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0940发布日期:2023-01-07 03: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指一种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请参阅图6,现有一种插头连接器包含一外壳60、一绝缘座70、多个并排的上排端子80以及多个并排的下排端子90。
3.该绝缘座70容置于该外壳60内,并包含一插槽71、多个并排的上槽道72及多个并排的下槽道73;该插槽71自该绝缘座70的前侧凹入,且其顶面及底面的前部分别向下及向上突伸形成一突出部711,且该二突出部711分别向后延伸形成一具有斜面的抵止部712;该些上槽道72及该些下槽道73分别自该绝缘座70的后侧的上半部及下半部贯穿该绝缘座70,以连通该插槽71,且该些下槽道73的结构对称于该些上槽道72。各该上排端子80包含一固定部81及一弹臂82,该固定部81固定于该上槽道72中的后部;该弹臂82与该上槽道71的壁面保持间距,并自该固定部81穿经该上槽道72往该插槽71突伸,其一自由端朝向该插槽71的该底面712延伸形成上勾状的接触部821,该接触部821的一前部822抵靠于该抵止部714,且该前部822的末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突出部711的底部的水平高度;该些下排端子90分别固定于该下槽道73中,并对称于该些上排端子80。
4.上述插头连接器于插接时,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的舌片(图中未示)会伸入该插槽71内以分别将该些上、下排端子80、90朝上及朝下顶开,在此以单一上排端子80进一步具体说明之,该舌片插入时,其沿该接触部821的该前部822向上顶起该些上排端子80的该弹臂82,以使该些弹臂82的该接触部821与对应的该舌片上的端子接触;然而,于插接过程中,插座连接器的舌片可能偏离正确的插接轨迹,而对部分端子的接触部821造成过大的应力而使其向下弯折变形。因此,必须改良现有的插头连接器,以避免其端子变形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上述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因使用过程产生弯折变形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可避免端子因过大应力造成的变形,不会造成该插头连接器失效。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上述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包括:
7.一绝缘座,包含:
8.一插槽,由该绝缘座的前侧凹入,并包含一顶面、一底面及二侧面;以及
9.多个并排的第一槽道,自该绝缘座的后侧贯穿该绝缘座,以与该插槽连通;其中各该第一槽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以及二侧壁;以及
10.多个并排的第一端子,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槽道中,并穿入该插槽中;其中各该第一端子包含:
11.一固定部,抵止于对应该第一槽道的该顶壁及该底壁;以及
12.一弹臂,自该第一固定部的前侧部分沿着对应的该第一槽道往该插槽一体突伸,其中:
13.该弹臂位于该第一槽道内的一后段的顶侧及底侧分别与对应的该第一槽道的该顶壁及该底壁保持间距,且该后段的底侧朝向该底壁延伸一抵止于该底壁的止挡部;以及
14.该弹臂位于该第一槽道内的一前段的顶侧与该插槽的该顶面保持间距,且该前段的自由端的底侧朝向该插槽的该底面延伸一接触部;其中该接触部的一底部与该第一槽道的该底壁的高度差为正、负0.1mm内。
15.其中,该绝缘座容置于该外壳内;以及该止挡部与该底壁的接触面具有一长度。
