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1869发布日期:2022-12-10 05:3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汽车数据连接器是属于连接器的其中一种,是专门用于汽车数据传输,现有汽车数据连接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缺陷:应用频率较低,抗干扰性、回损性能较差。而随着5g移动网络的兴起,为保证汽车连接端子日趋高频化的高性能要求,提供一种更加高频且电气性能优越、更加紧凑且结构牢靠、更加简明且易于装配的新型结构已然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应用频率高、结构紧凑、组装简便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包括前端外壳、后端外壳、外导体、短绝缘体、长绝缘体、短内导体、长内导体、屏蔽块、后封板;
6.所述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组装一体,后端外壳前端设有端口孔,外导体的前端位于前端外壳内,而后端伸入端口孔中与后端外壳固定;后端外壳后端设有与端口孔轴向贯通的安装通口,短绝缘体和长绝缘体通过安装通口插接安装在端口孔内,短绝缘体、长绝缘体、短内导体、长内导体分别为长度不相等的l形,端口孔分为上端口孔和下端口孔;上端口孔内安装长绝缘体,长绝缘体内安装长内导体,长内导体一端伸入外导体中,另一端从后端外壳底部伸出;下端口孔内安装短绝缘体,短绝缘体内安装短内导体,短内导体一端伸入外导体中,另一端从后端外壳底部伸出;
7.后端外壳底部安装屏蔽块,屏蔽块将长绝缘体、长内导体与短绝缘体、短内导体相隔开;后端外壳的后端安装后封板,后封板封堵安装通口以固定长绝缘体和短绝缘体。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短内导体、长内导体为截面呈圆形的线形结构。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短绝缘体包括相互垂直的短绝缘臂一和短绝缘臂二,所述短绝缘臂一和短绝缘臂二为外径相等的圆柱结构;
10.所述长绝缘体包括相互垂直的长绝缘臂一和长绝缘臂二,所述长绝缘臂一和长绝缘臂二为外径相等的圆柱结构。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短绝缘臂二包括与短绝缘臂一固定的主体部一、以及与主体部一可拆卸固定的短绝缘臂尾盖,所述短绝缘臂一中部开设有安装短内导体前端的通孔一,主体部一与短绝缘臂尾盖之间设有安装短内导体后端的通孔二,短绝缘臂尾盖可打开闭合通孔二供短内导体后端安装固定,短绝缘臂尾盖可实现短内导体前端部轴向位置锁定;
12.所述长绝缘臂二包括与长绝缘臂一固定的主体部二、以及与主体部二可拆卸固定的长绝缘臂尾盖,所述长绝缘臂一中部开设有安装短内导体前端的通孔三,主体部二与长绝缘臂尾盖之间设有安装短内导体后端的通孔四,长绝缘臂尾盖可打开闭合通孔四供长内导体后端安装固定,长绝缘臂尾盖可实现长内导体前端部轴向位置锁定。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短绝缘臂尾盖与主体部一、长绝缘臂尾盖与主体部二的装配结构相同;
14.所述短绝缘臂尾盖卡扣连接在主体部一,主体部一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卡槽,短绝缘臂尾盖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锁扣。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短绝缘臂尾盖顶部设置有外凸块,所述短绝缘臂一尾端设置有供外凸块插接的定位插槽,所述外凸块贴合嵌设在定位插槽内,且外凸块外壁面与短绝缘臂一外壁面齐平。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口孔为2
×
2排列,上端口孔有2个,下端口孔有2个;安装通口设置为2个,位于同一纵列的上端口孔和下端口孔共用一个安装通口。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屏蔽块前端面设有两个分别与短绝缘臂二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一,后端面设有两个分别与长绝缘臂二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二;
18.所述后端外壳底部内侧壁设有两个供短绝缘臂二定位的弧形凹槽三,弧形凹槽三与对应的弧形凹槽一对接形成与短绝缘臂二紧配的圆型结构;
19.所述后封板前端面设有两个与长绝缘臂二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四,弧形凹槽四与对应的弧形凹槽二对接形成与长绝缘臂二紧配的圆型结构。
