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防护装置、电池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8139发布日期:2022-11-23 00: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电池防护装置、电池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护装置、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娱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产品。随着电子设备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对电子设备采用的电池有了更高的安全性能要求,电池的燃爆问题尤其需要重视。
3.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电池外壳上设置刻痕,削弱壳体的局部强度,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达到设定值后,壳体在刻痕所在处破裂,放气泄压,从而避免电池爆炸。但此种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效果并不稳定,不能确保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防护装置、电池以及电子设备。利用该电池防护装置,使得电池在内部气压大于预设值时能够顺利泄压,避免爆炸,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
5.其技术方案如下:
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电池外壳以及防护组件;电池外壳具有容纳腔,电池外壳上设置有防护通孔;防护组件包括弹性密封件、夹持件、拉紧件以及穿过防护通孔设置的连接件;弹性密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防护通孔;夹持件设于电池外壳外;拉紧件设于电池外壳内且连接于电池外壳的内侧壁,拉紧件通过连接件与夹持件连接;弹性密封件套设在连接件外且至少部分夹设于夹持件和电池外壳之间;拉紧件为弹性拉紧件并向容纳腔内拉紧夹持件,以通过弹性密封件密封防护通孔,当容纳腔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弹性密封件能够打开防护通孔,以使容纳腔与外界连通。
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8.当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设置在防护通孔处的弹性密封件发生轻微形变从而密封住防护通孔,确保了电池的密封性。当电池状态异常时即容纳腔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容纳腔内的气压作用于防护组件,将防护组件从原密封位置顶开,弹性密封件打开防护通孔,进行泄压,容纳腔内的气压下降,从而避免电池因容纳腔内压力过大发生爆炸,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
9.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件包括条形弹片,条形弹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池外壳,第二端和连接件连接,以通过连接件拉紧夹持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密封防护通孔时,条形弹片的第二端与电池外壳之间具有在防护通孔径向上的变形间隙。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包括弹性垫片和与弹性垫片固定连接的插接体,弹性垫片夹设于夹持件和电池外壳之间,插接体插入防护通孔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体与防护通孔间隙配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设有贯穿弹性垫片和插接体的安装孔,连接件插设于安装孔内,且连接件以及夹持件与弹性密封件密封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和连接件构成铆钉结构,铆钉结构的一端与拉紧件固定连接,并夹持弹性密封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组件为电极组件,并通过弹性密封件与电池外壳绝缘设置;或者,电池防护装置还包括与电池外壳绝缘设置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与防护组件间隔设置于电池外壳。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外壳包括端盖和壳体,防护通孔设置于端盖和/或壳体。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密封配合形成容纳腔的第二壳体,防护通孔设置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
1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组件、电解液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防护装置,电解液和电芯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
20.该电池利用上述电池防护装置,确保容纳腔内的气压处于安全范围内,为电芯组件和电解液提供正常作业环境,避免电池发生爆炸。
2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电单元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和用电单元连接,为用电单元提供电能。
22.该电子设备利用上述电池,将电池的电芯组件和电解液置于能够安全泄压的电池防护装置内,避免电池发生爆炸,进而使得电池能够稳定地为用电单元供电,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4.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电池防护装置的剖面图。
