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8006发布日期:2023-01-17 19:4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于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车载锂电池结构基本都是电池包内包含模组或电芯,电池包内安装液冷板,液冷板内流动的冷却液对模组或电芯进行冷却或加热,实现对电芯温度的控制。
3.现有技术是电池包内安装液冷板,液冷板上安装导热硅胶垫或者涂导热硅胶,模组放在导热硅胶的上面,液冷板对模组内电芯的冷却或加热通过了三层介质的热传导,即:导热硅胶、模组外壳体金属、粘接电芯的导热胶,现有的电池包内安装液冷板导致电池包体积较大,对微型电动车来说,内部空间小,没有充足的空间放置较大的电池包箱体,因此微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增长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以解决电池包箱体的体积大、小微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增长困难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包括模组上盖、模组下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模组上盖设置在模组下壳体的上方;
7.所述模组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靠近模组下壳体的一侧设有流体管道,所述模组下壳体与所述液冷板密封连接,所述流体管道形成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下壳体之间的冷却液流动空腔。
8.进一步的,所述流体管道包括进液流道、第一出液流道、第二出液流道、第一途径流道、第二途径流道;
9.进液流道设置在液冷板的中部,第一出液流道、第二出液流道分别设置在进液流道的两侧,第一途径流道设置在第一出液流道远离所述进液流道的一侧,第二途径流道设置在第一出液流道远离所述进液流道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分别与第一途径流道、第二途径流道连通;第一途径流道与第一出液流道连通,第二途径流道与第二出液流道连通,第一出液流道与第二出液流道通过汇合流道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包括若干个进液子流道,若干个进液子流道均匀的设置在液冷板的中部,第一途径流道包括若干个第一途径子流道,若干个第一途径子流道设置在进液流道的一侧,第二途径流道包括若干个第二途径子流道,若干个第二途径子流道设置在进液流道的另一侧;
12.所述进液子流道、所述第一途径子流道、所述第二途径子流道、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相互平行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子流道的数量至少为3个,第一途径子流道、第二途径子流道
的数量分别至少为2个,第一出液流道与第二出液流道的数量至少为1个。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包括若干个第一出液子流道,第一出液子流道设置在第一途径流道远离所述进液流道的一侧;
15.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包括若干个第二出液子流道,第二出液子流道设置在第二途径流道远离所述进液流道的一侧。
16.进一步的,所述模组下壳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安装板,左右两个安装板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进水孔安装有进水管接头,安装板的出水孔安装有出水管接头。
18.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与所述进水管接头连通;所述汇合流道与所述出水管接头连通。
19.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中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为第一流动方向;所述第一途径流道和所述第二途径流道中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为第二流动方向;
20.所述第一流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流动方向相反。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模组上集成液冷功能,弥补了通过导热硅胶进行热传导的热量损失,对于小微型电动汽车来说,此种方案更加节省空间,重量上更有优势,可增加小微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3.2、本实用新型在模组下壳体底部连接有液冷板,能够增强模组强度,支撑电芯的作用,且液冷板上设有流体管道,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24.3、模组下壳体上安装进、出水管接头,与底部液冷板形成流体的循环回路,实现对模组循环降温的功能,液冷板回路结构设计满足电芯堆叠的中间温度梯度大的要求,实现先中间,后两边的功能,提高了电芯或加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整体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组外壳体与液冷板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液冷板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流体管道模块的液体流向示意图(a处与进水口对应,b处与出水口对应)。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模组上盖;2、模组下壳体;3、进水管接头;4、出水管接头;5、第一端盖;6、第二端盖;7、流体管道;8、进液流道;9、第一途径流道;10、第二途径流道;11、第一出液流道;12、第二出液流道;13、汇合流道;14、液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模组外壳结构,包括模组上盖1、模组下壳体2、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所述模组上盖1通过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设置在模组下壳体2的上方;所述模组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液冷板14,所述液冷板14靠近模组下壳体2的一侧设有流体管道7,模组下壳体2与所述液冷板 14密封连接,所述流体管道7形成所述液冷板14与所述模组下壳体2之间的冷却液流动空腔。流体管道7包括进液流道8、第一出液流道11、第二出液流道12、第一途径流道9和第二途径流道10;
37.进液流道8设置在液冷板14的中部,第一出液流道11、第二出液流道 12分别设置在进液流道8的左右两侧,第一途径流道9设置在第一出液流道 11远离所述进液流道8的一侧,第二途径流道10设置在第一出液流道11 远离所述进液流道8的一侧。
38.进液流道8与第一途径流道9、第二途径流道10分别连通;第一途径流道9与第一出液流道11连通,第二途径流道10与第二出液流道12连通,第一出液流道11与第二出液流道12通过汇合流道13连通。
39.所述进液流道8、所述第一出液流道11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12中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为第一流动方向;所述第一途径流道9和所述第二途径流道10中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同,为第二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流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流动方向相反。进液流道8包括若干个进液子流道,若干个进液子流道均匀的设置在液冷板14的中部,第一途径流道9包括若干个第一途径子流道,若干个第一途径子流道设置在进液流道8的一侧,第二途径流道10 包括若干个第二途径子流道,若干个第二途径子流道设置在进液流道8的另一侧。
40.所述进液子流道、所述第一途径子流道、所述第二途径子流道、所述第一出液流道11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12相互平行设置。
41.本实施例中进液子流道的数量至少为3个,第一途径子流道、第二途径子流道的数量分别至少为2个,第一出液流道11与第二出液流道12的数量至少为1个。
42.第一出液流道11包括若干个第一出液子流道,第一出液子流道设置在第一途径流道9远离所述进液流道8的一侧;第二出液流道12包括若干个第二出液子流道,第二出液子流道设置在第二途径流道10远离所述进液流道8的一侧。
43.模组下壳体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安装板,左右两个安装板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安装板的进水孔安装有进水管接头3,安装板的出水孔安装有出水管接头4。所述进液流道8与所述进水管接头3 连通;所述汇合流道13与所述出水管接头4连通。模组下壳体2的前后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该结构的安装孔,能够通过安装孔,将该装置安装在电动车内。
44.本实施例中,电芯的底部通过导热胶与模组外壳内地面粘结,模组上盖 1与模组下壳体2在侧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模组上盖1与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在端盖顶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模组下壳体2与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在端盖侧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的底部与模组下壳体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45.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小微型电动车已经迅速成为新能源车主力的一员。小微型电动车在长续航里程的需求下,追求良好的电池空间与电池散热就成为近年来一直研究的方向。本技术方案是在模组级别实现液冷或加热功能,即在模组外壳体2外部集成液冷板结构,因为电芯底部通过导热胶与模组外壳体2内底面粘接,循环液体可通过模组内导热胶及模组外壳底部金属对电芯冷却或加热。即通过两层介质的热传导,即:模组外壳体、粘接电芯的导热胶。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