16.其中,该绝缘座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二槽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槽道间隔并排,并自该绝缘座的后侧向前贯穿该绝缘座,以与该插槽连通;其中各该第二槽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以及二侧壁;多个并排的第二端子进一步分别固定于该第二槽道中,并穿入该插槽中;其中各该第二端子包含:一固定部,抵止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的该顶壁及该底壁;以及一弹臂,自该固定部的前侧部分沿着对应的该第二槽道往该插槽一体突伸,其中:该弹臂位于该第二槽道内的一后段的顶侧及底侧分别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的该顶壁及该底壁保持间距,且该后段的顶侧朝向该第二槽道的该顶壁延伸一抵止于该顶壁的止挡部;其中该止挡部与该顶壁的接触面具有一长度;以及该弹臂位于该第二槽道内的一前段的底侧与该插槽的该底面保持间距,且该前段的自由端的顶侧朝向该插槽的该底面延伸一接触部;其中该接触部的一顶部与该第二槽道的该顶壁的高度差为正、负0.1mm内。
17.其中,各该第一端子的弹臂的该前段的自由端进一步朝向该插槽的该顶面弯折延伸一末端;以及各该第二端子的弹臂的该前段的自由端进一步朝向该插槽的该底面弯折延伸一末端。
18.其中,该插槽的该顶面的前部进一步朝向该底面延伸,并于所述第一槽道的前侧形成一上阶级部,该上阶级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弹臂的该末端的水平高度;以及该插槽的该底面的前部进一步朝向该顶面延伸,并于所述第二槽道的前侧形成一下阶级部,该下阶级部的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臂的该末端的水平高度。
19.其中,该上阶级部自该插槽的该顶面向下垂直延伸;以及该下阶级部自该插槽的该底面向上垂直延伸。
20.其中,各该第一端子的该弹臂的该前段的顶侧与该插槽的该顶面之间的距离较其该后段的该顶侧与其对应的该第一槽道的该顶壁之间的距离长;以及各该第二端子的该弹臂的该前段的底侧与该插槽的该底面之间的距离较其该后段的该底侧与其对应的该第二槽道的该底壁之间的距离长。
21.其中,各该第一端子的该固定部进一步包含二突棘,分别朝向该固定部的后侧延伸,并分别朝向该固定部的两侧交错弯折,以分别嵌入对应的该第一槽道的该二侧壁;以及各该第二端子的该固定部进一步包含二突棘,分别朝向该固定部的后侧延伸,并分别朝向该固定部的两侧交错弯折,以分别嵌入对应的该第二槽道的该二侧壁。
22.其中,各该第一端子进一步包含一尾部,自该固定部的后侧部分向后延伸出该绝缘座并一体向上弯折,以平贴并匹配卡合于该绝缘座的后侧的上半部;以及各该第二端子进一步包含一尾部,自该固定部的后侧部分向后延伸出该绝缘座并一体向下弯折,以平贴
并匹配卡合于该绝缘座的后侧的下半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保持间距。
23.其中,该绝缘座进一步包含二长槽,其分别自该插槽的该二侧面向外贯穿;以及一卡扣件进一步固定于该绝缘座中,其包含:一横杆,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之间,并固定于该绝缘座的后侧;以及二夹臂,自该横杆的两端沿着对应的长槽往该插槽一体突伸;其中该二夹臂的前端分别朝向该插槽延伸一凸出部。
24.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该弹臂的该接触部是一弧形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该弹臂的该接触部是一弧形接触部。
25.其中,该外壳进一步包含:相对的二卡扣部,分别自该外壳的后侧向后延伸;以及二卡扣孔,间隔形成于该外壳的上侧面的后部;以及该绝缘座进一步通过该外壳的该二卡扣部及该二卡扣孔固定于该外壳内。
26.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以平板冲压成型。
27.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于各该第一端子的该弹臂的该后段的底侧朝向该第一槽道的该底壁延伸该止挡部,由于该止挡部抵止于该第一槽道的该底壁,故可向上支撑其弹臂,并因其与该底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而能有效分散该弹臂于插接时所受到的应力,防止该些第一端子因过大的应力而变形,确保该插头连接器的可靠度。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29.图1: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30.图2: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