2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屏蔽块和后封板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定位凸起,后端外壳内壁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21.定位凸起外壁还设有倒刺外凸一,后端外壳与屏蔽块、后封板接触的内侧壁设有倒刺外凸二,以紧配屏蔽块和后封板。
2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屏蔽块的前端面上设有防反插凹槽,所述后端外壳底部内侧壁上设有与防反插凹槽配合防反插凸起。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24.1.外导体的前端位于前端外壳内;而后端伸入端口孔中铆接固定后端外壳,此种穿墙式铆接结构在前端外壳与后端外壳组装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稳定可靠性,可以起到双重紧固作用,而屏蔽块将长绝缘体、长内导体与短绝缘体、短内导体相隔开,减少信号在传输中的反射,抗干扰能力更强,为高频率、高质量的信号传输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充分满足目前5g移动应用技术的要求,另外,短绝缘体、长绝缘体、短内导体、长内导体分别为长度不相等的l形,紧凑简单的设计为汽车密集的布线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各零件组装方便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成本的节约;
25.2.高频连接器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特性阻抗,特性阻抗与内外导体的直径有关,内外导体的直径有突变,会引起阻抗的变化,阻抗变化,会造成回波损耗,最终导致产品的高频衰减,高频带宽变小,传输频率降低:短内导体和长内导体均采取截面呈圆形的线形结构,外导体的内径等于绝缘外径,短绝缘体的外径等于长绝缘体外径,短绝缘臂一、短绝
缘臂二、长绝缘臂一、长绝缘臂二的外径相等,从而保证产品从公母端的连接区到pcb焊接区的内外导体直径一致,产品的阻抗无突变、波动小,确保阻抗相对稳定,产生的回波损耗会大大降低,信号传输衰减小,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完整性,产品的带宽会相对要高,传输频率提升;
26.3.短绝缘臂二包括主体部一和短绝缘臂尾盖,以固定短内导体;长绝缘臂二包括主体部二和长绝缘臂尾盖,以固定长内导体;这种结构简单,且能够保证短内导体和长内导体的装配可靠性;
27.4.整个传输结构的内外导体的直径比是个定值,屏蔽块上的弧形凹槽一和后端外壳的弧形凹槽三对接形成圆型结构,弧形凹槽二和后封板的弧形凹槽四对接形成圆型结构。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体现外导体、长绝缘体、短绝缘体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体现短绝缘体和短内导体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外壳与长绝缘体、短绝缘体限位关系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体现后端外壳、后封板、屏蔽块连接关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前端外壳;11、定位孔;2、后端外壳;21、端口孔;211、上端口孔;212、下端口孔;22、安装通口;23、弧形凹槽三;24、定位槽;25、倒刺外凸二;26、定位柱;27、防反插凸起;3、外导体;4、短绝缘体;41、短绝缘臂一;42、短绝缘臂二;421、主体部一;422、短绝缘臂尾盖;423、通孔一;424、通孔二;425、卡槽;426、锁扣;427、外凸块;428、定位插槽;5、长绝缘体;51、长绝缘臂一;52、长绝缘臂二;521、主体部二;522、长绝缘臂尾盖;523、通孔三;524、通孔四;6、短内导体;7、长内导体;8、屏蔽块;81、弧形凹槽一;82、弧形凹槽二;83、防反插凹槽;9、后封板;91、弧形凹槽四;10、定位凸起;101、倒刺外凸一。
具体实施方式
3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6.参照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频汽车数据连接器,包括前端外壳1、后端外壳2、外导体3、短绝缘体4、长绝缘体5、短内导体6、长内导体7、屏蔽块8、后封板9。前端外壳1和后端外壳2组装一体,后端外壳2前端设有端口孔21,外导体3的前端位于前端外壳1内,而后端伸入端口孔21中与后端外壳2固定;后端外壳2后端设有与端口孔21轴向贯通的安装通口22,短绝缘体4和长绝缘体5通过安装通口22插接安装在端口孔21内,短绝缘体4、长绝缘体5、短内导体6、长内导体7分别为长度不相等的l形,端口孔21分为上端口孔211和下端口孔212;上端口孔211内安装长绝缘体5,长绝缘体5内安装长内导体7,长内导体7一端伸入外导体3中,另一端从后端外壳2底部伸出;下端口孔212内安装短绝缘体4,短绝缘体
