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1721发布日期:2023-01-14 09:1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称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而btb连接器其实就是连接器的一种产品类型。
3.市场上的btb连接器在使用中,现在的连接器端子接线大多都采用螺丝接线方式,导致人员无论是接线端子还是检修或拆端子时操作步骤都非常的繁琐,此时则需要一个相对简化又不影响端接效果的机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连接器端子接线大多都采用螺丝接线方式,导致人员无论是接线端子还是检修或拆端子时操作步骤都非常的繁琐,此时则需要一个相对简化又不影响端接效果的机构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包括主体、装配机构、保护机构和局部浮动机构,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装配机构,且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分布有局部浮动机构,所述局部浮动机构包括分隔区域、预留滑槽、滑动压杆、压端、连接边板、复位弹簧、承装凹槽、滑动组件和导向口,且分隔区域的中部设置有预留滑槽,所述预留滑槽的内侧装配有滑动压杆,且滑动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压端,所述滑动压杆的两侧固定有连接边板,且连接边板的下方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方连接有承装凹槽,所述滑动压杆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分隔区域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导向口。
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压杆通过复位弹簧、承装凹槽与滑动组件和预留滑槽构成复位式位移结构,且滑动压杆的末端与压端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边板、复位弹簧与承装凹槽沿着滑动压杆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延展底板、螺纹孔槽和定位栓杆,且延展底板的中部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槽,所述螺纹孔槽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栓杆。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槽与定位栓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孔槽与定位栓杆设置有四组。
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滑动边槽、阻边、滑动杆、侧边板和顶护盖板,且滑动边槽的一侧设置有阻边,所述滑动边槽的内侧装配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侧边
板,所述侧边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护盖板。
11.进一步的,所述顶护盖板通过滑动杆与滑动边槽和主体构成滑动装配结构,且顶护盖板、侧边板与滑动杆三者之间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当人员想要安装或拆卸端子时,只需要手动拉动滑动压杆,其滑动压杆会带着压端部分进行弹性拉力式的位移,以此来达到解脱对连接端子部分的压接力,此时人员即可撤换连接端子,随后缓松拉力,此时滑动压杆会随着复位弹簧的自身回弹而带着压端部分返回原位,利用回拉式结构来达到端接部分的局部浮动效果,便于人员操作。
13.螺纹孔槽与定位栓杆的设置便于人员将连接器主体进行区域定位,相比于壁挂式等可以提高主体整体的稳固性。
14.顶护盖板有着主体所分区域的隔板辅助支撑以及滑动杆、滑动边槽的滑动设置,使其顶护盖板在日常作业中可对连接器主体顶端分布的分隔区域进行较好的保护,尽可能的避免外界因素所给局部浮动机构带来的相关影响,且滑动装配便携简单,不会给人员带来麻烦。
15.以往的端子连接方式大多都是采用螺丝接线方式,每当人员在安装或拆卸端子时都需要进行统一的螺纹操作,较为繁琐,此时本方案利用滑动压杆、预留滑槽的设置,将压端部分与滑动压杆相连接,且在滑动压杆的周边设置有连接边板、复位弹簧与承装凹槽以及滑动组件,当人员想要安装或拆卸端子时,只需要手动拉动滑动压杆,其滑动压杆会带着压端部分进行弹性拉力式的位移,以此来达到解脱对连接端子部分的压接力,此时人员即可撤换连接端子,随后缓松拉力,此时滑动压杆会随着复位弹簧的自身回弹而带着压端部分返回原位,以此来达到端接部分的局部浮动效果,且利用回拉式结构对于操作更为简单便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装配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立体拆分状态下