31.图3:图1的a-a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32.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子的一立体图。
33.图5:图1的b-b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34.图6:现有一种电连接器的一局部放大剖面图。
35.其中,附图标记:
36.10:外壳
ꢀꢀꢀꢀꢀꢀꢀꢀꢀꢀ
11:卡扣部
37.12:卡扣孔
ꢀꢀꢀꢀꢀꢀꢀꢀ
20:绝缘座
38.201:前侧
ꢀꢀꢀꢀꢀꢀꢀꢀꢀ
202:后侧
39.21:插槽
ꢀꢀꢀꢀꢀꢀꢀꢀꢀꢀ
211:顶面
40.212:底面
ꢀꢀꢀꢀꢀꢀꢀꢀꢀ
213:侧面
41.22:第一槽道
ꢀꢀꢀꢀꢀꢀ
221:顶壁
42.222:底壁
ꢀꢀꢀꢀꢀꢀꢀꢀꢀ
223:侧壁
43.23:第二槽道
ꢀꢀꢀꢀꢀꢀ
231:顶壁
44.232:底壁
ꢀꢀꢀꢀꢀꢀꢀꢀꢀ
233:侧壁
45.24:上阶级部
ꢀꢀꢀꢀꢀꢀ
241:底部
46.25:下阶级部
ꢀꢀꢀꢀꢀꢀ
251:顶部
47.26:长槽
ꢀꢀꢀꢀꢀꢀꢀꢀꢀꢀ
30:第一端子
48.31:固定部
ꢀꢀꢀꢀꢀꢀꢀꢀ
311:突棘
49.32:弹臂
ꢀꢀꢀꢀꢀꢀꢀꢀꢀꢀ
321:后段
50.3211:顶侧
ꢀꢀꢀꢀꢀꢀꢀꢀ
3212:底侧
51.322:止挡部
ꢀꢀꢀꢀꢀꢀꢀ
323:前段
52.324:末端
ꢀꢀꢀꢀꢀꢀꢀꢀꢀ
325:接触部
53.3251:底部
ꢀꢀꢀꢀꢀꢀꢀꢀ
33:尾部
54.40:第二端子
ꢀꢀꢀꢀꢀꢀ
41:固定部
55.411:突棘
ꢀꢀꢀꢀꢀꢀꢀꢀꢀ
42:弹臂
56.421:后段
ꢀꢀꢀꢀꢀꢀꢀꢀꢀ
4211:顶侧
57.4212:底侧
ꢀꢀꢀꢀꢀꢀꢀꢀ
422:止挡部
58.423:前段
ꢀꢀꢀꢀꢀꢀꢀꢀꢀ
424:末端
59.425:接触部
ꢀꢀꢀꢀꢀꢀꢀ
4251:顶部
60.43:尾部
ꢀꢀꢀꢀꢀꢀꢀꢀꢀꢀ
50:卡扣件
61.51:横杆
ꢀꢀꢀꢀꢀꢀꢀꢀꢀꢀ
52:夹臂
62.521:凸出部
ꢀꢀꢀꢀꢀꢀꢀ
60:外壳
63.70:绝缘座
ꢀꢀꢀꢀꢀꢀꢀꢀ
71:插槽
64.711:突出部
ꢀꢀꢀꢀꢀꢀꢀ
712:抵止部
65.72:上槽道
ꢀꢀꢀꢀꢀꢀꢀꢀ
73:下槽道
66.80:上排端子
ꢀꢀꢀꢀꢀꢀ
81:固定部
67.82:弹臂
ꢀꢀꢀꢀꢀꢀꢀꢀꢀꢀ
821:接触部
68.822:前部
ꢀꢀꢀꢀꢀꢀꢀꢀꢀ
90:下排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6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以下谨以实施例配合图式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7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端子变形的插头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座20及多个第一端子30,也可进一步包含一外壳10;于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插头连接器可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二端子40以及一卡扣件50。
71.如图2所示,上述外壳10包含相对的二卡扣部11及二卡扣孔12,该二卡扣部11分别自该外壳10的后侧向后延伸;该二卡扣孔12间隔形成于该外壳10的上侧面的后部;于本实施例,该外壳10是一金属外壳,可予以电性接地后遮蔽电磁波。
72.上述绝缘座20容置于该外壳10内,并通过该外壳10的该二卡扣部11及该二卡扣孔12固定于该外壳10内,该绝缘座20包含一插槽21及多个并排的第一槽道22;该插槽21由该绝缘座20的前侧201凹入,供对应的插座连接器的舌片(图上未示)插入,该插槽21包含一顶面211、一底面212以及二侧面213;再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5,该些第一槽道22自该绝缘座20的后侧202的上半部向前贯穿该绝缘座20,以与该插槽21连通;又各该第一槽道22包含一顶壁221、一底壁222以及二侧壁223;于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插槽21的该顶面211的前部进一步朝向该底面212延伸形成一上阶级部24,该上阶级部24位在该些第一槽道22的前侧;较佳地,该上阶级部24自该顶面211垂直向下延伸。
