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064发布日期:2023-03-04 02:5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2.软包锂电池只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或者从封口处裂开释放能量,并不会像硬包锂电池一样有爆炸的风险;
3.电芯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电芯+保护电路板,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了,他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
4.但是传统的软包锂电池的电芯不设置有泄压机构,例如专利号为:202121198624.0的实用新型专利,具体提供了一种电芯及软包电池,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正极片与所述正极极耳焊接形成正极焊接区,所述负极片与所述负极极耳焊接形成负极焊接区,所述正极焊接区和所述负极焊接区涂覆有石墨烯涂层。石墨烯涂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因此石墨烯涂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正极焊接区和负极焊接区的接触内阻,降低正极焊接区和/或负极焊接区产生的热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
5.由于软包锂电池在进行使用时会因过充过放、电解液氧化分解产生气体、电池封装不严引进水分、角位破损等工艺缺陷等原因导致软包锂电池发生鼓包膨胀,如软包锂电池鼓包膨胀到一定程度后极易发生爆炸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软包锂电池通常较软,进而导致其支撑性及防碰撞性效果较差,从而不仅导致软包锂电池在进行组装时较为麻烦,并且软包锂电池极易因轻微碰撞而导致软包锂电池的正负极耳接触而导致软包锂电池短路,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进行泄压,支撑性和防碰撞性较差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包括:电芯主体;极耳,所述极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耳分别设置于电芯主体的顶端左右两侧;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框分别套接于电芯主体的前后两侧四角;螺杆,所述螺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螺接于两个支撑框的内侧四角,所述螺杆外壁上的螺纹以电芯主体的中心点前后对称;转轮,所述转轮套接于螺杆的外壁中部,并锁紧;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右侧中部。
8.优选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电芯主体的右侧中部,所述外壳的左端延伸进电芯主体的内腔,所述外壳的内腔和电芯主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外壳的
顶端中部开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泄压口,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伸缩槽;活性炭包,所述活性炭包放置于泄压口的内腔顶端;压盖,所述压盖相适配套接于泄压口的顶端,所述活性炭包位于压盖的内腔。
9.优选的,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的内腔左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推杆的右端,所述挡板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的内腔;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推杆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右端卡接于外壳的内腔右侧;堵板,所述堵板的右侧中部设置于推杆的左端,所述弹簧的左端卡接于堵板的右侧,所述堵板的左侧套接于外壳的内腔左侧。
10.当所述电芯主体内腔中充满气体而导致其内腔压强增加时,利用所述电芯主体内腔中的压力对堵板进行施压,进而促使所述堵板推动推杆向右侧移动并挤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将所述外壳的内腔漏出,进而促使所述电芯主体内腔中的气体通过泄压口流出。
11.优选的,所述堵板的内腔右侧设置有密封垫。
12.优选的,所述挡板右侧到伸缩槽内腔左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堵板套接于外壳内腔左侧的长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利用支撑框可以对电芯主体进行支撑,利用螺杆和转轮之间的配合可以调节支撑框对电芯主体夹紧的程度,进而利用支撑框可以对电芯主体进行支撑,并且在增加防撞性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芯主体的散热效果,利用堵板可以对外壳的内腔进行遮挡,防止空气进入电芯主体的内腔,利用活性炭包可以对电芯主体内腔流出的空气进行吸附,防止电解液散发出的气味飘散到空气中,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芯主体的支撑性和防撞性,并且当电芯主体内腔中的气压过高时,可以对电芯主体的内腔进行泄压,进而可以防止电芯主体发生爆炸,消除安全隐患,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6.图3为泄压机构的爆炸图;
17.图4为泄压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18.图中:1、电芯主体,2、极耳,3、支撑框,4、螺杆,5、转轮,6、泄压机构,61、外壳,62、泄压口,63、活性炭包,64、压盖,65、推杆,66、挡板,67、弹簧,68、堵板,69、伸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包括:电芯主体1、极耳2、支撑框3、螺杆4、转轮5和泄压机构6,极耳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极耳2分别设置于电芯主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支撑框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框3分别套接于电芯
主体1的前后两侧四角,支撑框3用于对电芯主体1进行支撑,螺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杆4的前后两端分别螺接于两个支撑框3的内侧四角,螺杆4外壁上的螺纹以电芯主体1的中心点前后对称,旋转螺杆4可以调节两个支撑框3之间的间距,转轮5套接于螺杆4的外壁中部,并锁紧,泄压机构6设置于电芯主体1的右侧中部,泄压机构6用于对电芯主体1的内腔进行泄压。
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泄压机构6包括:外壳61、泄压口62、活性炭包63、压盖64、推杆65、挡板66、弹簧67、堵板68和伸缩槽69,外壳61设置于电芯主体1的右侧中部,外壳61的左端延伸进电芯主体1的内腔,外壳61的内腔和电芯主体1的内腔相连通,外壳6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泄压口62,外壳61的右侧开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伸缩槽69,活性炭包63放置于泄压口62的内腔顶端,活性炭包63用于吸附电解质的气味,压盖64相适配套接于泄压口62的顶端,活性炭包63位于压盖64的内腔,压盖64用于固定活性炭包63,推杆65的右端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69的内腔左侧,挡板66设置于推杆65的右端,挡板66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69的内腔,挡板66可以防止推杆65脱离伸缩槽69的内腔,弹簧67套接于推杆65的外壁,弹簧67的右端卡接于外壳61的内腔右侧,弹簧67为旋转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或者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外力取出后恢复成初始状态,弹簧67在此用于推动堵板68向左侧移动,堵板68的右侧中部设置于推杆65的左端,弹簧67的左端卡接于堵板68的右侧,堵板68的左侧套接于外壳61的内腔左侧,利用堵板68可以对外壳61的内腔进行遮挡,防止空气进入电芯主体1的内腔,堵板68的内腔右侧设置有密封垫,可以增加堵板68和外壳61内腔之间的密封性,挡板66右侧到伸缩槽69内腔左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堵板68套接于外壳61内腔左侧的长度,保证外壳61内腔左侧可以脱离堵板68的内腔,进而保证外壳61的内腔可以和电芯主体1的内腔连通。
22.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23.使用时,可以转动转轮5带动螺杆4进行旋转,由于螺杆4外壁上的螺纹以电芯主体1中心点前后对称,进而旋转螺杆4可以促使两个支撑框3同步向内侧或者外侧移动,进而可以调节两个支撑框3对电芯主体1的夹紧程度,利用支撑框3可以对电芯主体1进行支撑,并且增加电芯主体1的防撞程度,当电芯主体1内腔中的气压过高时,利用电芯主体1内腔中的气压推动堵板68带动推杆65向右侧移动,并且挤压弹簧67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外壳61的内腔和电芯主体1的内腔联通,电芯主体1内腔中的高压气体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入外壳61的内腔中,并且通过泄压口62流出,利用活性炭包63可以对电芯主体1内腔中流出的气体进行吸附,进而防止电解液的气味流入空气中,当电芯主体1内腔中的气压和外界气压相同后,在弹簧67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堵板68向左侧移动,直至堵板68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可以完成电芯主体1的泄压,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芯主体1的支撑性和防撞性,并且当电芯主体1内腔中的气压过高时,可以对电芯主体1的内腔进行泄压,进而可以防止电芯主体1发生爆炸,消除安全隐患,便于使用。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
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