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器和滑触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1999发布日期:2022-11-29 23: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电器和滑触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集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电器和滑触线系统。


背景技术:

2.集电器是滑触线系统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主要装置,它通过碳刷与通电导轨的滑动接触,将通电导轨上的电能传导至用电设备,从而实现用电设备的移动供电。
3.碳刷一般是通过线缆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然而现有的集电器中,线缆一般是直接连接在碳刷上,线缆本身的弹力、重力、拉扯力等容易形成碳刷在自适应运动时的反向作用力,进而对于碳刷的运动造成影响和约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电器,以解决现有集电器中的线缆容易对碳刷的运动产生约束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集电器包括滑触件、导电转轴和导电组件。所述滑触件具有导电体,所述导电转轴与所述导电体电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线,所述导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电连接所述导电转轴,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
6.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转轴具有第一导电弧部,所述导电体设有第二导电弧部,所述第二导电弧部环绕在所述第一导电弧部外,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弧部转动连接。
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触件还具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导电体远离通电导轨的一侧,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导电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导电体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部分形成第二导电弧部。
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用于限制所述导电转轴脱离所述第一凹槽。
9.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转轴还具有弧形导电部和绝缘套,所述弧形导电部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缺口内,所述绝缘套设置在所述弧形导电部外;所述绝缘套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导电部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弧形开口内而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弧部。
1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耳,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形成有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固定腔连通的所述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导电部呈圆盘结构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腔内,所述弧形导电部的部分周面对应所述弧形开口设置。
11.可选的,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部,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耳,所述限位耳至少部分相对所述弧形开口突出;和/或,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二轴向限位部,所述第二轴向限位部位于所述绝缘套背离所述滑触件的一侧,并具有背向所述滑触件的限位面。
12.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电器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内设有转
动腔和导电腔,所述转动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电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安装于所述导电腔内,且至少部分通过所述连通口伸入所述转动腔内;所述导电转轴还具有导电尾部,所述导电尾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块转动接触,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导电尾部电连接。
1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电腔内,并穿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导电尾部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块背向所述导电尾部的一侧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腔的内壁抵接。
14.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固定于所述导电腔内,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滑动接触,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与所述导电尾部电连接。
15.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块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伸出所述导电腔外,所述转动连接件上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在所述接线端子外,且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罩口。