73.于本实施例,上述绝缘座20可进一步包含多个并排的第二槽道23,该些第二槽道23自该绝缘座20的后侧202的下半部向前贯穿该绝缘座20,以与该插槽21连通,且该些第二槽道23分别与该些第一槽道22间隔并排;如图3及图5所示,各该第二槽道23亦包含一顶壁231、一底壁232及二侧壁233;又于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插槽21的该底面212的前部进一步朝向该上阶级部24的该底部241延伸形成一下阶级部25,该下阶级部25位在该第二槽道23的前侧,较佳地,该下阶级部自该底面212垂直向上延伸;该上阶级部24与该下阶级部25保持间距,以于该插头连接器插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时,供该插座连接器的舌片穿入并容置于其中;于一实施例,该绝缘座20进一步包含二长槽26,其分别自该插槽21的该二侧面213向外贯穿。
74.请参阅图3,上述多个第一端子30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槽道22中,并穿入该插槽21中,且如图4所示,各该第一端子30包含一固定部31及一弹臂32,并可进一步包含一尾部33,其中该固定部31的顶侧抵止于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的该顶壁221,而其底侧则抵止于该第一槽道22的该底壁222;该弹臂32自该固定部31的前侧部分沿着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往该插槽21一体突伸;该尾部33自该固定部31的后侧部分向后延伸出该绝缘座20并一体向上弯折,以平贴并匹配卡合于该绝缘座20的后侧202的上半部,而使各该第一端子30大致呈一”l”型。于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固定部31进一步包含二突棘311,分别朝向该固定部31的后侧延伸,并分别朝向该固定部31的两侧交错弯折,以如图5所示,分别嵌入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的该二侧壁223,使得各该第一端子30稳固地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中,而不会使该些第一端子30脱离该绝缘座20。该弹臂32包含有位于该第一槽道22内的一后段321,及突伸于该插槽21的一前段323,该后段321的顶侧3211及底侧3212系分别与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的该顶壁221及该底壁222保持间距,且该后段321的底侧3212朝向该底壁222延伸抵止于该底壁222的前部一止挡部322,且该止挡部322与该底壁222的接触面具有一长度l,而构成一长形接触面;该弹臂32位于该第一槽道22内的一前段323的顶侧与该插槽21的该顶面211保持间距,且该前段323的自由端的顶侧朝向该插槽21的该顶面211弯折延伸一末端324,底侧朝向该插槽21的该底面212延伸一弧形的接触部325;较佳者,该弹臂32由该固定部32往该插槽21延伸时略呈下弯,故该前段323的顶侧与该插槽21的该顶面211之间的距离较其该后段321的该顶侧3211与其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的该顶壁221之间的距离长,惟该接触部325的一底部3251与该止挡部322的底部的高度差为正、负0.1mm内。具体而言,该止挡部322大致呈一倒梯形,其前侧靠近该第一槽道22的槽道口;因此,该止挡部322与该底壁222的接触面可支撑该弹臂32,将该弹臂32所受到的应力分散至接触面,并可缩短其对应该弹臂32的力臂,进而减少该弹臂32于该插头连接器与对应插座连接器插接时所受到的应力,防止该些第一端子30的该弹臂32变形,故于本实施例,该止挡部322可维持该些第一端子30的弹臂32的该末端324的水平高度高于该上阶梯部24的该底部241的水平高度。于一实施例,该些第一端子30以平板冲压成型,但不以此为限。