29.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电池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电池防护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1.图6所示为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34.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娱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产品。随着电子设备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对电子设备采用的电池有了更高的安全性能要求。
35.而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储能器件,在电子设备的供电器件中占据不可取代的位置。当电池出现异常情况,如电池温度过高时,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电池内部气压急剧升高。如果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超出电池的承压能力时,电池将发生爆炸。特别是钢壳电池,其结构强度高、承受机械载荷能力好,但当钢壳电池出现异常情况,发生爆炸时,会造成的巨大危害。因此,需在电池的壳体上设置防爆装置,避免电池爆炸。
36.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防护装置、电池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在该电池的上设置防护通孔和防护组件,使得电池在内部气压大于预设值时能够顺利泄压,避免爆炸,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
3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电池防护装置,下面结合应用了该电池防护装置的电池和应用了该电池的电子设备进行阐述说明。
38.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用电单元100以及电池200,电池200和用电单元100连接,为用电单元100提供电能。电池200包括电芯组件2100、电解液以及电池防护装置2200。电池防护装置2200包括电池外壳2210,电池外壳2210具有容纳腔2211,并且设置有防护通孔2212。电池200的电解液和电芯组件2100设置于该容纳腔2211内。电池防护装置2200还包括防护组件2230。防护组件2230包括弹性密封件2220、夹持件2231、拉紧件2232以及穿过防护通孔设置的连接件2233。弹性密封件22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防护通孔2212。夹持件2231设于电池外壳2210外,拉紧件2232设于电池外壳2210内且连接于电池外壳2210的内侧壁2213,拉紧件2232通过连接件2233与夹持件2231连接,弹性密封件2220套设在连接件2233外且至少部分夹设于夹持件2231和电池外壳2210之间。拉紧件2232为弹性拉紧件并向容纳腔2211内拉紧夹持件2231,以通过弹性密封件2220密封防护通孔2212。当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弹性密封件2220能够打开防护通孔2212,以使容纳腔2211与外界连通。
39.当电池2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设于电池外壳2210外的夹持件2231和设于电池外壳2210内的拉紧件2232,通过连接件2233连接后,夹持住弹性密封件2220。并且,带有弹性的拉紧件2232连接于电池外壳2210的内侧壁2213,向电池外壳2210内部的方向拉紧夹持件2231,使得夹持件2231对弹性密封件2220产生挤压。设置在夹持件2231和电池外壳2210之间的弹性密封件2220发生轻微形变从而密封住防护通孔2212,确保了电池200的密封性。当电池200状态异常时,即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值时,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作用于
防护组件2230,将防护组件2230从原密封位置顶开,弹性密封件2220打开防护通孔2212,使得容纳腔2211和外界连通进行泄压,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下降,从而避免电池200因容纳腔2211内压力过大发生爆炸,确保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处于安全范围内。电池200的电芯组件2100和电解液置于能够安全泄压的电池防护装置2200内,保证了电芯组件2100和电解液的正常作业,进而使得电池200能够稳定地为用电单元100供电,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的安全性能。
40.并且,电池200处于密封状态时,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外界气压附加于夹持件2231上,对弹性密封件2220产生进一步挤压,从而增强电池200的密封性。
41.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和新能源汽车等。
42.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手持设备、车载设备、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手提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车载电脑以及其他内置有电池200的电子设备10。
43.需要说明的是,用电单元100包括但不限于cpu、摄像模组、显示屏、传感器、扬声器等电气元件。
44.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2231可以设为圆形薄片或长条状等结构,和弹性密封件2220有合适的接触面积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即可。拉紧件2232可以采用弹片、橡胶等弹性体,通过形变对弹性密封件2220产生拉力。拉紧件2232的形状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设计,例如根据弹性密封件2220的形状、电池外壳2210的结构、防护通孔2212的形状等设计拉紧件2232。防护通孔2212可设为普通圆柱形(如图5所示),也可设为圆台形。弹性密封件2220为了能够挤压密封住圆柱形防护通孔可设为t形或外径大于防护通孔直径的圆柱形,弹性密封件2220和防护通孔2212周边的外侧壁2214抵接或和防护通孔的周侧壁过盈配合,进行密封。弹性密封件2220也可配合圆台形防护通孔设为圆台形,和防护通孔的周侧壁过盈配合进行密封。夹持件2231和连接件2233可采用钢材等钢性材料,从而保证其对弹性密封件2220的挤压效果。弹性密封件2220可采用硅胶、橡胶等弹性胶直接塑形而成,或者在垫圈等钢性材料周身包裹弹性层形成。本公开对防护组件2230结构和材料不作具体限制。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拉紧件2232包括条形弹片2234,条形弹片2234的第一端连接于于电池外壳2210,第二端和连接件2233连接,以通过连接件2233拉紧夹持件2231。如此,条形弹片2234能够拉动夹持件2231,从而对弹性密封件2220产生挤压效果,增强电池200的密封性。并且,条形弹片2234采用条形形状,能够节约容纳腔2211内的厚度空间,便于电池200做薄。
