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8771发布日期:2023-01-07 02: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阻抗匹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天线在射频前端进行传输时,需要通过阻抗进行匹配。
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集总元件进行匹配,但集总元件尺寸小、带宽窄、损耗大,对于5g频段这样工作频率较高,波长短的高频段,匹配电路与射频前端相连的传输线阻抗变换效应明显,且集总原件由于其内部的寄生参数,会存在谐振频率,对5g这样的高频频段,其电抗特性并非线性,难以预测,从而无法通过集总元件进行阻抗的控制。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5g频段急性阻抗控制的=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目的使得射频端到天线的过程通过电子设备完成匹配。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8.射频端,所述射频端具有输出阻抗;
9.射频端,所述射频端具有输出阻抗;
10.天线,所述天线具有接收阻抗;
11.分布式匹配电路,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一端与所述射频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至少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相同的频段下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射频端的输出阻抗通过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传输至所述天线,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的综合阻抗使得在不同频段下的所述天线的接收阻抗与所述射频端的输入阻抗匹配。
12.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还包括:
13.传输件,所述传输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相同的频段下均具有不同的阻抗。
14.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的长度和/或宽度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相同或不同,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远离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线远离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端。
15.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支节,所述支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的节点上,所述支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16.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节点电容,所述节点电容的阻抗为容性阻抗,所述节点电容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
17.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节点电感,所述节点电感的阻抗为感性阻抗,所述节点电感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分布式匹配电路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五个所述节点电感和/或节点电容;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所述第三传输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节点电感或所述节点电容,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传输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节点电感或所述节点电容,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所述第三传输线上分别并联一个所述节点电感或所述节点电容;或
19.分布式匹配电路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五个所述节点电感和/或节点电容;三个所述节点电感和/或节点电容依次连接,相邻两个节点电感和/或节点电容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传输线或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上分别并联一个所述节点电感或所述节点电容。
20.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21.电路板,所述射频端、所述天线和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分布式匹配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表层和/或中层。
22.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或所述第三传输线为双层导线结构,双层的导线相互平行,其中,一层导线设置在电路板的表层,另一层导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中间层。
23.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或所述第三传输线为平面双导线或微带线或共面波导线。
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射频端、天线和分布式匹配电路,分布式匹配电路一端与所述射频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分布式匹配电路至少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相同的频段下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射频端的输出阻抗通过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式匹配电路传输至天线,从而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分布式匹配电路的综合阻抗使得在不同频段下的天线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的输入阻抗匹配。
2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6.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如下:
29.电子设备1,射频端11,天线12,分布式匹配电路13,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第三传输线133,支节134,节点电容135,节点电感136,电路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
32.射频端11,所述射频端11具有输出阻抗;
33.天线12,所述天线12具有接收阻抗;
34.分布式匹配电路13,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一端与所述射频端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12连接,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至少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在相同的频段下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射频端11的输出阻抗通过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的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传输至所述天线12,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的综合阻抗使得在不同频段下的所述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所述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其中,电子设备1包括射频端11、天线12和分布式匹配电路13,分布式匹配电路13一端与所述射频端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12连接,分布式匹配电路13至少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的长度和/或宽度不同,从而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在相同的频段下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射频端11的输出阻抗通过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的分布式匹配电路13传输至天线12,从而包括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的分布式匹配电路13的综合阻抗能够调节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使得在不同频段下的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而分布式匹配电路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集总元件,其频带宽,低损耗,且阻抗不会因为频率变大而变得不可控,从而能够在保证阻抗匹配的同时,还具有匹配自由度高、宽频带、低损耗等有益效果。从而本技术提供电子设备1,通过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的分布式匹配电路13的设置,使得在射频端11到天线12的传输在不同频段的匹配过程中,所述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所述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还具有匹配自由度高、宽频带、低损耗。且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就是原来连接天线12和射频端11的连接线,本技术将原本多余的连接线作为分布式匹配电路13,不仅实现了阻抗的匹配,还实现了连接线的复用和空间的复用,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3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还包括:
37.传输件,所述传输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连接,所述传输件、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在相同的频段下均具有不同的阻抗。
38.在该实施例中,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传输件,传输件与第一传输件和/或第二传输件连接,即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连接有第一传输线131、传输件和第二传输线132,分布式匹配电路13还可以依次连接有传输件、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分布式匹配电路13还可以依次连接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传输件,而传输件、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在相同的频段下均具有不同的阻抗,从而能够对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进行调节和匹配,使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且传输件、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在不同频段下也有
不同的阻抗,从而人能够在不同频段下对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进行调节和匹配,使得在不同频段下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133的长度和/或宽度与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相同或不同,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13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131远离所述第二传输线132的一端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131与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二传输线132远离所述第一传输线131的一端。