4内安装短内导体6,短内导体6一端伸入外导体3中,另一端从后端外壳2底部伸出。后端外壳2底部安装屏蔽块8,屏蔽块8将长绝缘体5、长内导体7与短绝缘体4、短内导体6相隔开,即屏蔽块8将长端子和短端子隔开避免相互干扰。后端外壳2的后端安装后封板9,后封板9封堵安装通口22以固定长绝缘体5和短绝缘体4,即固定长内导体7和短内导体6避免其晃动或退位。
37.端口孔21为2
×
2排列,上端口孔211有2个,下端口孔212有2个;安装通口22设置为2个,位于同一纵列的上端口孔211和下端口孔212共用一个安装通口22。后端外壳2前方设有定位柱26,前端外壳1后方设有定位孔11,前端外壳1通过定位柱26过盈插装定位孔11实现组装后端外壳2。
38.短内导体6、长内导体7为截面呈圆形的线形结构。短内导体6、长内导体7采用铜镍合金制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短内导体6和长内导体7通过外形一致的短内导体6和长内导体7可拆装的固定在后端外壳2。外导体3的内径等于绝缘外径,短绝缘体4的外径等于长绝缘体5外径,从而保证产品的内外导体3直径一致,产品的阻抗相对稳定,产生的回波损耗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带宽会相对要高,传输频率提升。
39.短绝缘体4包括相互垂直的短绝缘臂一41和短绝缘臂二42,短绝缘臂一41和短绝缘臂二42为外径相等的圆柱结构;长绝缘体5包括相互垂直的长绝缘臂一51和长绝缘臂二52,长绝缘臂一51和长绝缘臂二52为外径相等的圆柱结构。短绝缘臂一41、短绝缘臂二42、长绝缘臂一51、长绝缘臂二52为外径相等的圆柱结构。短绝缘臂一41和短绝缘臂二42、长绝缘臂一51和长绝缘臂二52外表面均布有条形浅槽,条形浅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短绝缘体4和长绝缘体5过盈装配于后端外壳2内,为其过盈装配提供一定的收缩比,另外还可提高其防滑性能,便于装配牢靠,且便于短绝缘体4和外导体3,长绝缘体5和外导体3的对插。
40.短绝缘臂二42包括与短绝缘臂一41固定的主体部一421、以及与主体部一421可拆卸固定的短绝缘臂尾盖422,短绝缘臂一41中部开设有安装短内导体6前端的通孔一423,主体部一421与短绝缘臂尾盖422之间设有安装短内导体6后端的通孔二424,短绝缘臂尾盖422可打开闭合通孔二424供短内导体6后端安装固定,短绝缘臂尾盖422可实现短内导体6前端部轴向位置锁定。长绝缘臂二52包括与长绝缘臂一51固定的主体部二521、以及与主体部二521可拆卸固定的长绝缘臂尾盖522,长绝缘臂一51中部开设有安装短内导体6前端的通孔三523,主体部二521与长绝缘臂尾盖522之间设有安装短内导体6后端的通孔四524,长绝缘臂尾盖522可打开闭合通孔四524供长内导体7后端安装固定,长绝缘臂尾盖522可实现长内导体7前端部轴向位置锁定。
41.优选的,短绝缘臂尾盖422与主体部一421、长绝缘臂尾盖522与主体部二521的装配结构相同。仅以短绝缘臂尾盖与主体部一的装配结构为例进行阐述,长绝缘臂尾盖与主体部二的装配结构不再累述。短绝缘臂尾盖422卡扣连接在主体部一421,主体部一421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卡槽425,短绝缘臂尾盖422上设有与卡槽425配合的锁扣426。卡槽425设置为弧面卡槽,相应的锁扣426设置为弧形块,当其扣接在卡槽425内时,锁扣426外壁面与主体部一的外壁面齐平,即主体部一和短绝缘臂尾盖装配后形成圆柱体结构。为方便短绝缘臂尾盖422的定向装配,防反装,并且装配位置实现标记定位:在短绝缘臂尾盖422顶部设置有外凸块427,短绝缘臂一41尾端设置有供外凸块427插接的定位插槽428,外凸块427贴合嵌设在定位插槽428内,且外凸块427外壁面与短绝缘臂一41外壁面齐平。外凸块与定位插槽
装配后形成圆柱体结构的短绝缘臂一。
42.整个传输结构的内外导体3的直径比是个定值。屏蔽块8前端面设有两个分别与短绝缘臂二42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一81,后端面设有两个分别与长绝缘臂二52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二82;后端外壳2底部内侧壁设有两个供短绝缘臂二42定位的弧形凹槽三23,弧形凹槽三23与对应的弧形凹槽一81对接形成与短绝缘臂二42紧配的圆型结构;后封板9前端面上设有两个与长绝缘臂二52外壁贴合的弧形凹槽四91,弧形凹槽四91与对应的弧形凹槽二82对接形成与长绝缘臂二52紧配的圆型结构。弧形凹槽一81、弧形凹槽二82、弧形凹槽三23、弧形凹槽四91的半径相等。
43.为了实现屏蔽块8和后封板9装配稳固,屏蔽块8和后封板9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定位凸起10,定位凸起10外壁设有倒刺外凸一101。后端外壳2内壁设有与定位凸起10配合的定位槽24,后端外壳2与屏蔽块8、后封板9接触的内侧壁设有倒刺外凸二25,以紧配屏蔽块8和后封板9。
44.为便于屏蔽块安装,防反插:屏蔽块8的前端面上设有防反插凹槽83,后端外壳2底部内侧壁上设有与防反插凹槽83配合防反插凸起27。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