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2、装配机构;201、延展底板;202、螺纹孔槽;203、定位栓杆;3、保护机构;301、滑动边槽;302、阻边;303、滑动杆;304、侧边板;305、顶护盖板;4、局部浮动机构;401、分隔区域;402、预留滑槽;403、滑动压杆;404、压端;405、连接边板;406、复位弹簧;407、承装凹槽;408、滑动组件;409、导向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2所示,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包括:主体1、装配机构2、保护机构3和局部浮动机构4,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装配机构2,且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3,主体1的顶部分布有局部浮动机构4,装配机构2包括延展底板201、螺纹孔槽202和定位栓杆203,且延展底板201的中部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槽202,螺纹孔槽202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栓杆203,螺纹孔槽202与定位栓杆203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孔槽202与定位栓杆203设置有四组,螺纹孔槽202与定位栓杆203的设置便于人员将连接器主体1进行区域定位,相比于壁挂
式等可以提高主体1整体的稳固性;保护机构3包括滑动边槽301、阻边302、滑动杆303、侧边板304和顶护盖板305,且滑动边槽301的一侧设置有阻边302,滑动边槽301的内侧装配有滑动杆303,且滑动杆303的一端设置有侧边板304,侧边板304的上方设置有顶护盖板305,顶护盖板305通过滑动杆303与滑动边槽301和主体1构成滑动装配结构,且顶护盖板305、侧边板304与滑动杆303三者之间相连接,顶护盖板305有着主体1所分区域的隔板辅助支撑以及滑动杆303、滑动边槽301的滑动设置,使其顶护盖板305在日常作业中可对连接器主体1顶端分布的分隔区域401进行较好的保护,尽可能的避免外界因素所给局部浮动机构4带来的相关影响,且滑动装配便携简单,不会给人员带来麻烦。
21.如图3所示,一种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局部浮动机构4包括分隔区域401、预留滑槽402、滑动压杆403、压端404、连接边板405、复位弹簧406、承装凹槽407、滑动组件408和导向口409,且分隔区域401的中部设置有预留滑槽402,预留滑槽402的内侧装配有滑动压杆403,且滑动压杆403的底部设置有压端404,滑动压杆403的两侧固定有连接边板405,且连接边板405的下方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406,复位弹簧406的下方连接有承装凹槽407,连接边板405、复位弹簧406与承装凹槽407沿着滑动压杆403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滑动压杆403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408,分隔区域40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导向口409,滑动压杆403通过复位弹簧406、承装凹槽407与滑动组件408和预留滑槽402构成复位式位移结构,且滑动压杆403的末端与压端404相连接,以往的端子连接方式大多都是采用螺丝接线方式,每当人员在安装或拆卸端子时都需要进行统一的螺纹操作,较为繁琐,此时本方案利用滑动压杆403、预留滑槽402的设置,将压端404部分与滑动压杆403相连接,且在滑动压杆403的周边设置有连接边板405、复位弹簧406与承装凹槽407以及滑动组件408,当人员想要安装或拆卸端子时,只需要手动拉动滑动压杆403,其滑动压杆403会带着压端404部分进行弹性拉力式的位移,以此来达到解脱对连接端子部分的压接力,此时人员即可撤换连接端子,随后缓松拉力,此时滑动压杆403会随着复位弹簧406的自身回弹而带着压端404部分返回原位,以此来达到端接部分的局部浮动效果,且利用回拉式结构对于操作更为简单便携。
22.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btb连接器端子局部浮动结构首先顶护盖板305有着主体1所分区域的隔板辅助支撑以及滑动杆303、滑动边槽301的滑动设置,使其顶护盖板305在日常作业中可对连接器主体1顶端分布的分隔区域401进行较好的保护,尽可能的避免外界因素所给局部浮动机构4带来的相关影响,且滑动装配便携简单,不会给人员带来麻烦,并且以往的端子连接方式大多都是采用螺丝接线方式,每当人员在安装或拆卸端子时都需要进行统一的螺纹操作,较为繁琐,而本方案中当人员想要安装或拆卸端子时,只需要手动拉动滑动压杆403,其滑动压杆403会带着压端404部分进行弹性拉力式的位移,以此来达到解脱对连接端子部分的压接力,此时人员即可撤换连接端子,随后缓松拉力,此时滑动压杆403会随着复位弹簧406的自身回弹而带着压端404部分返回原位,以此来达到端接部分的局部浮动效果,且利用回拉式结构对于操作更为简单便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