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滑触线系统,所述滑触线系统包括以上所述集电器。
17.本技术提供的集电器通过导电转轴与滑触件上的导电体电性接触,同时又通过导电组件与导电转轴电性接触,导电组件再通过导线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也即导线通过与导电转轴电连接而将滑触件上的电能传到待用电设备上,进而不需要与滑触件直接连接。如此可以避免线缆与滑触件直接连接时对滑触件的运动产生约束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集电器中的线缆容易对碳刷(即滑触件)的运动产生约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滑触线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滑触线系统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集电器中的滑触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滑触件的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3中滑触件的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集电器中的导电转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4中导电转轴的结构爆炸图;
26.图8为本技术集电器中的转动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图8中转动连接件的结构剖视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0030][0031]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电器,以解决现有集电器中的线缆容易对碳刷的运动产生约束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003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集电器10包括滑触件20、导电转轴30和导电组件40。所述滑触件20具有导电体21,所述导电转轴30与所述滑触件20连接,并与所述导电体21电接触,所述导电组件40包括导线45,所述导线45具有第一连接端451和第二连接端452,所述第一连接端451电连接所述导电转轴30,第二连接端452用于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
[0035]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电器10主要用于滑触线系统100中,滑触线系统100一般包括通电导轨110,通电导轨110与电源连接,集电器10通过滑触件20在通电导轨110内滑动取电,滑触件20再通过线缆与待用电设备连接,进而实现待用电设备的移动供电。
[0036]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集电器10内的滑触件20具有导电体21,导电体21可以为导电铜片、导电块、导电滚轮等结构形式,导电体21通过与通电导轨110滑动接触而实现移动取电。导电体21上露出通电导轨110的部分套有绝缘体22,以防止触电或者与外界导电结构
发生短路。
[0037]
请结合图2、图3和图6,集电器10中的导电转轴30与滑触件20连接,一般而言是转动连接,以便于滑触件20在滑动到通电导轨110内具有凸起、斜坡或者弯曲段的位置时,能够自适应摆动,进而保持平稳滑动。与传统集电器不同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电转轴30可导电,并且与滑触件20上的导电体21电性接触,也即导电转轴30与滑触件20之间的连接点既为转动连接点,也为电能导出点,进而不仅可以简化集电器10的结构,还使得用于连接待用电设备的线缆不需要与滑触件20直接连接,也能将滑触件20上的电能传到待用电设备上。
[0038]
其中,导电转轴30可以整体都由导电材料制成,也可以只是一部分由导电材料形成,比如轴心为导电材料,轴心外的轴套为绝缘材料,只需要保证转轴结构内能够导电的部分与滑触件20的导电体21电性接触即可,具体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导电材料也不限,只要能够导电即可,比如可以和导电体21采用同样的导电材料,如此既方便采用同种材料加工,也有利于稳定导电,并且在相互摩擦时可以减少磨损。
[0039]
另外,导电转轴30与导电体21之间电性接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可导电的销轴将导电转轴30上可导电的部分与导电体21转动连接,如此既不会影响话导电体21的转动,又能将导电体21上的电能导出。或者,直接在导电转轴30和导电体21上分别形成可以转动连接的轴结构和孔结构,进而导电转轴30和导电体21直接转动连接。又或者,导电体21上开设腔体,导电转轴30部分伸入导电体21的腔体内,并在不干扰导电体21转动的情况下与导电体21保持接触,此时导电转轴30和滑触件20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可以由两者的绝缘部分完成。
[0040]
如图2所示,在将导电体21上的电能传到导电转轴30上之后,为进一步将导电转轴30上的电能导出,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导电组件40,导电组件包括导线45,如图1所示,所述导线45具有第一连接端451和第二连接端452,所述第一连接端451电连接所述导电转轴30,第二连接端452用于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进而将电能传到待用电设备上,实现待用电设备的移动供电。
[0041]
其中,导线45的第一连接端451与导电转轴30之间实现电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导线45可以直接与导电转轴30连接,或者,基于不影响导电转轴30转动的设计原则,导电组件40还可以包括轴承结构或与类似的转接结构,轴承结构套在导电转轴30外(或者和导电转轴30的端部连接)并电性接触,导线45再与轴承结构上不转动的部分电连接即可。又或者,导电组件40还可以包括导电块、导电脚等,导电块、导电脚等固定在导电转轴30的一侧并与导电转轴30的外周面转动接触并电性接触,导线45再与导电块、导电脚等电连接。而对于导电组件40中需要固定安装的部分,在集电器10中,导电转轴30外一般还套有轴套(即转动连接件51),因此导电组件40中需要固定安装的部分可以安装在轴套上。
[0042]
综上可以理解,本技术提供的集电器10通过导电转轴30与滑触件20上的导电体21电性接触,同时又通过导电组件40与导电转轴30电性接触,导电组件再通过导线45与待用电设备电连接,也即导线45通过与导电转轴30电连接而将滑触件20上的电能传到待用电设备上,进而不需要与滑触件20直接连接。如此可以避免线缆与滑触件20直接连接时对滑触件20的运动产生约束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集电器10中的线缆容易对碳刷(即滑触件20)的运动产生约束的技术问题。