46.进一步地,弹性密封件2220还能通过条形弹片2234复位至密封防护通孔2212的位置。如此,弹性密封件2220从打开防护通孔2212的位置回复至密封防护通孔2212的位置,使得电池200在泄压后仍能维持密封性,保证正常工作,为用电单元100供电。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2220密封防护通孔2212时,条形弹片2234的第二端与电池外壳2210之间具有在防护通孔2212径向上的变形间隙。如此,防护组件2230被容纳腔2211内的气体顶开时,条形弹片2234可以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使得弹性密封件2220能够完全打开防护通孔2212,泄压效率高。
48.需要说明的是,条形弹片2234拉紧夹持件2231的拉力为f1,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作用于防护组件2230产生向外推动的推力为f2,外界的气压作用于夹持件2231的压力为f3。当f2<f1+f3时,弹性密封件2220密封防护通孔2212。当f2>f1+f3时,弹性密封件2220打开防护通孔2212。当弹性密封件2220打开防护通孔2212,且f2≤f1+f3时,弹性密封件2220通过条形弹片2234复位至密封防护通孔2212的位置。
49.如此,电池200正常工作时,弹性密封件2220在拉力f1和压力f3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轻微形变,挤压防护通孔2212周侧的电池外壳2210,从而密封住防护通孔2212,避免外界水气杂质等从弹性密封件2220和防护通孔2212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腔2211,使得容纳腔2211保持能够正常工作的状态。电池200状态异常时,容纳腔2211内气压大幅增加,超出预设值。此时,推力f2大于拉力f1与压力f3之和,作用在防护组件2230上的推力f2将防护组件2230向外界顶开,进而使得夹持于夹持件2231和拉紧件2232之间的弹性密封件2220打开防护通孔2212,容纳腔2211内的过大气压得以从防护通孔2212处泄出。后随着容纳腔2211内的气压下降,作用在防护组件2230上的推力f2也在减小,直至推力f2小于等于拉力f1与压力f3之和,防护组件2230在拉力f1和压力f3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回程,直至弹性密封件2220回复至被夹持件2231挤压的状态,从而再次密封住防护通孔2212。上述过程中,外界水气杂质等始终无法进入容纳腔2211,保证电池200正常工作。
50.电池中的电解液具有高活性、易燃性等特征,在电池过充、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内部会产生大量易燃气体。本公开的电池防护装置2200在泄压时,能够将容纳腔2211内的易燃气体迅速排出,同时降低了容纳腔2211内的温度,避免电池200爆燃。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示,弹性密封件2220包括弹性垫片2221和与弹性垫片2221固定连接的插接体2222,弹性垫片2221夹设于夹持件2231和电池外壳2210之间,插接体2222插入防护通孔2212内。如此,弹性垫片2221能够与防护通孔2212周侧的电池外壳2210充分接触,增强弹性密封件2220的密封性能。插接体2222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弹性密封件2220的安装。
52.进一步地,插接体2222与防护通孔2212间隙配合。如此,电池200泄压时,只需弹性垫片2221和电池外壳2210稍加分离,容纳腔2211内的气体便可直接从插接体2222和防护通孔2212之间的间隙快速泄出,泄压效率高。弹性密封件2220和防护通孔2212分离距离小使得弹性密封件2220能够快速复位。并且,泄压时部分插接体2222仍可留置于防护通孔2212内,保证弹性密封件2220和防护通孔2212之间的配合定位,从而精准复位。
5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示,弹性密封件2220设有贯穿弹性垫片2221和插接体2222的安装孔2223,连接件2233插设于安装孔2223内,且连接件2233以及夹持件2231与弹性密封件2220密封连接。如此,连接件2233和弹性密封件2220之间能够稳定连接,从而使得夹持件2231和拉紧件2232对弹性密封件2220的夹持更牢靠,保证弹性密封件2220能够良好地密封防护通孔2212。并且,连接件2233以及夹持件2231与弹性密封件2220之间采用密封连接,避免外界的水气杂质等通过夹持件2231以及连接件2233与弹性密封件2220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腔2211,进一步保证了电池防护装置2200的密封性。
54.夹持件2231以及连接件2233与弹性密封件2220之间可采用二次注塑一体成型或粘接固定等方式进行密封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5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夹持件2231和连接件2233构成铆钉结
构2235,铆钉结构2235的一端与拉紧件2232固定连接,并夹持弹性密封件2220。如此,铆钉结构2235能够牢靠夹持弹性密封件2220,并且,采用铆钉结构2235,结构简单易实现,成本低廉。
56.铆钉结构2235可直接钉穿拉紧件2232,形成翻边,回钩拉紧件2232进行固定。铆钉结构2235的尾部和拉紧件2232之间也可通过胶粘或螺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5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组件2230为电极组件,并通过弹性密封件2220与电池外壳2210绝缘设置。或者,参照图2所示,电池防护装置2200还包括与电池外壳2210绝缘设置的电极组件2240,电极组件2240与防护组件2230间隔设置于电池外壳2210。直接采用防护组件2230作为电极组件,并且弹性密封件2220起到绝缘作用保证电池200使用时的安全性,使得防护组件2230既能起到防爆作用,又能作为电极进行导电,实现了功能的集成,优化了电池200的结构,减少了安装步骤,节约成本。或者,电池200维持原有电极组件2240,无需对原有的电池内部与电极连接的相关设计进行改进,可直接应用原有的生产平台。