75.于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多个第二端子40进一步分别固定于该些第二槽道23中,并穿入该插槽21中,且各该第二端子40亦包含一固定部41、一弹臂42及一尾部43,其中该固定部41的顶侧抵止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23的该顶壁231的后部,而其底侧抵止于该第二槽道23的该底壁232的后部;该弹臂42自该固定部41的前侧部分沿着对应的该第二槽道23往该插槽21一体突伸;该尾部43自该固定部41的后侧部分向后延伸出该绝缘座20并一体
向下弯折,以平贴并匹配卡合于该绝缘座20的后侧202的下半部,而使各该第二端子大致呈一倒”l”型,且该些第一端子30的尾部33分别与该些第二端子40的尾部43保持间距,以防止该些第一端子30与该些第二端子40形成短路。如图3所示,该固定部41也包含二突棘411,分别朝向该固定部41的后侧延伸,并分别朝向该固定部41的两侧交错弯折,以如图5所示,分别嵌入对应的该第一槽道22的该二侧壁233,使得各该第二端子40稳固地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23中,而不会使该些第二端子40脱离该绝缘座20。该弹臂42包含有位于该第二槽道23内的一后段421,及突伸于该插槽的一前段423,该后段421的顶侧4211及底侧4212分别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23的该顶壁231及该底壁232保持间距,且该后段421的顶侧4211朝向该顶壁231延伸抵止于该顶壁231的前部一止挡部422,且该止挡部422大致呈一梯形,其与该顶壁231的接触面同样具有一长度l,而构成一长形接触面;该弹臂42位于该第二槽道23内的一前段423的底侧与该插槽21的该底面212保持间距,且该前段423的自由端的底侧朝向该插槽21的该底面212弯折延伸一末端424,顶侧朝向该插槽21的该顶面211延伸一弧形的接触部425;较佳者,该弹臂42由该固定部41往该插槽21延伸时略呈上弯,故该前段423的底侧与该插槽21的该底面212之间的距离较其该后段421的该底侧4211与其对应的该第二槽道23的该底壁232之间的距离长,惟该接触部425的一顶部4251与该止挡部422的顶部的高度差为正、负0.1mm内。综上可知,该些第二端子40的结构与该些第一端子30相同,而该止挡部422与该顶壁231的接触面同样可支撑该弹臂42,将该弹臂42所受到的应力分散至接触面,并可缩短其对应该弹臂42的力臂,有效防止该些第二端子40因过大的应力或而变形,故于本实施例,该止挡部422亦可维持该些第二端子的弹臂42的该末端424的水平高度低于该下阶梯部25的该顶部251的水平高度。于一实施例,该些第二端子40以平板冲压成型,但不以此为限。
76.于一实施例,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卡扣件50进一步固定于该绝缘座20中,其包含一横杆51及二夹臂52;该横杆51间隔设置该些第一端子30的尾部33及该些第二端子40的该尾部43之间,并固定于该绝缘座20的后侧202;该二夹臂52自该横杆51的两端沿着对应的长槽26往该插槽21一体突伸,且该二夹臂52的前端分别朝向该插槽21延伸一凸出部521,以于该插头连接器与对应的插座连接器插接时,固定卡扣于该插座连接器的舌片。
77.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于分别固定于该绝缘座的该第一槽道中的各该第一端子的该弹臂的该后段的底侧延伸一止挡部,且该止挡部抵止于对应的该第一槽道的该底壁,而可确保该些第一端子不会受到过大的应力而变形;进一步地,亦可于分别固定于该绝缘座的该的二槽道中的各该第二端子的该弹臂的该后段的顶侧延伸一止挡部,并抵止于对应的该第二槽道的该顶壁,而可防止该些第二端子变形;如此,于该些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弹臂形成的该止挡部可分散其对应的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应力,有效防止该些第一及第二端子变形,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的可靠度。
7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7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