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5150发布日期:2023-01-24 22:1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片式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


背景技术:

2.片式电感器是电感器的一种,片式电感器亦称表面贴装电感器,它与其它片式元器件(smc及smd)一样,是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微型电子元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
3.现有片式电感器散热效率较低,装置工作时容易积热损坏,缩短了装置使用寿命,并且现有装置与线缆是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线缆松动后不易与装置重新连接,增加了装置与线缆的连接难度,降低了装置与线缆的连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散热效率较低和线缆松动后不易与装置重新连接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包括:电感器主体,所述电感器主体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感器主体的空腔,且收纳组件内部填充有淹没电感器主体的绝缘导热液;可拆卸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安装于收纳组件的顶部,且盖板组件用于遮挡收纳组件顶部的空腔;所述收纳组件对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组件,且收纳组件靠近导热组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吹气组件;所述绝缘导热液用于将电感器主体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收纳组件中;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将收纳组件中的热量挥发至空气中;所述吹气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吹动导热组件。
6.优选地,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散热盒;所述散热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且底脚的顶部开设有储液腔。
7.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散热盒的上方,且顶盖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便于线缆穿过的通孔;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且两个连接管的一侧均旋合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延伸至连接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相背于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头。
8.优选地,所述电感器主体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非磁性陶瓷;所述非磁性陶瓷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极,且非磁性陶瓷上绕设有绕线;所述绕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电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电极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于散热盒对称的两侧,且散热板上均开设有贯穿式的散热孔。
10.优选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侧架;所述侧架固定连接于散热盒对称的两侧靠近散热板的上方,且侧架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液腔放置电感器主体,并且电感器主体和储液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液,通过导热组件和散热组件辅助电感器主体进行散热,让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避免装置工作时积热损坏,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槽将线缆插入至连接管内部,使线缆穿过顶盖与电感器主体连接,转动螺杆,使螺杆在连接管内部移动,通过螺杆带动压板移动,使压板抵住连接槽内部的线缆,让线缆与装置连接后不易脱落,降低了装置与线缆的连接难度,提高了装置与线缆的连接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架的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的俯视图;
18.图5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感器主体的正视图;
20.图中:1、底脚;2、连接管;3、侧架;4、散热板;5、螺杆;6、顶盖;7、散热盒;8、储液腔;9、电感器主体;10、连接槽;11、散热扇;12、安装腔;13、散热孔;14、凸头;15、压板;91、基架;92、非磁性陶瓷;93、绕线;94、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3.一种散热性高的叠层片式电感器,包括:
24.电感器主体9,电感器主体9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
25.收纳组件,收纳组件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感器主体9的空腔,且收纳组件内部填充有淹没电感器主体9的绝缘导热液;
26.可拆卸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安装于收纳组件的顶部,且盖板组件用于遮挡收纳组件顶部的空腔;
27.收纳组件对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组件,且收纳组件靠近导热组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吹气组件;
28.绝缘导热液用于将电感器主体9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收纳组件中;
29.导热组件用于将收纳组件中的热量挥发至空气中;
30.吹气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吹动导热组件。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感器主体9放置于收纳组件顶部的空腔中,电感器主体9放置后,将绝缘导热液倒入至收纳组件顶部的空腔中,使绝缘导热液淹没收纳组件内部的
电感器主体9,再将盖板组件放置于收纳组件顶部,通过盖板组件遮挡收纳组件顶部的空腔,电感器主体9工作发热时,通过绝缘导热液吸收电感器主体9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热量传导至收纳组件上,通过导热组件将收纳组件的热量引导至外接,通过吹气组件产生气流,从而吹动导热组件,加快导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32.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收纳组件:
33.如图1和图2所示,收纳组件包括散热盒7;
34.散热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1,且底脚1的顶部开设有储液腔8。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感器主体9放置于散热盒7顶部的储液腔8中,将绝缘导热液倒入储液腔8中,通过底脚1对散热盒7支撑,使散热盒7放置后更加稳固。
36.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盖板组件:
37.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盖板组件包括顶盖6;
38.顶盖6安装于散热盒7的上方,且顶盖6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2,顶盖6上开设有便于线缆穿过的通孔;
39.两个连接管2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10,且两个连接管2的一侧均旋合连接有螺杆5;
40.螺杆5延伸至连接槽1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5;
41.压板15相背于螺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头14。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感器主体9放置于散热盒7顶部的储液腔8中后,将绝缘导热液倒入储液腔8中后,将顶盖6放置于散热盒7顶部,使顶盖6固定于散热盒7的顶部,将需要连接的线缆插入至连接管2内部的连接槽10中,直至线缆穿过顶盖6与电感器主体9接触,转动螺杆5,使螺杆5在连接管2中移动,通过螺杆5带动压板15移动,通过压板15底座连接槽10中的线缆,通过凸头14配合,使线缆与电感器主体9连接后更加紧固。
43.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电感器主体9:
44.如图2和图6所示,电感器主体9包括基架91;
45.基架9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非磁性陶瓷92;
46.非磁性陶瓷9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极94,且非磁性陶瓷92上绕设有绕线93;
47.绕线9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电极9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电极94固定连接。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线缆与两个电极94连接后,通过基架91、非磁性陶瓷92、绕线93和电极94配合,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
49.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导热组件:
50.如图1和图4所示,导热组件包括散热板4;
51.散热板4固定连接于散热盒7对称的两侧,且散热板4上均开设有贯穿式的散热孔13。
5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板4工作,使散热板4引导散热盒7的热量进行挥发,通过散热孔13配合,让散热板4便于进行散热。
53.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吹气组件:
54.如图1和图3所示,吹气组件包括侧架3;
55.侧架3固定连接于散热盒7对称的两侧靠近散热板4的上方,且侧架3上开设有安装腔12;
56.安装腔1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11。
5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腔12对散热扇11进行支撑,散热扇11工作,从而产生气流,通过气流吹动散热板4,使散热板4可以更快的进行散热。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