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8748发布日期:2022-12-21 05: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极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极开关。


背景技术:

2.开关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装修需要的灯具多种多样,例如,客厅用的灯具,便需要很多开关来控制不同的灯光和灯光明暗的场合。
3.因此,装修时,对于多个灯具需要装设许多开关,但是这样会影响整体装修美观度,因此需要对开关做出改进。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极开关,当一个面板受到压力,压力转移到导电部内,使对应的使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受压连接,从而导电,使整个电路连通,多个开关元件,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的灯具,便于日常用灯。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7.一种四极开关,包括:
8.面板,具有多个;
9.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主接线单元和第一分接线单元,所述第一分接线单元具有两个,每个第一分接线单元均对应一个面板,当按下任意一个所述面板时,所述第一主接线单元与第一分接线单元连通;
10.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11.框架,套设于所述固定部外,并与所述固定部卡接;
12.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一侧,另一部分穿设于所述固定部中部;
13.面板,与所述支撑体卡接。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5.第二导电部,包括第二主接线单元和第二分接线单元,所述第二分接线单元具有两个,每个第二分接线单元均对应一个面板,当按下任意一个所述面板时,所述第二主接线单元与第二分接线单元连通。
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7.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所述第一金属元件一端与主线接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元件一端与分接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元件上侧受到压力时,使所述第一金属元件一端与第二金属元件一端接触。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四极开关,还包括:
19.壳体,所述第二导电部和第一导电部并排设置在壳体底部,所述固定部和支撑体设置在壳体中间内部,所述壳体与框架连接。
2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之间板并排放置,且底部均设有卡扣,并通过卡扣连接支撑体。
2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四极开关,还包括:
22.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台和耳板,所述耳板设置于固定台上。
2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梁、卡扣定位槽、转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均设有卡扣定位槽,所述卡扣插设至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支撑板中间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耳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支撑梁,且所述支撑梁一端穿设所述固定台中部的通孔。
24.根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25.按压钉和弹簧,所述按压钉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梁中部开设有腔体,且按压钉一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腔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钉上的凸起抵接。
2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耳板具有互相平行的两个,且每个所述耳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面板均设置有金属外框,且每一面板通过卡扣独立连接一个支撑体,所述没一个支撑体独立控制一组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
2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两个圆孔,另一侧设有四个圆孔,且圆孔内设有金属元件螺钉,所述固定台中部具有通孔。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当一个面板受到压力,压力转移到导电部内,使对应的使第一金属元件和第二金属元件受压连接,从而导电,使整个电路连通,多个开关元件,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的灯具,便于日常用灯。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立体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导电部工作结构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导电部立体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内部结构图。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固定座、支撑体和导电部连接示意图。
3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开关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面板;2、框架;3、壳体;4、卡扣;5、固定部;501、固定台;502、耳板;6、支撑体;601、支撑梁;602、卡扣定位槽;603、转轴;604:支撑板;7、按压钉;8、弹簧;9、第一导电部;10、第二导电部;11:第一金属元件;12:第二金属元件。
41.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以一种四极开关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但是此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技术保护范围。
47.实施例
48.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极开关,包括:
49.面板1,具有多个;第一导电部9,包括第一主接线单元和第一分接线单元,所述第一分接线单元具有两个,每个第一分接线单元均对应一个面板1,当按下任意一个所述面板1时,所述第一主接线单元与第一分接线单元连通;固定部5,与所述壳体3连接;框架2,套设于所述固定部5外,并与所述固定部5卡接;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一侧,另一部分穿设于所述固定部5中部;面板1,与所述支撑体6卡接;第二导电部10,包括第二主接线单元和第二分接线单元,所述第二分接线单元具有两个,每个第二分接线单元均对应一个面板1,当按下任意一个所述面板1时,所述第二主接线单元与第二分接线单元连通;所述第一金属元件11一端与主线接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元件12一端与分接线单元连接,每一个线路均设置第一金属元件11和第二金属元件,电路之间相分离控制,所述第二金属元件12上侧受到压力时,使所述第一金属元件11一端与第二金属元件12一端接触;
50.固定部5,所述固定部5包括固定台501和耳板502,所述耳板502 设置于固定台501上;
51.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包括支撑梁601、卡扣定位槽602、转轴603 和支撑板604,所述支撑板604两侧均设有卡扣定位槽602,所述卡扣4 插设至所述定位槽602内,所述支撑板604中间两侧设有转轴603,所述转轴603插设于所述耳板502上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板604底部连接支撑梁601,且所述支撑梁601一端穿设所述固定台501中部的通孔;
5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四极开关中,安装时,面板1底部两侧设有圆形卡扣,框架2设有与圆形卡扣相配合的凹槽,实现框架2 与面板1转动连接,实现一种四极开关整体一体成型。框架2内部设有固定部5和支撑体6,框架2与固定部5外部可拆卸卡接,每一个面板1 底部设有卡扣4,卡扣4插设至所述定位槽602内,卡扣定位槽602设置在支撑板604两侧,支撑板604中间两侧设有转轴603,转轴603插设于所述耳板502上的安装孔内,支撑板604底部连接支撑梁601,支撑梁 601一端穿设所述固定台501中部的通孔,实现固定座5与支撑体6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座5、支撑体6和面板1之间简易连接,简单高效;同时,支撑梁601设有腔体,套设在弹簧8和按压钉9外侧,弹簧8设在按压钉上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支撑体6下侧设有两个导电部,第二导电部10和第一导电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每一个导电部包括主接线单元和两个分接线单元,每个分接线单元均对应一个面板1,当按下任意一个所述面板1时,面板1受压带动支撑体6转动,使支撑梁601 受压向下,支撑梁601内部弹簧8和按压钉9将压力转到第一金属元件9,使第一金属元件9和第二金属元件10连接,从而实现导电部整体的连接,连接整体电路,导电部和线路的不同,从而实现金属元件连接,从而实现多级单元的控制;一种四极开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构牢固。
53.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极开关,还包括:
54.壳体3,所述第二导电部10和第一导电部9并排设置在壳体3底部,所述固定部5和支撑体6设置在壳体3中间内部,所述壳体3与框架2 连接实现整体一体连接,美观,实用。
55.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极开关,所述面板1 之间并排放置,且底部均设有卡扣4,并通过卡扣4连接支撑体6;通过卡扣带动支撑体6转动,方便拆卸。
56.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极开关,还包括:
57.按压钉7和弹簧8,所述按压钉7外周套设有弹簧8,所述支撑梁601 中部开设有腔体,且按压钉7一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弹簧8一端与所述腔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钉7上的凸起抵接;
58.安装时,弹簧8和按压钉7,均设置在支撑梁601内腔体里,且弹簧 8在按压钉7上部,按压钉7通过弹簧8连接支撑梁601,在支撑梁601 受压时,弹簧8在一定的缓冲压力后,将压力转移到按压钉7,进一步的,将缓冲压力转移到金属元件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元件。
59.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极开关,所述耳板502 具有互相平行的两个,且每个所述耳板50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方便一种四极开关的整体安装和固定。所述面板1均设置有金属外框,且每一面板1通过卡扣4独立连接一个支撑体6,所述,每一个支撑体6独立控制一组第一金属元件11和第二金属元件12,所述壳体3一侧设有两个圆孔,另一侧设有四个圆孔,且圆孔内设有金属元件螺钉,所述固定台501 中部具有通孔,使用时,直接将电路连接圆孔内螺钉,更加方便。
6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