高固定效果。
7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安装部19包括安装槽191及凸楞192,凸楞192由安装槽 191向待装配件一侧凸起,安装槽191与凸楞192均沿第一方向30延伸,安装槽191包括第三开口911,凸楞192沿第一方向30由第三开口911与待装配件滑动装配,安装槽191抵接于待装配件的外周。
73.参考图1、图2、图4及图8所示,所述安装部19面向待装配件,凸楞192可设置为沿第一方向30延伸的长条板条结构,所述安装槽191与待装配件的外周抵接,凸楞192可滑动地装配于待装配件,通过凸楞192及安装槽191限定安装部19与待装配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位置。
74.作为示例,在实际使用时,凸楞192由第三开口911与待装配件滑动连接,当凸楞192与待装配件滑动抵接后,安装槽191抵接于待装配件的外周,优选的,凸楞192的凸面与其所在主体10侧面的高度平齐,进而提高安装槽191及主体10与待装配件之间的受力抵接面积,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7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安装部19还包括沿第二方向40延伸的止挡壁193,止挡壁193面向第三开口911设置于安装槽191内,止挡壁193由安装槽191向待装配件一侧凸出,第一方向30与第二方向40成角度设置,止挡壁193设置于远离第三开口911的一端,且止挡壁 193与待装配件外周形成有卡接面931。
76.作为示例,第一方向30与第二方向40相互垂直,卡接面931可为第一连接壁171与第二连接壁172之间的台阶面构成的,所述止挡壁193设置于第一连接壁171与第二连接壁172之间,所述安装部19可设置于第二连接壁172面向待装配件的一侧,进而当凸楞192与待装配件完全滑动卡接后,可通过止挡壁193限定固线装置与待装配件之间的装配位置。
7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安装部19面向待装配件的一侧为弧形的抵接壁194,抵接壁194围成安装槽191,凸楞192设置于抵接壁194的中心线。
78.参考图4、图1及图2所示,所述弧形的抵接壁194,可使抵接壁194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可在凸楞192与待装配件滑动卡接后,抵接壁194能够弹性抵接于待装配件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提高固线装置与待装配件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7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的固线装置。
8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的电机。
81.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现有当前的涡旋压缩机,电机和控制器分别位于压缩机壳体
的内侧和外侧,电机常使用接线端子与插座相组合,接线柱的导电柱与引出线插座相连。从而达到将电机和控制器可靠的连接。
82.但对于一些小型压缩机或对重量有要求的压缩机,引出线插座应做到与电机贴近以节省空间。同时现有的引出线插座并不是封闭结构,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冷媒或冷冻油渗入引出线插座接触端子或接线柱裸露部分使压缩机绝缘性能降低。因此保证引出线插座的密封性和端子接线柱二者可靠的连接十分关键。
8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如下技术问题
84.1、主要解决引出线插座密封性不强的问题;
85.2、主要解决在特定情况下压缩机内部冷媒接触接线柱导电柱造成连接处绝缘阻值较低的问题;
86.3、解决引出线插座在压缩机内晃动导致端子与接线柱不能可靠连接的问题;
87.4、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88.有益效果:
89.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在微重力条件下压缩机运行状态设计出一种密封性强,用于电机端子和接线柱连接的引出线插座。考虑到插座对密封性的要求,插座整体约为长方体,插座的上端和下端留出密封空间用来装配特定的密封圈,如图5所示,满足特定压缩机的绝缘要求。同时插座在靠近电机的一面设置有可以贴近定子铁芯表面的弧形,并包含能与定子铁芯定位槽相贴合的凸型槽,如图1所示,插座可以贴合在电机表面,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以往电机插座与接线柱一同固定于电机的竖直方向上,此插座固定于电机表面,节省了电机上部的空间,降低电机整体的径向高度,降低压缩机成本,同时满足终端产品小型化的需求。
9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插座结构,插座整体为长方体,在插座贴近定子铁芯的一面设置与定子铁芯定位槽尺寸相贴合的长方形凸台(相当于凸楞192),以及与定子铁芯外径尺寸相贴合的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凸台(相当于凸楞192)位于弧面(相当于弧形的抵接壁194)中心线上。插座顶面有设置有跑道形状的凹槽,如图6所示,接线柱由此端插入,接线柱导电柱上装配有跑道形状(相当于第一固线腔11)的密封圈,密封圈与此凹槽过盈配合达到密封目的。跑道凹槽的深度为与过盈配合的密封圈高度保持一致。
91.所述的跑道型凹槽(相当于第一固线腔11),凹槽的上边沿距离插座顶面的上边沿距应与凹槽下边沿距插座顶面下边沿的距离相同,设该距离为a1,同理凹槽距顶面左边沿和右边沿的距离也应相同,设该距离为a2。a1、a2、h
t
三者应满足如下关系:0.24h
t
≤a1≤a2≤ 0.4h
t

92.所述的插座,插座整体长度大于定子铁芯高度,弧面与长方形凸台位于插座侧立面(相当于第一连接壁171),侧立面上超出定子铁芯的部分仍为长方体平面,该平面与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长方体凸台(相当于凸楞192)之间形成直角结构(相当于止挡壁193),贴紧定子铁芯上下表面。
93.插座内部区域均分为三部分,三个内槽槽宽相等均为b。内槽槽宽b与所使用端子宽度 b'应满足如下关系:1mm≤(b-b')≤2mm。
94.下部留出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18),电机接线端子与密封垫(相当于密封件)装配,一齐插入插座,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为密封垫所在位置,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
18) 高度h4与密封垫高度h满足h≤h4≤1.3h。
95.插座采用分体设计,插座远离定子铁芯的一面设置有滑槽,可将插座背部插板(相当于第二固线部722)沿滑槽滑出,电机端子与其所装配的密封垫由此插入插座。
96.滑槽设置为梯形结构,该结构的长边c1、短边c2以及厚度h5三者具有比例关系,其中最优范围c1、c2、h5应满足以下关系:0.4c1≤c2≤0.6c1,c2≤h5≤c1。
97.电机端子与其所装配的密封圈从背部装入插座,插座的下部进行封闭设计的挡板(相当于壁体下挡板),仅留出三根导线对应放置的凹槽(相当于第二开口)。挡板的厚度h6与密封垫(相当于密封件)高度h具有比例关系,其中最优范围h6、h应满足以下关系:2mm ≤h6≤0.5h。
98.背部插板(相当于第二固线部722)在端子插入插座后需进行密封处理,将插板(相当于第二固线部722)边沿与滑槽进行粘合,使用粘合剂需在-30℃~150℃具有粘合作用。
99.插座至少有一侧超出定子铁芯,弧面与长方形凸台位于插座侧立面,侧立面上超出定子铁芯的部分仍为长方体平面,该平面与弧面、长方体凸台之间形成直角结构,贴紧定子铁芯下表面。
100.插座内部区域均分为三部分,由两段隔板分开,隔板长度l长度与端子总长度一致。
101.下部留出密封空间,电机接线端子与密封垫装配之后,从背部插入插座内部,密封空间为密封垫所在位置,密封空间高度h'4与密封垫高度h满足h≤h'4≤1.2h。
10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引出线插座结构,主要特征在于在插座贴近定子铁芯的一面设置与定子铁芯定位槽尺寸相贴合的长方形凸台,以及与定子铁芯外径尺寸相贴合的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凸台(相当于凸楞192)位于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中心线上。二者可以将插座贴合在定子铁芯外表面,将以往径向向上安置的插座位置改为定子外表面,节省了电机整体的径向空间。
