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8098发布日期:2023-06-10 06:2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连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很多薄片介质上,比如主板、感应垫、无线充电板等具有电学功能的片状结构,需要在薄片介质上连接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转换接口,从而适配外部接口。具体来说,感应垫感应用户的温度、动作、压力及声音等,从而产生感应信号,通过连接器对感应垫供电以及通过连接器对外输出感应信号。在生产感应垫时,作业员通常是将感应主板穿孔,再将导线以焊接的形式连接感应主板,最后把电工胶纸贴在感应主板上。这种生产过程,整个操作过程需时30秒,存在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2、有了感应垫插头连接器,感应垫上的usb直接插入连接器,再盖上保护壳,过程只需10秒,比现时生产快三倍,增加产能。再者,感应垫上是塑料保护盖,能直接保护感应垫上的主板,比以往用电工胶纸来保护主板,可大大减少外力压坏问题,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薄片介质安装导线时存在的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所述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包括介质本体和连接器,所述介质本体上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连接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扣合合围成内腔;

5、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嵌设于所述内腔的一侧;

6、导线,所述导线伸入所述内腔并连接所述第二接口;

7、所述第一接口嵌设于所述内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8、可选地,所述介质本体上连接有介质主板,所述介质主板的一侧边缘设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介质主板嵌设于所述内腔的一侧。

9、可选地,所述内腔包括主板腔、接口腔和线腔;

10、所述上壳上设有上主板槽、与所述上主板槽连通的上接口槽和与所述上接口槽连通的上线槽;

11、所述下壳上设有下主板槽、与所述下主板槽连通的下接口槽和与所述下接口槽连通的下线槽;

12、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扣合时,所述上主板槽和所述下主板槽合并为所述主板腔,所述上接口槽和所述下接口槽合并为所述接口腔,所述上线槽和所述下线槽合并为所述线腔;

13、所述介质主板嵌入所述主板腔内,所述第二接口嵌入所述接口腔内,所述导线嵌入所述线腔内。

14、可选地,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第一上壳扣设于所述下主板槽上,所述第二上壳扣设于所述下接口槽和所述下线槽上。

15、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壳的两侧设有弹性扣,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弹性扣相适配的钩槽,所述第一上壳扣于所述下壳上时,所述弹性扣勾挂于所述钩槽内;

16、或者,所述第一上壳、所述第二上壳及所述下壳超声波熔接为一体。

17、可选地,所述第二上壳的底部设有沿着所述第二上壳底部边缘延申的卡接槽;

18、所述下壳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接槽相适配的长条凸起,所述长条凸起嵌入所述卡接槽内。

19、可选地,所述下主板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介质主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介质主板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

20、可选地,所述下接口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定位柱;

21、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像是配的第二定位孔;

22、所述第二上壳扣于所述下壳上时,所述第二定位柱嵌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23、可选地,所述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还包括柔性排线,所述柔性排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介质本体;

24、所述介质主板包括第一片状件、第二片状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片状件和所述第二片状件分别从所述柔性排线另一端的两侧夹持所述柔性排线,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片状件、所述柔性排线和所述第二片状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片状件和所述第二片状件。

25、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与所述usb接口相适配的适配接口。

2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实用新型中,在介质本体上连接第一接口,并第一接口嵌设于内腔的一侧,同时连接器中的第二接口嵌也嵌设于内腔,内腔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提供装配。在薄片介质的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并且,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嵌入内腔,最后扣合上壳和下壳即可,本实施例中以直连、嵌装及扣合等操作快速装配薄片介质,操作过程只需要10秒,能够避免打孔操作及其相关装配操作,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增加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包括介质本体和连接器,所述介质本体上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连接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本体上连接有介质主板,所述介质主板的一侧边缘设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介质主板嵌设于所述内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主板腔、接口腔和线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第一上壳扣设于所述下主板槽上,所述第二上壳扣设于所述下接口槽和所述下线槽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的两侧设有弹性扣,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弹性扣相适配的钩槽,所述第一上壳扣于所述下壳上时,所述弹性扣勾挂于所述钩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壳的底部设有沿着所述第二上壳底部边缘延申的卡接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板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介质主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介质主板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口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定位柱;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还包括柔性排线,所述柔性排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介质本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与所述usb接口相适配的适配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片介质,薄片介质包括介质本体和连接器,介质本体上连接有第一接口,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扣合合围成内腔;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嵌设于内腔的一侧;导线,导线伸入内腔并连接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嵌设于内腔的另一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在薄片介质的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并且,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嵌入内腔,最后扣合上壳和下壳即可形成第二接口、下壳及上壳稳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直连、嵌装及扣合等操作快速装配薄片介质,操作过程只需要10秒,能够避免原本耗时的操作及省下其后后续的相关装配操作,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增加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欧宗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翰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