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0006发布日期:2023-03-07 20:2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开关,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开关的灭弧系统。


背景技术:

2.低压开关在配电线路中所起的作用是分断和接通电路,更具体地讲,通过触头系统的一对可分离的触头的闭合或分离实现对线路的接通或断开来保护线路和设备。如业界周知之理,在载流情况下触头分离会产生电弧,产生的电弧在磁吹力与气吹力的共同作用下进入灭弧室内部,在灭弧室内部电弧被栅片切割成多个串联的短弧,从而提高电弧电压,使电弧熄灭。
3.直流开关分断过程中,电弧电压必须大于电源电压才能实现分断,所以直流开关的分断对电弧电压的提高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弧电压与分断电流的大小相关,小电流下由于磁吹力与气吹力都相对降低,电弧电压不易提高,所以直流开关的灭弧系统的设计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以通过改变开关的内部气压和气流分布,进而提高电弧电压,以达到更好的灭弧效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所述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灭弧系统包括灭弧栅片组,具体灭弧栅片组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和第二灭弧栅片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是沿着静触头和动触头的连线方向横向延伸分布,而第二灭弧栅片组则沿竖向延伸布置,使第一灭弧栅片组和第二灭弧栅片组呈l形;所述壳体上在第二灭弧栅片组的外侧处开设出气口,并且第二灭弧栅片组的朝出气口的外侧与出气口之间隔设有一绝缘挡板,该绝缘挡板一面与第二灭弧栅片组间留有间隙,另一面与壳体内壁间也留有间隙。
6.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挡板采用受热后产气的材料。
7.进一步,所述绝缘挡板采用尼龙。
8.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9.进一步,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10.再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内径呈喇叭状,小端朝第二灭弧栅片组,大端朝出气口侧。
11.上述方案中,所述静触头与灭弧栅片组之间设有静触头引弧片,该静触头引弧片的一端靠近于静触头的触头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灭弧栅片组的端部处。
12.进一步,所述动触头灭弧栅片组之间设有动触头引弧片,该动触头引弧片的一端靠近于动触头,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灭弧栅片组的端部处。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灭弧栅片组的朝出气口的外侧与出气口之间隔设有一绝缘
挡板,当气体遇到绝缘挡板后,不会直接通过出气口排出,进而改变开关的内部气压和气流的分布,从而提高电弧电压,以达到更好的灭弧效果。并且若绝缘挡板采用受热可产生气体的材料,在高温电弧烧灼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有利于提高内部气压,提高气流流速,进而有利于气吹灭弧实现更好的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全剖示意图;
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7.以上附图中:1、壳体;11、出气口;2、触头系统;21、静触头;22、动触头;3、灭弧系统;31、灭弧栅片组;311、第一灭弧栅片组;312、第二灭弧栅片组;32、静触头引弧片;33、动触头引弧片;4、绝缘挡板;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9.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
20.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开关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触头系统2和灭弧系统3。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21和动触头22。当然,开关可能还包括操作机构、手柄(图中未示出)等功能单元以满足开关的基本功能。操作机构用于操作动触头22运动,以实现动触头22与静触头21的接触和分离来实现开关的接通和分断。所述灭弧系统3用于将动触头22与静触头21分断时产生的电弧进行熄灭。
21.所述灭弧系统3包括灭弧栅片组31,具体灭弧栅片组31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311是沿着静触头21和动触头22的连线方向横向延伸分布,而第二灭弧栅片组则沿竖向延伸布置,使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呈l形。具体,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均是由多枚灭弧栅片排列成的列状组。
22.所述静触头21与灭弧栅片组31之间设有静触头引弧片32,该静触头引弧片32的一端靠近于静触头21的触头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端部处。所述动触头22与灭弧栅片组31之间设有动触头引弧片33,该动触头引弧片33的一端靠近于动触头22,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灭弧栅片组311的端部处。
23.所述壳体1上在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外侧处开设出气口11,并且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朝出气口11的外侧与出气口11之间隔设有一绝缘挡板4,该绝缘挡板4一面与第二灭弧栅片组312间留有间隙,另一面与壳体1内壁间也留有间隙。
24.由于绝缘挡板4的存在,在绝缘挡板4的下沿与其下方的壳体内壁之间构成一窄部。具体的原理如下,工作时,当内部气流碰到绝缘挡板4时,气流不会直接通过出气口,而是需要绕过绝缘挡板4,这样使得气流更多的流向绝缘挡板4的下沿,这样就改变了开关内部的气压和气流的分布,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弧电压,达到更好的灭弧效果。
25.进一步,所述绝缘挡板4可以是绝缘不产气材料,如bmc,smc,gpo,酚醛模等,也可以采用受热后产气的材料,优选为尼龙,当然,选三聚氰胺、pom等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26.当绝缘挡板4采用受热后产气的材料,从而工作时电弧通过绝缘挡板4时烧蚀绝缘
挡板4产气,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增大内部的气体压力并快速降低电弧温度及其能量,气流推动电弧运动,使得电弧更快的进入灭弧室,进一步提高气吹灭弧效率。
27.优选,可在绝缘挡板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1,这些通孔41呈阵列排布。
28.所述通孔41的内径呈喇叭状,小端朝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大端朝出气口11侧。这样的结构同样可以改变开关内部的气压,从而提升弧压,提高灭弧效率。
2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所述开关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触头系统(2)和灭弧系统(3),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21)和动触头(22);所述灭弧系统(3)包括灭弧栅片组(31),具体灭弧栅片组(31)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311)是沿着静触头(21)和动触头(22)的连线方向横向延伸分布,而第二灭弧栅片组则沿竖向延伸布置,使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呈l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在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外侧处开设出气口(11),并且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朝出气口(11)的外侧与出气口(11)之间隔设有一绝缘挡板(4),该绝缘挡板(4)一面与第二灭弧栅片组(312)间留有间隙,另一面与壳体(1)内壁间也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4)采用受热后产气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4)采用尼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呈阵列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的内径呈喇叭状,小端朝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大端朝出气口(11)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1)与灭弧栅片组(31)之间设有静触头引弧片(32),该静触头引弧片(32)的一端靠近于静触头(21)的触头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端部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开关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2)与灭弧栅片组(31)之间设有动触头引弧片(33),该动触头引弧片(33)的一端靠近于动触头(22),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灭弧栅片组(311)的端部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311)是沿着静触头(21)和动触头(22)的连线方向横向延伸分布,而第二灭弧栅片组则沿竖向延伸布置,使第一灭弧栅片组(31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312)呈L形;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在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外侧处开设出气口(11),并且第二灭弧栅片组(312)的朝出气口(11)的外侧与出气口(11)之间隔设有一绝缘挡板(4),该绝缘挡板(4)一面与第二灭弧栅片组(312)间留有间隙,另一面与壳体(1)内壁间也留有间隙。间也留有间隙。间也留有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武 马俊贤 陈会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3/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