103.接线柱的导电柱上部装配跑道形状的密封圈,能够满足压缩机在微重力情况下通过与插座过盈配合达到防渗透的目的,接线柱和密封圈一同从上部插入插座,导电柱与端子接触,密封圈与跑道型凹槽过盈配合达到密封目的。跑道凹槽的深度为h
t
与过盈配合的密封圈高度保持一致。凹槽的上边沿距离插座顶面的上边沿距应与凹槽下边沿距插座顶面下边沿的距离相同,设该距离为a1,同理凹槽距顶面左边沿和右边沿的距离也应相同,设该距离为a2。a1、a2、h
t
三者应满足如下关系:0.24h
t
≤a1≤a2≤0.4h
t

104.因为目前已有与之配合的密封垫实物,所以h
t
在这里也可以写为常数,0.24和0.4的比例关系则是经过计算保证插座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整体体积的选择。同理这里也可以表示为a1、a2和常数的关系。
105.插座整体长度大于定子铁芯高度,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与长方形凸台位于插座侧立面(相当于第一连接壁171),侧立面(相当于第一连接壁171)上超出定子铁芯的部分仍为长方体平面,该平面与弧面(相当于抵接壁194)、长方体凸台(相当于凸楞192)之间形成直角结构,贴紧定子铁芯上下表面,插座在压缩机运行时出于稳定状态,保证了接线柱导电柱和电机引出端子的可靠连接。图1标注的插座的弧面处是直径与定子铁芯外径相同是弧形面,可以贴合钉子铁芯外表面,插座标注长方形凸台处是可以和定子铁芯定位槽贴合。插座侧立面处是平面,所以侧立面和弧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直角平台,可以卡在定子铁芯下
表面,使插座不会上下晃动。
106.插座内部区域均分为三部分,插座内部总宽度为b,三个内槽槽宽相等,均为b。隔槽讲电机引出的三个端子分隔开来,以接线柱导电柱之间距离为准对三个端子分别进行定位和固定,方便端子和接线柱之间的连接。插座内部三个内槽槽宽b与所使用端子的宽度b' 具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最优范围b和b'应满足以下关系:1mm≤(b-b')≤2mm。插座内部跟接线端子不是过盈配合,插座内部分为三个槽用以插入三个端子,每个槽的宽度要比端子大一些确保端子不会卡在插座内部无法前进。宽度超过2mm端子在内部晃动错位,下一步则无法与接线柱进行装配。
107.同时插座内的下部留出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18),电机接线端子与密封垫装配,一齐插入插座,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18)则为密封垫所在位置,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18)高度h4与密封垫高度h满足h≤h4≤1.3h。
108.进一步优选的,插座可采用分体式设计,电机引出的插接端子的插入方向从底部插入改为从背部插入,插座远离定子铁芯的一面设置滑槽,可将插座背部插板沿滑槽滑出,电机端子与其所装配的密封垫由此插入插座。滑槽设计为有斜度的梯形,限制背部插板的移动方向,使插板仅能沿插座背面方向竖直滑动。滑槽设置为梯形结构,该结构的长边c1、短边c2以及厚度h5三者具有比例关系,其中最优范围c1、c2、h5应满足以下关系:0.4c1≤ c2≤0.6c1,c2≤h5≤c1。
109.进一步优选的,端子与密封垫放入插座后,插板边沿涂胶后插入滑槽,插板与滑槽紧密粘合,插座整体形成封闭结构。由于压缩机特定的工作环境,对插板使用的粘合剂提出要求:粘合剂在-30℃~150℃范围内仍能发回粘合作用。
110.插座内部区域均分为三部分,由两段隔板分开,隔板长度l长度与端子总长度一致。下部留出密封空间(相当于密封腔18),电机接线端子与密封垫装配之后,从背部插入插座内部,密封空间为密封垫所在位置,密封空间高度h'4与密封垫高度h等高。插座的底部进行封闭设计,存在挡板,此处仅留出三根导线对应放置的凹槽。挡板的厚度h6与密封垫高度h具有比例关系,其中最优范围h6、h应满足以下关系:2mm≤h6≤0.5h。
11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