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套、包括该插套的接触对及高压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8890发布日期:2023-02-03 22:2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套、包括该插套的接触对及高压器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连接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套、包括该插套的接触对及高压器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在电动汽车上进行了大量应用,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高压连接器作为新能源汽车内常用的、数量较多的器件,降低成本迫在眉睫。
3.现有连接器导电芯件接触对分方形和圆形,对应的接触对插套也分为方形和圆形,市场上方形接触对插套通过机加工和冲压方式成型,而圆形接触对插套普遍采用机加工方式成型,加工工时长,废料多,价格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套。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插套的接触对。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接触对的高压器件。
7.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套,包括插合段、连接段和过渡段,插合段和连接段通过过渡段连接为一体;
8.插合段被构造成圆形套筒,其前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固定部,用于与套设在插套外部的绝缘体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配合部固定连接;圆形套筒前端部内壁设有若干上限位凸台,后端部内壁设有若干下限位凸台;
9.连接段用于与导电体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插合段的固定部为沿插合段前端部圆周均匀布置的多个固定孔。
11.优选的,固定孔与绝缘体壳体内壁上的固定扣卡扣固定。
12.优选的,若干上限位凸台沿插合段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13.优选的,若干下限位凸台沿插合段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14.优选的,连接段为一方形结构,其尾部设置平面圆角,相对应的过渡段为从连接段延伸至插合段的梯形结构,该连接段用于与导电体焊接。
15.优选的,连接段为圆形套筒结构,相对应的过渡段为圆锥套筒,该连接段用于与导电体压接。
16.优选的,连接段上设有开孔,用于与导电体螺栓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对,该接触对包括所述的插套,还包括插针和簧片,簧片为弹性结构,其从插套的插合段插入,经过第一限位结构时,簧片进行收缩,直到簧片完全通过第一限位结构时,簧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张开,簧片外侧完全贴合插合段的内壁,且被限制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此时插入插针,插针与簧片弹性接触,实现插针和插套电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器件,该高压器件包括所述的接触对。
1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套的插合段的簧片限位结构为若干个限位凸台,装配空间更大,亦可有更多的空间观察簧片的状态,也可以更方便的取出冠簧;连接段根据连接设备的不同,可以做成更多的结构形状,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与插针插合状态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固定在绝缘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与电缆焊接结构示意图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压接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与电缆压接后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对插套铆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8.如图1和图2所示,接触对插套1包括插合段1-1、连接段1-2和过渡段1-3,插合段1-1和连接段1-2通过过渡段1-3连接为一体。
29.插合段1-1通过冲压卷圆方式成型,废料低,成型速度快,成本低;由于插套本身金属属性弹性变形的驱使下,插合段无法定形,于是在插合段缝隙上,一边设置燕尾槽1-1-1,一边设置燕尾凸台1-1-2,燕尾槽1-1-1和燕尾凸台1-1-2相互咬合,并通过外力进行铆接压紧,使得插合段无法胀开。
30.如图1-3所示,插合段1-1顶部设有固定孔1-1-3,固定孔1-1-3有多个,沿插合段1-1顶部圆周均匀布置,固定孔1-1-3用于将接触对插套固定在绝缘体2的壳体内壁上,固定孔1-1-3与绝缘体2的壳体内壁上的固定扣2-1进行卡扣固定,形成“一次锁定”,使得接触对插套1固定在绝缘体2内。绝缘体2套设在插套及插套与导电体连接处外部,用于绝缘。
31.插合段1-1上前端部内壁设有若干上限位凸台1-1-4,沿插合段1-1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插合段1-1上后端部内壁设有若干下限位凸台1-1-5,沿插合段1-1底部圆周均匀设置。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为簧片3固定点,也是以冲压的方式实现,废料低,成型速度快,成本低。
32.插合段1-1用于与接触对插针4插合连接,接触对还包括簧片3,插针2一端插入插合段1-1内部,并通过簧片3与插合段1-1内壁接触电连接。插合段1-1上限位凸台1-1-4和下限位凸台1-1-5用于限制簧片3的上下位置;插合段1-1顶部内侧倒圆角1-1-6,给予装配簧片3导向;簧片3自然状态外壁直径微大于插合段1-1的内壁直径。
33.如图3所示,簧片3是一弹性结构,当经过插合段1-1的上限位凸台1-1-4时,簧片3进行收缩,直到簧片3完全通过上限位凸台1-1-4时,簧片3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张开,簧片3外侧完全贴合插合段1-1的内壁,此时由于簧片3张开,是无法通过下限位凸台1-1-5的;最终簧片3被限制在上限位凸台1-1-4和下限位凸台1-1-5之间,完成簧片装配。此时插入接触对插针4,插针4与簧片3弹性接触,插针4到插套1的电流得以导通。
34.连接段1-2用于与电缆或其他设备连接,根据连接情况的不同,连接段1-2的结构不同,同时,过渡段1-3形状根据连接段1-2形状而定。如图4至图7所示,具体的:
35.如图4所示,连接段1-2为一方形结构,其与过渡段1-3连接部为平面1-2-1,尾部设置平面圆角1-2-2,当连接段1-2与电缆5焊接时,方形结构的平面1-2-1与电缆线端面交错对接,然后再进行焊接固定;平面圆角1-2-2确保焊接时,方形结构没有锋利边缘压断部分电缆金属丝。方形结构的连接段1-2对应的过渡段1-3为从连接段1-2延伸至插合段1-1的梯形结构,便于插合段1-1与连接段1-2的过渡连接。
36.如图5所示,连接段1-2还可以为圆形套筒结构,套筒内径微大于电缆外径,当连接段1-2与电缆5压接时,先将电缆5端部插入圆形套筒内,然后再通过压合工艺将连接段1-2与电缆5压紧固定。圆形套筒结构的连接段1-2对应的过渡段1-3为圆锥套筒,便于插合段1-1与连接段1-2的过渡连接。
37.连接段1-2还可以为开设有通孔的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当连接段1-2与设备连接时,连接段1-2可做成适应设备而变化的形状,如图7所示,连接段1-2开孔1-2-3,并通过螺母6与其他导电体铆接。此时,过渡段1-3形状根据连接段1-2形状而定。
38.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结构,其工作原理为:
39.插套本体为高电导率的金属平板,在经过冲压加工后,形成如图4-6的成品插套,插套表面电镀防腐高电导率的金属镀层;从插合段口部装入簧片,连接段连接电缆后,将插套装入绝缘体内,固定孔1-1-3与绝缘体2的壳体内壁上的固定扣2-1进行卡扣固定,形成“一次锁定”;从插合段口部插入插针,簧片与插针有效接触后,即形成插套到插针的有效导电通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