[0043]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3和图6,所述导电转轴30具有第一导电弧部31,所述导电体21设有第二导电弧部211,所述第二导电弧部211环绕在所述第一导电弧部31外,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弧部31转动连接。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转轴30和导电体21之间是通过弧面与弧面的转动接触实现电性接触的,如此可以保证导电体21无论相对于导电转轴30转动到任何角度,都能保持与导电转轴30之间的电性接触,并且接触面积稳定,进而保证电能的稳定传导。
[0044]
其中,第一导电弧部31和第二导电弧部211所对应的半径大小、圆心角大小等尺寸不限,仅需保证在导电体21的摆动范围内保持相互接触即可。而对于第一导电弧部31和第二导电弧部211的形成方式,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滑触件20还具有绝缘体22,所述绝缘体22设置在所述导电体21远离通电导轨110的一侧,所述绝缘体2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21;所述导电体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12,所述第二凹槽21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21内,所述导电体21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221内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弧部211。具体的,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12均呈u形结构,且第一凹槽221比第二凹槽212大些,使得导电体21上形成第二凹槽212的侧边部分位于第一凹槽221内,进而该部分即作为第二导电弧部211。可以理解,如此设计既便于第二导电弧部211的形成,还不会使滑触件20的结构复杂化。
[0045]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和图7,所述导电转轴30还具有弧形导电部32和绝缘套33,所述弧形导电部3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221内,所述绝缘套33套在所述弧形导电部32外;所述绝缘套33设有弧形开口331,所述弧形导电部32对应所述弧形开口331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弧部31。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转轴30的弧形导电部32呈圆盘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21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223,每个所述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扣222,请结合图2,两个限位扣222分别位于弧形导电部32径向方向的两侧,并且位于弧形导电部32背离滑触件20的一侧,因此弧形导电部32在两个限位扣222限位下,可以稳定地在第一凹槽221内转动而不会脱离,在组装时用力将弧形导电部32卡入第一凹槽221内即可。当然,弧形导电部32还可以通过销轴的方式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221内,或者,绝缘套33与滑触件20转动连接,弧形导电部32安装在绝缘套33内位于第一凹槽221内,进而实现弧形导电部32在第一凹槽221内与导电体21转动接触。
[0047]
如图6和图7所示,绝缘套33上开设有弧形开口331,所述弧形导电部32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弧形开口331内而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弧部31。具体的,绝缘套33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套在弧形导电部32外,并在成型时,弧形导电部32对应弧形开口331的部分可以相对于弧形开口331凹陷、平齐或者凸出,具体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以理解,通过在绝缘套33上开设弧形开口331来形成第一导电弧部31,既方便第一导电弧部31的成型,也能将弧形导电部32的其他部分保护起来,避免意外触电或与相邻集电器10短路的情况。
[0048]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绝缘套3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耳334,两个所述固定耳334之间形成有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固定腔连通的所述弧形开口331;所述弧形导电部32呈圆盘结构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腔内,所述弧形导电部32的部分周面对应所述弧形开口331设置。也即,在如此结构下,第一导电弧部31相对于弧形开口331凹陷,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弧部211需要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弧形开口331内,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弧部31
转动接触。可以理解,第二导电弧部211嵌入弧形开口331时,弧形开口331内相对的两个内壁可以限制第一导电弧部31和第二导电弧部211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滑动,进而不仅在组装时能够保证第一导电弧部31和第二导电弧部211准确接触,还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第一导电弧部31和第二导电弧部211之间的稳定接触。
[004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绝缘套33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部332,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33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耳335,所述限位耳335至少部分相对所述弧形开口331突出。具体的,两个所述限位耳335均呈板状结构并沿弧形导电部32的轴向方向设置于弧形导电部32的两侧,导电转轴30与滑触件20连接后,滑触件20的绝缘体22至少部分卡接在两个限位耳之间,进而限制弧形导电部32在自身轴向方向上的位移。