40.在该实施例中,传输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即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的长度和/或宽度与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第二传输线132相同或不同,从而至少第一传输线131的阻抗与第一传输线131和/或第二传输线132相同或不同,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第一传输线131和第二传输线132,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和第二传输线132,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从而分布式匹配电路13中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可以根据不同频段下所要调节的阻抗不同,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第三传输线13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41.优选地,第三传输线133可以为第一个,第三传输线133还可以为多个,第三传输线133的数量根据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所要调节的阻抗设置。
4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支节134,所述支节13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133的节点上,所述支节13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43.在该实施例中,传输件还包括支节134,即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或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和支节134,支节134一端设置在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或第三传输线133上的节点上,支节13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节134设置能够进一步调节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44.优选地,支节134可以为多个,多个支节13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或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或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上的第一或两个上,支节134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所要调节的阻抗设置。
4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节点电容135,所述节点电容135的阻抗为容性阻抗,所述节点电容135与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133连接。
46.在该实施例中,传输件还可以包括节点电容135,节点电容135的阻抗为容性阻抗,节点电容135可以与第一传输线131和/或第二传输线132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133连接,即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和节点电容135,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节点电容135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
一传输线131、节点电容135、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节点电容135、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不同位置设置的节点电容135与其他传输件配合形成不同的阻抗,以调节不同频段下的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从而进一步为不同频段下的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4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件还包括节点电感136,所述节点电感136的阻抗为感性阻抗,所述节点电感136与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133连接。
48.在该实施例中,传输件还可以包括节点电感136,节点电感136的阻抗为电感阻抗,节点电感136可以与第一传输线131和/或第二传输线132和/或任一所述第三传输线133连接,即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和节点电感136,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节点电感136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传输线131、节点电感136、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或者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依次设置有节点电感136、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至少一个第三传输线133,分布式匹配电路13还可以包括接点电容,节点电容135可以设置在任意两个传输件之间和/或任一传输件与第一传输线131之间和/或任一传输件与第一传输线131之间和/或第一传输线131件与第二传输线132之间,从而能够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不同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一个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五个所述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131与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节点电感136或所述节点电容135,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与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节点电感136或所述节点电容135,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上分别并联一个所述节点电感136或所述节点电容135;或
50.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五个所述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三个所述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依次连接,相邻两个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132上分别并联一个所述节点电感136或所述节点电容135。
51.在该实施例中,分布式匹配电路13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一个第三传输线133、五个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其中,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第三传输线133依次连接,一个节点电容135或节点电感136设置在第一传输线131与第二传输线132之间,一个节点电容135或节点电感136设置在第二传输线132与第三传输线133之间,其余三个节点电容135或节点电感136分别与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和第三传输线133上并联设置,以上形式的分布式匹配电路13能够更好地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不同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52.在该实施例中,分布式匹配电路13包括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五个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其中,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连接有三个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相邻两个节点电容135和/或节点电容135之间通过第一传输线131或第二传输线132连接,从而三个节点电感136和/或节点电容135之间连接有两个传输线,两个传输线上分别并联设置有一个节点电感136或节点电容135,以上形式的分布式匹配电路13能够更好地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不同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5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
54.电路板14,所述射频端11、所述天线12和所述分布式匹配电路13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4上,所分布式匹配电路1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4表层和/或中层。
55.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电路板14,电路板14上设置有射频端11、天线12和分布式匹配电路13,且分布式匹配电路13设置在电路板14的表层和/或中层,从而实现分布式匹配电路13的设置,电路板14上的频端与天线12通过分布式匹配电路13连接,从而分布式匹配电路13能够更好地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不同的阻抗进行调节,使得不同频段下的得天线12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11的输入阻抗匹配。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线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线132和/或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为双层导线结构,双层的导线相互平行,其中,一层导线设置在电路板14的表层,另一层导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4的中间层。
57.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131和/或第二传输线132和/或第三传输线133为双层导线结构,双层导线结构的双层导线相互平行,其中一层设置在电路板14的表层,另一层设置在电路板14的中间层,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天线12与射频端11之间进行阻抗调节。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线131、所述第二传输线132或所述第三传输线133为平面双导线、微带线或共面波导线。
59.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131、第二传输线132或第三传输线133为平面双导线、微带线或共面波导线。
6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射频端、天线和分布式匹配电路,分布式匹配电路一端与所述射频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分布式匹配电路至少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长度和/或宽度不同,从而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相同的频段下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射频端的输出阻抗通过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式匹配电路传输至天线,从而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分布式匹配电路的综合阻抗能够调节天线与射频端之间的阻抗,使得在不同频段下的天线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的输入阻抗匹配,实现在5g频段这样的高频段下,天线的接收阻抗与射频端的输入阻抗匹配,而分布式匹配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集总元件,其频带宽,从而低损耗,且阻抗不会因为频率变大而变得不可控,从而能够在保证阻抗匹配的同时,还具有匹配自由度高、宽频带、低损耗等有益效果。从而本技术提供电子设备,通过包括长度不同和/或宽度不同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分布式匹配电路的设置,使得在射频端到天线的传输在不同频段的匹配过程中,所述天线的接收阻抗与所述射频端的输入阻抗匹配,还具有匹配自由度高、宽频带、低损耗。且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就是原来连接天线和射频端的连接线,本技术将原本多余的连接
线作为分布式匹配电路,不仅实现了阻抗的匹配,还实现了连接线的复用和空间的复用,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6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