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和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2485发布日期:2023-01-20 21:1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和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和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中,有专门的ip20接线端子以及未达到ip20防护等级的接线端子。专门的ip20接线端子价格昂贵,尤其不适用于中压或低压电气设备。未达到ip20防护等级的接线端子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能达到ip20防护等级。由于达到ip20防护等级是强制性要求,因此,如何设计接线端子,使其既节省成本又能达到ip20防护等级是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基板;插座,安装在基板上,该插座具有用于接收电缆的至少一个接收室,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安装到基板的端子壳体,该端子壳体构造成覆盖插座的至少一部分。
4.有利地,所述端子壳体具有顶盖,其安装到基板,构造成沿插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覆盖插座的顶部。
5.有利地,所述顶盖具有第一扩大部、第二扩大部及连接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中间连接部,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别设置在插座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的上方,并安装到基板,中间连接部沿插座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尺寸。
6.有利地,所述端子壳体具有第一侧盖,其安装到基板,构造成至少覆盖插座的第一长度侧。
7.有利地,所述第一侧盖具有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及连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构造成覆盖插座的第一长度侧,第一横向部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一宽度侧的一部分,第二横向部与第一横向部相对设置,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二宽度侧的一部分。
8.有利地,所述端子壳体还具有第二侧盖,其安装到基板,构造成至少覆盖插座的第一长度侧。
9.有利地,所述第二侧盖具有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及连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构造成覆盖插座的第二长度侧,第二长度侧与第一长度侧相对,第二侧盖的第一横向部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一宽度侧的一部分,第二侧盖的第二横向部与第一横向部相对设置,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二宽度侧的一部分。
10.有利地,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旋转对称。
11.有利地,第二侧盖的第一横向部连接到第一侧盖的第一横向部,并一起安装到基板,从而共同覆盖插座的整个第一宽度侧,第二侧盖的第二横向部连接到第一侧盖的第二横向部,并一起安装到基板,从而共同覆盖插座的整个第二宽度侧。
12.有利地,第一侧盖的第一横向部与第二侧盖的第二横向部相同,第一侧盖的第二横向部与第二侧盖的第一横向部相同,第一侧盖的第一横向部位于第二侧盖的第一横向部上方,并经由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同时安装到基板,第二侧盖的第二横向部位于第一侧盖的第二横向部上方,并经由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同时安装到基板。
13.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
14.有利地,所述电气设备是继电器。
附图说明
15.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16.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分解图。
17.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
18.图3示出图2的俯视图。
19.图4示出移除了顶盖的接线端子的分解图。
20.图5示出未安装端子壳体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
21.图6示出装配了第一侧盖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
22.图7示出装配了第二侧盖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
23.图8示出固定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术语“依次包括a、b、c等”仅指示所包括的部件a、b、c等的排列顺序,并不排除在a和b之间和/或b和c之间包括其它部件的可能性。“第一”及其变体的描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写为“第二部件”等。
25.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26.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27.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透视图。该接线端子可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例如继电器、断路器等。该接线端子包括基板1和插座2,插座2安装在基板1上,具有用于接收电缆的至少一个接收室21。在本示例中,插座2具有两排接收室21。电缆如何接收在接收室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因此本文中不再赘述。
28.接线端子还包括端子壳体3,端子壳体固定安装到基板1上,构造成覆盖插座1的至少一部分,由此防止异物进入插座1。端子壳体3包括第一侧盖31、第二侧盖32和顶盖33,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29.第一侧盖31设置在插座1的第一长度侧,第二侧盖32设置在插座1 的第二长度侧。如图3所示,在本文中,“第一长度侧”和“第二长度侧”分别位于插座1的平行于长度方向l的
中心轴线a两侧,例如,第一长度侧位于插座1的平行于长度方向l的中心轴线a的左侧,第二长度侧位于中心轴线a的右侧,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本技术。
30.第一侧盖31具有第一横向部311、第二横向部312及连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的第一连接部313,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13构造成覆盖插座的第一长度侧,第一横向部311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一宽度侧的一部分,第二横向部312与第一横向部相对设置,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二宽度侧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在本文中,“第一宽度侧”和“第二宽度侧”分别位于插座1的平行于宽度方向w的中心轴线b 的两侧,例如,第一宽度侧位于插座1的平行于宽度方向w的中心轴线b 的上侧,第二宽度侧位于插座1的平行于宽度方向w的中心轴线b的下侧,中心轴线b垂直于中心轴线a。
31.类似地,第二侧盖32具有第一横向部321、第二横向部322及连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的第二连接部323,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323构造成覆盖插座的第二长度侧,第一横向部321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一宽度侧的一部分,第二横向部322与第一横向部相对设置,安装到基板,用于覆盖插座的第二宽度侧的一部分。
32.顶盖33安装到基板1,构造成沿插座的长度方向l延伸,并覆盖插座的顶部。顶盖33具有第一扩大部331、第二扩大部332及连接第一扩大部和第二扩大部的中间连接部333,第一扩大部331和第二扩大部332分别设置在插座的沿长度方向l的两个端部的上方,并安装到基板,中间连接部 333沿插座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小于第一扩大部331和第二扩大部332的尺寸。由此,顶盖不会干扰或妨碍电缆的操作,同时能够防止异物从顶部进入插座。
33.图5示出安装端子壳体3之前的接线端子。图6示出装配了第一侧盖的透视图。图7示出装配了第二侧盖的透视图。在图7所示状态,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还没有经由紧固件固定安装到基板。在装配第一侧盖31和第二侧盖32时,第一侧盖31的第一横向部311经由紧固件连接到第二侧盖 32的第一横向部321,并经由紧固件一起固定安装到基板1,从而共同覆盖插座的整个第一宽度侧,第一侧盖31的第二横向部312经由紧固件连接到第二侧盖32的第二横向部322,并经由紧固件一起固定安装到基板1,从而共同覆盖插座的整个第二宽度侧。在本示例中,第一侧盖31和第二侧盖 32旋转对称。也就是说,第一侧盖31的第一横向部311和第二侧盖32的第二横向部322相同,第一侧盖31的第二横向部312和第二侧盖32的第一横向部321相同。而且,在装配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时,第一侧盖31的第一横向部311位于第二侧盖32的第一横向部321的下方,并经由紧固件4(如图8中的上部圆圈示出)一起固定安装到基板1,第一侧盖31的第二横向部312位于第二侧盖32的第二横向部322的上方,并经由紧固件5 (如图8中的下部圆圈示出)一起固定安装到基板1。
3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壳体,可以防止异物从顶部和侧面进入插座,使接线端子达到规定防护等级(例如ip20防护等级),并且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尺寸接线端子,与专门的ip20接线端子相比,节省了成本。
35.而且,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