[0050]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绝缘套33还包括第二轴向限位部333,所述第二轴向限位部333位于所述绝缘套33背离所述滑触件20的一侧,并具有背向所述滑触件20的限位面336。具体的,第二轴向限位部333呈块状结构并设于弧形导电部32背离滑触件20的一侧,第二轴向限位部333套在导电尾部34(参考图)外,进而第二轴向限位部333可以通过其限位面336与转动连接件51的端部抵接,以限制导电尾部34伸入转动连接件51的深度。
[0051]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8和图9,所述集电器10还包括连接组件50,所述连接组件50主要包括连杆52和分别安装在连杆52两端的两个转动连接件51,其中一个转动连接件51用于与待用电设备连接,另一个转动连接件51用于与导电转轴30连接。具体的,所述转动连接件51内设有转动腔511和导电腔512,转动腔511和导电腔512均沿转动连接件51的长度方向延,所述转动腔51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电腔512连通的连通口513;所述导电组件40安装于所述导电腔512内,且至少部分通过所述连通口513伸入所述转动腔511内;所述导电转轴30还具有导电尾部34,导电尾部34呈杆状结构并与弧形导电部32一体成型,所述导电尾部34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腔511内,并与所述导电组件40转动接触。
[0052]
可以理解,导电组件40安装在转动连接件51的导电腔512内,并通过连通口513与导电转轴30的导电尾部34转动接触,进而能够在与导电转轴30保持电性接触的基础上,不影响导电转轴30的转动。
[0053]
其中,为了限制导电尾部34沿自身轴向方向脱离出转动腔51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电尾部34远离弧形导电部32的一端还套有限位套35,限位套35由绝缘材料制成,限位套35的外周面设有限位环槽351,如图9所示,转动腔511的内壁设有限位环凸514,限位环凸514卡接在限位环槽351内,进而既能够限制导电尾部34脱离转动腔511,还不影响导电尾部34的转动。
[0054]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限位环槽351和限位环凸514的卡接,如图7所示,限位套35设有相对间隔两个弹性臂352,每个弹性臂352地外周都设有限位环槽351,进而通过两个弹性臂352的弹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提高限位环槽351和限位环凸514之间的卡接便利性。
[0055]
当然,限位套35也可以和导电尾部34一体成型,即导电尾部34的端部不需要套有绝缘材料,限位环槽351可以直接设置在导电尾部34上,导电尾部34直接与限位环凸514卡接。
[0056]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组件40包括第一导电块41,所述第一导电块41滑动安装在所述导电腔512内,并穿过所述连通口513与所述导电尾部34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块41背向所述导电尾部34的一侧还设有弹性件42,所述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
第一导电块41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腔512的内壁抵接。
[0057]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腔512与转动腔511平行延伸,连通口513靠近导电腔512的底部设置,第一导电块41滑动安装在导电腔512的底部,并通过连通口513伸入到转动腔511内,进而与导电尾部34转动接触。可以理解,如果第一导电块41伸入转动腔511的长度偏大,则会导致与导电尾部34之间的摩擦力偏大,进而影响导电尾部34的转动;如果第一导电块41伸入转动腔511的长度偏小,则会导致与导电尾部34之间接触不良,进而影响电能的稳定传导。
[0058]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块41背向导电尾部34的一侧还设有弹性件42,弹性件42的一端与第一导电块41抵接,另一端与导电腔512的内壁抵接,进而借助弹性件42的弹性力,使得第一导电块41与导电尾部34弹性接触,第一导电块41伸入转动腔511的长度可以自行调整,既避免影响导电尾部34的转动,又保证第一导电块41和导电尾部34之间的稳定接触。
[005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保证弹性件42的稳定安装,第一导电块41还设有限位凹槽,弹性件42的一端伸入限位凹槽内,并与第一导电块41抵接,进而可以通过限位凹槽对弹性件42进行限位,避免弹性件42自动弹开。当然,限位凹槽也可以设置在导电腔512的内壁上。
[0060]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组件40还包括第二导电块43,所述第二导电块43固定于所述导电腔512内,并设有所述接线端子44;所述第一导电块41与所述第二导电块43滑动接触。具体的,以导电腔512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为例,第二导电块43固定在第一导电块41的上方,并与第一导电块41滑动接触,进而可以将第一导电块41上的电能导到接线端子44上。可以理解,通过固定安装的第二导电块43来实现第一导电块41和接线端子44之间的电能传导,可以避免接线端子44随着第一导电块41滑动,既保证接线端子44的稳定定位,还避免线缆的拉扯力通过接线端子44传递到第一导电块41上。
[0061]
其中,接线端子44可以由第二导电块43上的结构形成,也可以是安装在第二导电块43上的导电结构形成,具体的形成方式不限。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4由螺接在第二导电块43上的螺丝形成。而接线端子44可以通过焊接、夹持、铰接等方式与线缆实现电连接。
[0062]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接线端子44伸出所述导电腔512外,所述转动连接件51上还设有保护罩60,所述保护罩60罩在所述接线端子44外,且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罩口。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4凸设于导电腔512的腔口处,保护罩60安装在转动连接件51上,并罩在接线端子44外,以避免发生触电或者与相邻集电器10上的接线端子44发生短路。
[006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滑触线系统100,该滑触线系统100包括通电导轨110、线缆和集电器10,该集电器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滑触线系统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0065]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集电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