58.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和图5所示,电池外壳2210包括端盖2215和壳体2216,防护通孔2212设置于端盖2215,和/或壳体2216。如此,方便防护通孔2212的加工以及防护组件2230与弹性密封件2220的组装。
59.进一步地,电极组件2240一般设于端盖2215或壳体2216的端面,电极组件2240凸出电池外壳2210一段距离,防护组件2230和弹性密封件2220也凸出电池外壳2210一段距离,将防护组件2230和电极组件2240设置于电池外壳2210的同一端,能够减小电池200的长度,节约电池200在电子设备10中的安装空间。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外壳2210包括至少一个端盖2215和壳体2216,两者进行密封装配,可形成容纳腔2211。端盖2215可单独制造,再与防护组件2230和弹性密封件2220组装,该组装件最后和壳体2216装配,便于组装安装。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外壳2210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密封配合形成容纳腔2211的第二壳体,防护通孔2212设置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如此,可根据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0的实际结构设计进行防护通孔2212的排布设置,灵活性高。
6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采用中间主壳体加两侧端盖的结构,也可采用一带容纳腔的壳体加上盖的结构,还可与电子设备的框架结构集成设计。电池外壳2210一般设计为厚度较小的长方体形状,以适应电子设备10的轻薄要求,一般采用钢材或铝材。本公开对电池外壳2210的具体形状结构和材料不作限制。
63.参照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存储器12,电源组件13,多媒体组件14,音频组件15,输入/输出的接口16,传感器组件17,以及通信组件18。
64.处理组件11通常控制电子设备1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4和处理组件11之间的交互。
65.存储器1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1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1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
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66.控制主板包括处理组件11以及存储器12。
67.电源组件13为电子设备1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1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电源组件13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200。
68.多媒体组件14包括本公开的显示模组,便于进行人机交互。如果显示模组包括触摸面板,显示模组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1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69.音频组件1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1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或经由通信组件1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70.输入/输出的接口16为处理组件1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71.传感器组件1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1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7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1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7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0或电子设备1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1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1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7还可以包括光敏元件,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72.通信组件18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1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1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或6g等,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7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7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5.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76.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7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